浅谈宁高城际交通桥梁墩身施工论文_宋艾林

浅谈宁高城际交通桥梁墩身施工论文_宋艾林

摘要:本文结合江苏宁城际交通明觉特大桥等桥梁的施工实践,就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桥梁墩身施工的关键工序和技术控制进行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城际交通 桥梁墩身 关键工序 技术控制

?

宁高城际轨道交通二期土建施工 NG-TA05 标段起讫点桩号为 CK25+034.32 ~ CK29+546.86,全长 4512.54m。施工范围为:明觉特大桥 113 号墩至石臼湖特大桥 67 号墩,其中明觉特大桥 113 号墩不在宁高城际轨道交通二期(剩余段)土建施工 NG-TA05 标段施工范围,石臼湖特大桥 67 号墩为宁高城际轨道交通二期(剩余段)土建施工 NG-TA05 标段施工范围。主要工点为:明觉特大桥(南段)、明觉站、石臼湖特大桥北段(石臼湖特大桥 67 号墩以北部分)。本标段的工作内容不包含CK25+034.32 ~ CK27+565.5 范围内的 U 梁(长度约 2531.18m)预制和安装。现就该标段桥梁墩身施工关键工序和技术控制进行介绍。

1.工艺流程

墩身施工工艺流程为:墩身平面放样→基础顶凿毛→基顶清理预埋筋整理→辅助脚手搭设→墩身钢筋绑扎→墩身模板安装→垂直度、平面位置检查→安设漏斗、串筒等→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模板拆除。

2.关键工序

2.1 模板工程

墩身采用定型钢模板,由具有专业资质的厂家制作,以保证加工精度。

墩身混凝土浇筑前,依据墩身模板结构尺寸在承台上预埋型钢铁件。模板采用汽车运输至墩位附近,现场拼装成整体,安装桁架支撑,采用吊车整体吊装就位,与承台预埋型钢连接固定。模板整体拼装时要求错台 <1mm,拼缝 <1mm。安装时,用缆风绳将钢模板固定,利用经纬仪校正钢模板两垂直方向倾斜度。

2.2 钢筋工程

钢筋在加工场按设计图纸集中下料、分型号、规格堆码、编号,平板车运到现场,在桥墩钢筋骨架定位模具上绑扎。结构主筋接头采用直筒螺纹连接,主筋与箍筋之间采用扎丝进行绑扎。绑扎或焊接的钢筋网和钢筋骨架不得有变形、松脱现象。

钢筋进场后进行验收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的根数、直径、长度、编号排列、位置等都要符合设计的要求。钢筋接长采用闪光对焊并进行纵向打磨加工,当纵向打磨加工有困难时采用双面搭接电弧焊,钢筋接头的位置符合施工规范规定的同一截面不超过总面积 50% 的要求。钢筋焊接必须由经过培训合格且经验丰富的焊工操作,每个焊缝必须经严密的质量检验,确保完全合格。为确保焊接质量,施焊前,要做焊接试验,合格后方可成批焊接。

2.3 混凝土工程

2.3.1 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参照现行标准,通过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以及抗裂性能进行对比试验后确定:

⑴选用低水化热和低碱含量的水泥,尽可能避免使用早强水泥和高 C3A 含量的水泥;

⑵选用球形粒形、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的洁净骨料;

⑶适量掺用优质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等矿物掺和料或复合矿物掺和料;

⑷采用具有高效减水、适量引气、能细化混凝土孔结构、能明显改善或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能的专用复合外加剂;

⑸限制混凝土的最低强度等级、最大水胶比、最小水泥用量、最低胶凝材料用量和最大胶凝材料用量;

⑹尽可能减少混凝土胶凝材料中的水泥用量。

2.3.2 搅拌

⑴混凝土原材料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进行准确称量,其最大允许偏差符合下列规定(按重量计):胶凝材料(水泥、矿物掺和料等)±1%;专用复合外加剂 ±1%;粗、细骨料 ±2%;拌合用水 ±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⑵搅拌混凝土前严格测定粗细骨料的含水率,准确测定因天气变化而引起的粗细骨料含水量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含水量每班抽测 2 次,雨天随时抽测。

⑶采用强制搅拌机搅拌混凝土,电子计量系统计量原材料。投料顺序:细骨料→水泥→矿物掺和料和专用复合外加剂→搅拌→水→充分搅拌→粗骨料→继续搅拌至均匀为止。上述每一投料阶段的搅拌时间不少于 30s,总搅拌时间不少于 3min。

⑷拌制第一盘混凝土时,可增加水泥和细骨料用量 10%,保持水胶比不变,以便搅拌机持浆。

⑸炎热季节搅拌混凝土时,采取在骨料堆场搭设遮阳棚、采用低温水搅拌混凝土等措施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或尽可能在傍晚和晚上搅拌混凝土。

2.3.3 运输

⑴在运输混凝土过程中,保持运输混凝土的道路平坦畅通,保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均匀性,运到浇筑地点时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并具有要求的坍落度和含气量等工作性能。

⑵运输混凝土过程中,对运输设备采取保温隔热措施,防止局部混凝土温度升高。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水份进入运输容器或蒸发,严禁在运输混凝土过程中向混凝土内加水。

⑶尽量减少混凝土的转载次数和运输时间。从搅拌机卸出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应以不影响混凝土的各项性能。

⑷采用搅拌罐车运输混凝土,到达浇筑现场时,将搅拌罐车高速旋转 20 ~ 30s,再将混凝土拌和物喂入泵车受料斗或混凝土料斗中。

2.3.4 浇筑

⑴浇筑混凝土前,针对工程特点、施工环境条件与施工条件事先设计浇筑方案,包括浇筑起点、浇筑进展方向和浇筑厚度等;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得无故更改事先确定的浇筑方案。

⑵浇筑混凝土前,指定专人检查钢筋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及其紧固程度;侧面和底面的垫块至少为 4 个 /m2,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确保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使用定制的保护层定位夹;当采用细石混凝土垫块时,其抗腐蚀能力和抗压强度高于构件本体混凝土,且水胶比不大于 0.35。

⑶混凝土入模前,测定混凝土的温度、坍落度和含气量等工作性能;只有拌合物性能符合要求的混凝土方可入模浇筑。

⑷混凝土浇筑时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大于 2m,当大于 2m时,采用滑槽、串筒、漏斗等器具辅助输送混凝土。

⑸预制梁采用斜向分层、水平分段,连续浇筑,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

⑹在炎热季节浇筑混凝土时,入模前模板和钢筋的温度以及附近的局部气温均不超过 40℃;在低温条件下,采取适当的保温防冻措施;在相对湿度较小、风速较大的环境下浇筑混凝土时,采取喷雾、挡风等措施,避免浇筑有较大暴露面积的构件。

2.4.5 养护

⑴混凝土振捣完毕后,及时采取适当的保温保湿措施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⑵当新浇混凝土具有暴露面时,先抹平,再用麻布、草帘等覆盖,并及时喷雾洒水保湿养护 7d 以上。待水泥水化热峰值过后,若需撤除麻布或草帘,要再用塑料薄膜将暴露面紧密覆盖14d 以上(塑料薄膜与混凝土表面之间不得留有空隙),直至下道工序为止。

⑶当混凝土采用带模养护方式养护时,保证模板接缝处混凝土不失水干燥。新浇立面混凝土振捣完成后 24-48h 且强度发展至对结构安全性无不利影响时,略微松开模板,并浇水养护直至下道工序为止。

⑷当混凝土强度满足拆模要求,且芯部混凝土与表层混凝土之间的温差、表层混凝土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均不大于 20℃时,方可进行拆模。

⑸拆模后,迅速采取切实措施对混凝土继续进行后期养护。采用麻布、草帘等覆盖或包裹暴露面混凝土,再用塑料布或帆布等将麻布、草帘等保湿材料包覆(裹)完好。包覆(裹)期间,包覆(裹)物完好无损,彼此搭接完整,内表面具有凝结水珠。包覆(裹)养护时间不少于 28d。

3.结束语

通过对以上关键工序进行了严格的技术控制,宁高城际轨道交通 TA05 管段内的桥梁墩身施工合格率为 100%,完全满足设计要求,为今后累似施工积累了经验。

论文作者:宋艾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  ;  ;  ;  ;  ;  ;  ;  

浅谈宁高城际交通桥梁墩身施工论文_宋艾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