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论文_李元莉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湖南衡阳 421000

【摘 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要点和效果。方法:筛选2018年的1月~2019年的6月我院急诊收治的150例上消化道出血病患,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予以研究组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止血效率和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急救过程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和对照组互比满意度更高;研究组与对照组互比急救有效率更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实施预见性护理及循证护理,能够缩短止血用时,提高急救效果,让患者对医护服务更加满意。

【关键词】循证护理;预见性护理;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发生后分外凶险,对患者生命威胁严重。对于此类患者,不仅要予以有效治疗,高效的护理配合也十分必要,是对患者预后的重要保障。我科针对此类患者,予以循证护理和预见性护理配合,获得满意效果。本文分析了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要点和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文筛选2018年的1月~2019年的6月我院急诊收治的150例上消化道出血病患。通过抽签方法,将患者分别纳入研究组和对照组,各组均有75例患者。研究组中男性、女性比例为47/28例;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是(55.7±7.4)岁;基础疾病:消化性溃疡50例,肝硬化25例。对照组中男性、女性比例为46/29例;年龄32~68岁,平均年龄是(53.4±7.1)岁;基础疾病:消化性溃疡52例,肝硬化23例。对比两组基本资料经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救治期间,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急救护理,研究组则高效实施循证护理和预见性护理,方法如下:

1.2.1循证护理 ①循证问题,明确循证护理重点为提高救治效率和治疗安全性。对以往上消化道出血急救过程进行总结,明确循证问题:患者受到疾病折磨、应激反应和担忧预后等因素影响,情绪起伏较大,容易因此影响耐受能力和配合度,怎样做好高效的心理护理。急救过程,怎样做好病情监测、用药和对症护理,以提高急救效率。针对患者的营养状况,如何给予高效的营养干预。②通过互联网检索上述循证问题,设计有针对性的护理内容,制定循征护理实施计划。③(1)病情观察:急救开始后,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和监测,若患者存有较多风险因素,将之列为重点对象,将观察频率增加,尤其是夜班时间,合理调配值班人员,确保不再细节上有所纰漏。对患者24h出入量进行准确记录,若患者留置尿管,做好与之相关的护理工作、若掌握到患者黑便次数增加且色泽变暗,呕吐物呈鲜红色,应立即评估止血效果,判断是否有再出血发生。(2)用药与对症护理,急救过程,快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应用给药物,并保障药液准确、及时的向患者机体输注。口服止血药物后,指导患者适当的改变体位,促进病灶与药物接触充分,以获得满意效果。急性期时嘱咐患者保持绝对卧床,和患者进行高效沟通,进行简短的健康教育,讲解疾病知识和配合要点,提高患者的配合度。若患者出血量多,应保障其血液灌注充足。若患者便血频繁,每次便后需对其肛周用温水冲洗,避免发生局部红肿。(3)心理护理,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和疾病特点,优化护理细节,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做好各个阶段的沟通,掌握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帮助患者及早走出心理阴影。对于患者的倾诉和表达,予以及时的心理支持和安抚。多为患者列举一些治疗成功的病例,提高患者的积极性。(4)营养干预,患者处于急性期,予以禁食,待无出血且生命体征评为24h后,予以温性流质食物,并根据恢复情况,逐渐向半流质和软性食物过渡。治疗期间保持饮食的多样化,少食多餐,多食用容易消化、营养高的食物,不要食用坚硬、刺激性食物。若患者血氨偏高,需对蛋白质的摄入予以限制。

1.2.2预见性护理 完成针对患者的资料收集,进行多方面评估,掌握不利于止血、恢复的事宜,帮助患者有针对性的避免。创造安静、安全的救治环境,尽量减少患者受到的噪音干扰,保障其获得更多的休息时间。若患者存在躁动状况,需将其按照在有防护栏的病床,避免有坠床风险。定时帮助患者翻身,对受压肌肉进行按摩,同时保障床褥、衣物干净、干燥,以预防压疮发生。发生呕血症状时,迅速帮助患者对呼吸道进行清理,预防发生窒息;适当抬高床头,指导其摆放体位,松解衣领,并将头往一侧偏,避免发生气道阻塞。若分泌物较难排除,利用吸痰器帮助排出。输液过程,帮助其合理控制输液、输血速度。对于呕血量大的患者,为避免其发生缺氧,需予以及时的吸氧。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急救止血时间,调查两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合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状态评估急救效果:患者消化道出血症状消失,生命体征平稳,显效;患者消化道出血症状好转,生命体征基本平稳,有效;未到达以上标准,无效。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止血时间和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急救过程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和对照组互比满意度更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化性溃疡、胃黏膜受损是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的诱发因素。而上消化道出血也属于消化性溃疡、肝硬化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后有进展快、病情凶险的特点,是对患者生命的严重威胁。上消化道出血主要临床表现是黑便、呕血等,对于此类患者,帮助患者及早控制症状,有效止血,是治疗的重点。而高效的护理配合与急救效率、效果密切相关。循证护理是结合询证医学和优质护理理念的护理新模式,基本的施护理念是结合疾病特点、临床经验及患者存在的风险因素明确循征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及患者需求制定护理计划,帮助患者提高治疗安全性及治疗效果。预见性护理则是更具主动性和针对性的护理理念,也是充分结合以人为本护理理念的施护模式,在实施过程更加强调护理人员的主动性,首先要求护理人员具备发现风险的能力,熟练运用各类评估方法和干预技巧,预判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和风险,予以针对性的护理对策,保障救治效率和治疗安全性。

本文将循证护理和预见性护理有效衔接,运用于研究组。通过循证护理保障各项护理服务高效落实,缩短救治时间;在予以预见性护理,积极应对并发症,提高救治效果。综合以上表述和研究结果,证明上消化道出血实施预见性护理及循证护理,能够缩短止血用时,提高急救效果,让患者对医护服务更加满意。

参考文献:

[1]徐红菊,滕敬华,范彩仙.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应用循证护理和预见性护理的效果观察[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21(3):490-492.

[2]王丹.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和循证护理的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8,23(2):231-233.

[3]严芳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见性护理干预效果[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21(5):715-717.

[4]曹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效果[J].当代医学,2017,23(36):177-179.

[5]耿长燕.上消化道出血急救应用循证护理和预见性护理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7,0(81):214-214.

论文作者:李元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  ;  ;  ;  ;  ;  ;  ;  

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论文_李元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