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校听障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现状及对策论文

特殊教育学校听障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现状及对策论文

特殊教育学校听障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现状及对策

王 志

(天水市特殊教育学校,甘肃 天水)

摘 要: 随着我国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各校都在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义务教育三类特殊学校课程标准,积极实施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以国家课程基本要求为依据,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越来越受到课程专家和一线特教工作者的重视,针对特教学校听障校本课程开发问题,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

关键词: 听障;课程;开发;分析

随着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改革方案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的教材还在编写之中,各校积极实施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以国家课程基本要求为依据,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将成为今后我们特殊教育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食用为本。食品的健康与可食性是中国菜创新的一个要点,在创新中国菜期间,需要结合食用特征,对菜品的选料、配制与烹饪等过程进行要求。目前,对于菜品颜值的过分追求,导致一些菜品虽然具有了观赏性,但却淡化了食用性,与菜品创新要点相矛盾;而一些原料珍贵的菜品,制作流程繁杂、价格昂贵,不符合人类的消费观念,也不大范围推广。因此,在创新中国菜时,需要注重食用性,以此提高创新菜的研发价值。

一、现状分析

目前,我市独立建制的特教学校有6所,在校学生约600人,特教教师160人。从全市特教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现状来看,目前还没有成熟的、可行的、具体的、科学的方案,各校都在实践探索之中,对特殊教育的投入、办学条件、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课程建设等方面亟待改善和提高,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校本课程的研发,以适应社会和学生生活、生存发展的需要。

1.从新课程实施的环境条件来看

通过各类培训学习,广大教师更新了教育观念,对开发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校本课程,已经形成了共识,大家普遍认为结合当地经济建设和乡土文化特色,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不仅能提高听障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特教学校课程改革,还为不同残疾程度的听障学生提供适合其自身不同学习需要的教学内容,使其达到自身发展的最佳水平,最大化发挥他们的特长,让他们学有所得,学有所长,成为一个有一技之长的有用人才,将来在社会上“能生存、会生活”,既减轻了家庭负担,又为社会培养了人才,还能减少听障学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高安方言颇具特色。语音上,它保留了古汉语的入声“k”和“t”,如把“百”字读作“pak4”,“八”字读作“pat4”,等等。词汇上,该方言常常给人一种“百姓打官腔”的感觉。“惟愿”、“莫怪”、“作践”、“休命”、“发气”、“静办”、“灵泛”、“伶俐”、“血糊淋剌”等明清文学作品中的词汇,几乎每个高安人,无论其受教育程度如何,都能够为你娓娓道来。正如陈昌仪老师在《赣方言概要》中所言,“……随着(江西)文化教育的发展,知识分子的激增,宋元明官场上和文人中流行的文绉绉的雅语、避讳语也流入了民间,现在成了(江西)广大农村中老年文盲、半文盲的大白话”。[2](P65-67)

教师能够重视构建高效课堂,体现“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不足之处是教师还缺乏探究和创新精神,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2.从教师课堂教学实际来看

3.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来看

各校在保证执行国家课程的前提下,能够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校本课程。一是使国家课程校本化、个性化。二是学校设计开发的新课程。学校以国家课程要求为指导,依据自身的特点、条件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自主研发的满足不同残疾程度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的课程。如:我校在听障中研发的“实用美术、手工艺制作(珠绣、刺绣、十字绣)、字画装裱、推拿按摩、陶艺(泥塑)”等校本课程,这些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很有帮助,符合国家特殊教育的培养目标。

一要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廉洁从教、充满活力、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爱心、创新精神和教学艺术的特教教师队伍。二要加强教师培训,按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求,不断创新教师培训模式,要结合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培训,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特教专业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三要加大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全力构筑学校发展新优势。

课程开发是特教学校教学工作的薄弱环节,一方面要实施好国家课程,另一方面要开发适合残障学生实际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个性化校本课程及校本教材。要在课程即生活,生活即成长的课程理念指引下,坚持走潜能发挥、职学并重的特色之路,要让每位残障学生得以全面发展,学有所悟,学有所长,学有所得,学有所获,获有所成,为今后回归主流社会参与平等竞争奠定坚实的基础。

7.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对他来说是一堂无益的课,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进行有效的教学使每位教师的不懈追求,而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呢?”。我从当前教学现实出发,分析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和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阐释有效教学,利用有效教学理论评价现实中的课堂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

2.加大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力度

学校重视教师培训,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促进了教师队伍业务素养的全面提升,增强了教师驾驭新课程的能力。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目前学校在教师的评价方面还缺乏科学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不是吗,无限无知的宇宙,似乎天然就内在具有一种毫不犹豫的“生命指向”,在一切可能的极度艰辛中一旦有缝隙,就会“石上开花”、生命问世。没有生命的宇宙无法证明其自身的“在”与“不在”,因此,从植物到微生物到昆虫到动物等等,生命以它层层递进的宏大与渺小,让这不被思索的无限广宇在知与不知的替换中,得到思索追溯。

二、对策

6.从教师的评价制度来看

4.从教师的教研活动来看

5.从教师专业培训来看

学校坚持“科研兴校,教研立校”,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如:“教师集体备课、公开课、基本功大赛、优质课大赛、课题研究”等教研活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3.加大对课程建设方面的投入

四川省安岳县是国内柠檬主要种植区,当地柠檬种植面积占当地耕地面积的35%。目前主要是2014年-2015年新种植的柠檬,到2019年到达盛果期。现阶段,柠檬种植户刚开始见到收益,故用肥积极性比去年略高。有经销商反映,当地零售商多销售常规肥料,很少销售有机肥,这便给部分销售有机肥的忽悠团以可乘之机。忽悠团销售的有机肥价格比正规有机肥低很多,但农民不会识别有机肥的品质,在忽悠团忽悠下就会购买,但这种有机肥水分控制得不好,盐分也超标,农民施用过后会出现果树黄化现象。农民发现上当后,早已不见忽悠团的身影,农民无处投诉,忽悠团正是看到这一点,故能一直逍遥法外。

学校要依靠政府和政策的支持,建立稳定的特教特办的经费投入机制,对开发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中所需人力、财力、设施设备等提供支持,确保课程建设顺利进行。

4.不断改进评价体系

2.4.5 速效钾 长顺县土壤速效钾含量涵盖1~5等级(图3e),其中上等水平耕地面积181.87 k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41.4%,主要分布在长顺县的西部和东北部;中等水平耕地面积254.54 k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57.95%,主要分布在长顺县的北部和东部。

按照新课程要求,建立科学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如:我们对学生以核心素养教育为基础,探讨试行“综合素质+特长+学业”的评价,对教师试行“教学常规+基本素养+学业”的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建立起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让评价发挥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注: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2018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名称:特殊教育学校听障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8]GHB3881。

·编辑 鲁翠红

标签:;  ;  ;  ;  ;  

特殊教育学校听障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现状及对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