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晕边缘切口在远离乳晕乳腺纤维瘤手术中的应用论文_席勇建

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人民医院 425900

【摘 要】目的 探究远离乳晕乳腺纤维瘤手术中应用乳晕边缘切口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实验对象全部选自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72例乳腺纤维瘤患者,按照随机表法分成实验组(n=36)和对照组(n=36),对照组选择开放切口手术,实验组选择乳晕边缘切口手术,对比两种手术方案对患者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手术用时、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瘀斑或血肿大小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远离乳晕乳腺纤维瘤手术中应用乳晕边缘切口进行治疗,可明显缩短手术用时,减小手术瘢痕和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乳晕边缘切口;乳晕乳腺纤维瘤;手术

临床中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为乳腺纤维瘤,针对此种症状,临床常开展手术切除术。以往手术中常使用放射状切口治疗,并根据需求增加切口长度,可完全暴露病灶,并将肿瘤清除干净,以确保临床治疗效果,然而此种治疗方案也具有局限性,手术切口较大,不利于术后恢复,瘢痕大且明显[1]。这就需要选用一种即安全又对患者损伤较小的手术切口方案,减少对患者损伤的同时提升术后瘢痕的美观性。因此本次针对远离乳晕乳腺纤维瘤手术中应用乳晕边缘切口的临床疗效进行了研究。详情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对象全部选自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72例乳腺纤维瘤患者,按照随机表法分成实验组(n=36)和对照组(n=36)。入组标准:以上患者经CT、B超、乳腺钼靶摄片等检查全部确诊,且患者全部知晓并同意此次实验。排除标准:传染性疾病患者、机体脏器功能严重衰竭患者、手术禁忌证患者。实验组患者年龄19-57岁,年龄均值为(37.9±3.1)岁,病程为5个月至6年,平均病程为(3.4±1.2)年,肿瘤直径为2.4-3.2cm,平均直径为(2.8±1.1)cm;对照组患者年龄21-57岁,年龄均值为(38.4±3.2)岁,病程为7个月至6年,平均病程为(3.6±1.1)年,肿瘤直径为2.5-3.2cm,平均直径为(2.9±0.9)cm。以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较小,未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予以患者临床常规检查,准确定位肿瘤位置后用亚甲蓝标记,并予以患者麻醉操作。之后对照组选择开放切口手术,将一个弧形或放射形状的切口做于肿瘤表面皮肤,垂直切除肿瘤和相邻位置的5mm之内的组织。实验组选择乳晕边缘切口手术,详细操作内容包括:指导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将一弧形切口做于距病变组织最近的乳晕边缘部位,切口和肿瘤最小直径相符或在1.5厘米左右。将皮肤切开直至腺表面,并游离到肿块周边,可将浅表肿块的周边腺体和肿块推移到切口位置,由包膜切除整体,对切面通过电刀止血。如果患者为多发肿瘤,需将切口通过拉钩将移向其它肿瘤部位,之后通过切口将肿切除。再止血、冲洗并修剪切口边缘,并逐层闭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后瘀斑或血肿直径、瘢痕宽度以及术后并发症记录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数据选择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选择百分比率(%)表示,检验值为χ2;计量资料选择(),检验值为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对比72例患者手术用时和并发症发生率

在手术用时上,实验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实验组为5.56%,对照组为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72例患者手术用时和并发症发生率

3 讨论

乳腺纤维瘤既能够单发,也可以多发,然而现阶段还尚未明确发病机制,且纤维瘤可发生于乳房多个位置[2]。临床针对此种疾病常开展乳房放射状切口切除手术,在肿块表面皮肤上,经乳管做一个弧形或放射状切口,并完整切除肿块相邻组织和包膜。因乳腺腺管和手术切口相同,可减轻对乳腺腺管的损伤,同时还可以将肿块充分暴露,有利于将肿块清除干净[3]。但是手术切口较大,切开皮肤纹理愈合后会出现较大且显著的瘢痕,并产生凹陷畸形症状,致使两侧乳房欠缺对称性,明显损伤乳房美观感,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因此,现阶段需重视乳腺纤维瘤手术对外形的影响。针对靠近乳晕的肿瘤,通过乳晕边缘切口能够明显减轻手术对外形的影响。且近几年有研究显示,予以纤维瘤距离乳晕超过3厘米的患者选择乳晕边缘切口,可取得显著手术疗效[4]。而通过乳晕边缘切口开展手术存有较多优势:①手术后瘢痕较轻:主要是乳晕皮肤相对于其它位置颜色稍深,同时还存有皮肤皱褶情况,乳晕位置弹性较好并有较薄的皮肤,且腺体为结节状,术后愈合后瘢痕较柔软且平整,存于结节和乳晕之间,乳晕和瘢痕颜色较相近,对乳房整体美观性较轻,并保证了乳房两侧的对称性;②增加乳房皮肤活动度:乳晕皮肤弹性好且皮薄,有较大的活动度,切口位置能够随意调整,仅需一个切口可将周边位置的肿块清除,针对距离稍大的两象限至多2个切口节,并减少对乳导管和腺体的损伤;③保留乳晕感觉能力:切口小可减少对皮肤的损伤,不会损伤乳晕的感觉能力和血供[5]。

在此次实验结果中,实验组的手术用时、术后瘢痕宽度上,全部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瘀斑或血肿大小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说明予以患者乳晕边缘切口手术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瘢痕宽度,预防并发症。

总而言之,远离乳晕乳腺纤维瘤手术中应用乳晕边缘切口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显著缩小瘢痕,且手术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 张明亮,金功圣,钱军. 改良式双环乳晕切口在多中心乳腺纤维腺瘤中的应用优势探讨[J]. 临床肿瘤学杂志,2017,22(6):553-556.

[2] 徐文彬,颜太琼. 不同路径手术治疗对乳房纤维瘤病人预后与乳头乳晕皮肤感觉的影响[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v.43;No.271(07):40-42+47.

[3] 周瑜辉,汤小江,任予,et al. 乳晕缘小切口与传统放射状切口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疗效分析[J]. 临床军医杂志,2018,46(09):117-118.

[4] 张明亮,金功圣,王岗,等. 双环乳晕切口在多中心乳腺良性肿瘤中的应用优势探讨[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7,35(5):579-583.

[5] 张迎舟,胡玲,朱庆芬. 环乳晕切口与传统手术切口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对乳晕区感觉神经影响的对比研究[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8,17(4):394-397.

论文作者:席勇建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5

标签:;  ;  ;  ;  ;  ;  ;  ;  

乳晕边缘切口在远离乳晕乳腺纤维瘤手术中的应用论文_席勇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