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十五大改革与政治体制研讨会综述_政治体制改革论文

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十五大改革与政治体制研讨会综述_政治体制改革论文

贯彻十五大精神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十五大与政治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五大论文,政治体制改革论文,学术研讨会论文,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7年11月,中国政治学会、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会与国家行政学院理论部联合举办了“十五大与政治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吴大英同志主持,中国政治学会会长汝信同志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来自首都政治学、行政学界的专家学者20多人出席了会议。大家以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报告为指导,围绕主题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讨论。

与会者认为,十五大报告提出了我们党面向新世纪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总要求,那就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一项系统的宏伟工程,不仅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现经济现代化,而且要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同时必须积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因而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为实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提出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和战略目标。

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而是要改革那些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民要求的具体制度和环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能逾越的政治界线。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根本目的是要维护和完善党的领导,巩固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发扬人民民主,离开了这些基本原则,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政治体制改革也不能成功。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也就是不照搬西方的三权鼎立,两院制和多党竞选,不搞西方的那一套民主。为此十五大报告强调指出了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原则和目标,即必须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任务是要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这些任务既切合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要求,又便于解决当前在前进道路上存在的新问题、新矛盾的要求。

通过研讨,大家结合学习十五大报告的体会,就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形成了共识。具体而言,首先,要健全和完善民主制度。与会者认为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最基本的就是保证人民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为此要加强民主制度建设,坚持完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其它方面的制度,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同时,要注重基层民主这一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基础性工程的建设和科学化、民主化决策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其次,要加强法制建设,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持做到立法、执法、司法和普法教育协调发展。再次,抓紧进行机构改革,以保证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保证政府机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当前要坚决转变政府职能,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改革机构,建立起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改综合经济部门为宏观调控部门,减少和改组专业经济部门,加强执法监管部门,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要下决心控制机构膨胀,坚决裁减冗员。逐步形成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的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再次,要完善民主监督制度。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重点是要强化对宪法和法律实施的监督,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加强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贯彻 的监督,保证政令畅通;加强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监督,防止滥用权力。最后,要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和前提条件。要维护社会安定必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区别不同情况,运用各种手段予以处理。同时搞好社会治安,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此外,与会学者还就如何借鉴别国的成功经验进行机构改革,如何健全、完善公务员制度等问题发展了意见。

标签:;  ;  ;  ;  

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十五大改革与政治体制研讨会综述_政治体制改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