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人胚胎是对生命的践踏吗?_克隆人论文

克隆人类胚胎是践踏生命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胚胎论文,人类论文,生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用自己的汗毛变出无数个小孙悟空的神话,表达了人类对复制自身的幻想。1938年,德国科学家首次提出了哺乳动物克隆的思想。直到1996年,体细胞克隆羊“多利”出世,“克隆”迅速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对克隆人的尝试也由此一浪高于一浪。尽管尝试克隆人的举动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但美国科学家扎沃斯还是宣布,第一个克隆人胚胎“即将”产生——最晚在2001年底,最迟不会超过2002年年初。

有人支持这一做法,认为该技术将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但也有不少人反对,认为该项研究是在践踏生命,有悖伦理,并为克隆人打开了一扇门。

支持者:有助解决器官移植难题

科学家通过研究已经发现,人类许多疾病,特别是先天性的缺陷是由人体的某种基因造成的,只要检查胚胎,取出有病的基因就能避免生出有先天性疾病的婴儿。也就是说,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未来能够保证有基因缺陷的父母生育出比他们健康得多的婴儿。科学家将不但能从胚胎中取出有病的基因,而且还能给胚胎注入健康的新基因。克隆技术是以基因工程为基础,比基因技术更为先进的科学,这一技术能够解决向胚胎注射基因可能无效的问题。多利羊是科学家用另一只羊的细胞克隆而成的,而菠利羊是用多利羊的细胞克隆而成的,并向菠利的胚胎注入增加产奶量的新基因。因此,菠利羊能将基因一代一代传下去。英国剑桥大学威康生物开发和癌症研究所曾预言,如果容许克隆人的胚胎,他们在3年内能够利用克隆技术培育骨髓以挽救白血病患者的生命。科学家认为,借助这种被称为试管克隆技术,他们可以在实验室通过病人的脱氧核糖核酸即DNA,来给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都搞个备份。

反对者:将使人伦经受巨大考验

人们最为害怕的,是克隆人给伦理道德等方面带来的巨大冲击。千百年来,人类一直遵循着有性繁殖方式,而克隆这种“实验室里人为操纵下制造出生命”的方式,确实让人难以接受。尤其在西方,“抛弃了上帝,拆离了亚当与夏娃”的克隆,更是因此而受到许多宗教的反对。另外,克隆人与被克隆人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存在年龄差距,两者的关系不同于父子、母女,也非兄弟、姐妹,有悖于传统由血缘确定亲缘的伦理方式,这也是另一个对伦理道德的巨大冲击。

反堕胎组织、亲生命组织和英国天主教会的成员反对克隆人体的任何组织器官,他们对科学家仅仅为了获取特别的细胞而“牺牲”一个能长成人胚胎的做法表示不能接受。他们指责这项实验的支持者试图掩饰这项工作摧残人生命的本质,因为每一个胚胎应该被视为人生命的早期形态来对待,绝不容许亵渎它。他们认为,克隆人的胚胎就是在制造另一个人,从他的身上取出一点东西后把他杀死的行为,明显违反了传统伦理道德。此外,这些人还担心科学家可能会被人利用从事商业性的克隆研究,以牟取暴利。

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这呼之欲出的克隆人胚胎技术呢?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它

我们不该盲目追随国外对克隆人类早期胚胎这项研究的偏激观点,听到别人赞成,便一古脑儿点头,看到别人反对,就不加思索地否定。

作为科学工作者要多讨论这项研究本身有什么利弊,提出自己的看法。作为公众,应提高科学素养,以科学的态度看待科学进步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影响。

我们应看到科学进步积极造福人类的一面,不能因“治疗性克隆”研究可能导致克隆人产生,便把它一棍子打死,这就像为了防止利用基因技术制造生物武器而把基因工程全盘扼杀一样愚蠢。当然,我们以科学的态度看待它,也包括防止其被滥用,被误导,一旦发现,公众有权出来抵制干涉。(赵寿元——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教授)

中国要克隆人体器官但绝不克隆人

中国干细胞科学家裴雪涛说,他领导的科研人员已利用干细胞技术克隆出人体组织,并将开展人体器官克隆计划。但他又强调说,这绝不是开展克隆人研究。

我国是反对克隆人的,因为克隆人与我国的婚姻家庭伦理传统相冲突,在恋爱婚姻问题上,由于克隆(即复制)出的男人或女人,其遗传性状与外貌都很相同,男女双方也易弄错。在一个家庭中克隆人与被克隆人的关系并非是母子或父子,也不能是兄弟姐妹的关系,而家庭又是社会的细胞,由于克隆对家庭成员角色的关系会带来麻烦和混乱,必定造成社会的混乱。从达尔文的人类有性生殖在生物学上比无性生殖进化的观点来看,人类为什么要放弃有性生殖,逆进化而提倡无性生殖呢?因为人类不同于动物,人类需要婚姻和有性生殖繁衍后代,尤其我国是人口大国,需要计划生育,不应再搞克隆人。

限制克隆人 我国制定首个“游戏规则”

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引发了激烈的伦理之争,对我国而言,制定一套既符合国际准则又适合国情的生物伦理规范已迫在眉睫。我国第一个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大纲已经在沪起草完毕,从而对克隆人、临床用人畜细胞融合术等“危险游戏”亮起红灯。

大纲起草者之一、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伦理委员会主任沈铭贤教授透露,总共20条内容的指导大纲明确表示,为提高疾病治疗水平、攻克疑难杂症,积极支持我国科学家开展干细胞技术研究。但前提是遵循五大基本原则:行善和救人、尊重和自主、无伤和有利、知情和同意、谨慎和保密。

专家同时建议,应尽快建立国家级的生命伦理咨询委员会,对干细胞研究进程加强伦理审查和伦理评估,同时大力加强生命伦理学的宣传和管理。

最后需要澄清的是,“克隆人”被克隆的只是遗传特征,而受后天环境诸多因素影响的思维、性格等社会属性不可能完全一样,因此历史人物不会因克隆而“复生”。此外,完善的克隆技术可以促进生物向着更有利的方向进化,与自然选择压力下生存竞争实现的进化并不相互抵触,也不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消亡及人类的毁灭。

标签:;  ;  ;  ;  ;  

克隆人胚胎是对生命的践踏吗?_克隆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