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伦理修养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论文_韩月辉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伦理修养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论文_韩月辉

(哈尔滨广厦学院)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研究与实践》

课题编号GBD1317024)

摘要:随着高校艺术类专业的连年扩招,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队伍越来越庞大,这个群体普遍具有思想活跃、实践能力强等特点,对于这个群体的培养既要注重思想道德修养的培养也要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将二者有效的结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德才兼备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其核心内涵是创造力的培养,良好的个人素养是进行艺术创造的基础,也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一、高校艺术类学生的特点

1、思维活跃

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习本质上是一种创意与表达的学习,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意设计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要求思维活跃,想法独特。再这样的专业特点影响下,所以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思维都比较活跃,想法也都很新奇,个性特点明显。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思考问题往往会感性思考大于理性思考,做事缺乏严谨,自律性若,呈现出自由散漫的特点。

2、自我意识突出

遇到事情首先想到自我,自我感强烈,这是现在学生的一个明显特点,艺术设计类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家庭条件优越,娇生惯养,久而久之难免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尤其一些个性突出的学生,自我意识强烈,敏感而脆弱;作为艺术类学生,由于他们在专业上更加强调个性表达,所以他们也更加强调自我表现、自我的存在与价值,才能希望收到更多的关注,渴望更多认可和成功。

3、专业实践能力强

由于艺术类专业的特殊性,许多学生在很早就开始接触艺术学习艺术,甚至高中时就自己独立到外面学习艺术课程,参加各种考试。相对于其它专业,总体上说艺术类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更强,理论研究能力较弱。这是大多数艺术类学生的特点,有长处也有不足;他们学习艺术的经历较长,在专业老师的影响下他们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艺术学习上,忽视了文化课的学习,也使得许多艺术类学生的文化素质不高,也连带着产生一起其他的问题。例如文化基础薄弱,理论课学习积极性不高,团队意识淡薄,缺乏责任感,喜欢自由,我行我素等。

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1、树立全新的教育管理观念

学校管理者要积极转变教育管理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运用人本化的教学理念,针对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加强教育管理工作,主动与学生联系、谈话,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并且及时为学生解决困难,关心帮助学生,成为他们的好朋友。及时掌握学生的发展情况,多与学生接触,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为促进学生的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努力提高教师的教书育人的作用,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有教育工作者都要参与到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关心学生成长,及时发现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还要加强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通过发挥典范的作用为学生做榜样,提高学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努力促进艺术类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

2、加强学生伦理修养的培养

加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道德伦理教育和引导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加强道德伦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会影响到工作、学习、发展、交往的各个方面,是一定社会道德标准和规范在个人行为中的表现。一个人在道德行为中表现体现了其个人的是非观念、价值取向,教会学生懂得约束自己,尊重他人,通过个人努力实现自己理想,与人为善、心胸坦荡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加强学生伦理素养的培养与提高,也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按照现代健康标准,健康不仅指人的身体健康,也包括人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道德健康纳入人的健康范畴里。经过科学的数据统计发现,道德品质的不健康患病的几率非常高。对于学生的培养,要从小就关注道德伦理的培养和引导。

3、贯彻德才兼备人才培养目标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其核心是创造力的培养。德才兼备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德”与“才”是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两扇翅膀,二者缺一不可。道德伦理修养是人才培养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则是构成人才的重要部分;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教师既要注意道德品质的培养也要注重学生专业理论技能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目标。

道德缺失讲给社会甚至国家造成严重损失。例如一名国家科研人员,在外国势力的利益诱惑下将国家科研机密泄露甚至专卖给外国势力,后果将不堪设想。如果一名建筑设计师不负责的设计,设计方案一旦被采纳将很可能产生严重后果。例如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设计师不负责的设计行为讲会造成古迹的破坏,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在学术界甚至把这种不负责任的设计行为定义为是一种艺术犯罪。还有的设计界“名家”“大家”,利用自身在设计圈里的“权威”和“影响力”,歪曲事实,制造一些左右人们价值观念的艺术理论,从而为自身牟利,为期背后的利益集团牟利,其后果是严重阻碍和影响了艺术设计领域的健康发展。类似以上这些在艺术设计领域的道德缺失,给社会及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都会造成严重后果。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作为亚洲著名的设计学院,对于设计艺术学各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做了如下评价标准:想象力,创造力,学生接受和选择课题以及设计解决方案的能力;多学科学习和应用多学科的方法与程度;社会责任心,学生对设计师以及设计的社会责任的认识,综合能力;推理和调查能力;美学判断力;对信息的组织与分析能力;对未来设计的深入思考;表达能力,包括速写表现、技术图纸、运用理论和学术方式对设计观念的表达、设计报告等;自我激励与自我学习的责任心。

道德伦理修养与创新能力是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中“德”与“才”的两个重要方面。教师应当将“德”与“才”素质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培养过程。教师在教学中无论是课程设计、研究方法引导,还是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上都应灌输学生作为未来设计师所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并在专业学习、研究过程加以深刻认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生的道德伦理修养与创新能力培养不可偏颇,要同等来对待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论文作者:韩月辉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6

标签:;  ;  ;  ;  ;  ;  ;  ;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伦理修养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论文_韩月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