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考试历史试题的新特点及教学启示_高考论文

2002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考试历史试题的新特点及教学启示_高考论文

2002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的新特点及教学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能力测试论文,启示论文,文科综合论文,历史试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2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在坚持前两年总体风格的基础上,又展示了一些新的风貌,使“文综”试题的命题特色更趋完善和成熟。本文试以历史学科试题为主,结合相关学科试题,并对照前两年“文综”试题的命题情况,就今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呈现的新特点,作一简要粗浅的评析。

一、更多地回避时政热点,间接体现时代特征,反映社会主题

已经过去的前三年高考“文综”试题,一个共同的特点是,许多题目都直接或间接地在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将历史与现实问题联系起来,充分体现时代特征,全面反映社会主题。这在前两年的“文综”试题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但今年“文综”试题的一个新特点是,试题更多地注意回避时政热点,整份试卷基本上没有直接出现所谓的热点或焦点。命题者试图从广大师生所不注意的视角入手,间接地体现时代特征,反映社会主题。

就历史学科的考核来看,命题者总共选取了六个知识块。它们分别是:古往今来中国的对外友好交往、国际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近现代工业革命的巨大作用、近现代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北宋都城东京商业的盛衰、古代“丝绸之路”的独特地位等。应该说,这些知识没有直接与所谓的时政热点沾边,也没有以所谓的热点或焦点作为题目的切入点,但实际上它们间接地蕴含着许多时政信息,仍然反映着不少时代主题。如“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同世界各国进行经济文化友好往来的传统”这一组选择题,将我国古往今来对外经济文化友好交往的事例连接起来,衬托了当今社会“对外开放”这一热门话题,从历史的角度反映了“我国加入WTO融入世界”的必要性。另一组选择题“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则将历史上发生过的几次国际战争串联起来,从一个侧面强调了当今世界“避免战争,建设和平”的重要性。还有一组选择题“近现代的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从三次工业革命或科技革命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再次强调了“科教兴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性。又如材料问答题(即第37题)以“近现代史上旅顺、大连的主权受到损害和得到恢复的基本过程”为背景,说明“中国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国际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清政府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有着根本的区别”、“西方列强无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以武力争夺中国领土已经成为过去”,从而间接地衬托了“2001年上海APC会议成功召开,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这一时政热点。再如跨学科综合题(即第39题)以“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局部)描绘的东京汴河沿岸商业繁荣的景象”为切入点,巧妙地设计了一系列题目。这些题日看起来似乎与时政无关,但同样蕴含着一些时政信息,如关于“东京商业盛衰原因的分析”,反映了“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的这一时代主题;关于“北宋后黄河该河段经常泛滥原因的分析”,突出了“人类活动和环境保护”这一时代话题;关于“开封为什么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兴市之本’原因的分析”,说明了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文化遗产、发展旅游业上的重要性。至于试卷的压轴题“古今丝绸之路”,表面上看是一道单纯的跨学科的综合题,实际上也隐含着不少时政信息。从大的来说,此题涉及“中国西部大开发”、“上海合作组织”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等一系列问题,体现了时代特征,反映了社会主题。

二、更多地立足基础知识,明显降低试题难度,强化思维能力

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综合考命题的指导思想。从总体上说,这三年的“文综”试题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就历史学科而言,前两年的试题非常注重考查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前提下的理解、分析和表达能力,相对而言难度较大,能力要求较高;而2002年的试题则更多地立足基础知识,强化记忆、思维和判断能力,题目难度明显下降,能力要求相对较低。

2002年的高考“文综”历史部分试题,绝大部分题目都需要考生对基本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等基础知识有牢固的掌握和理解。尤其是不少选择题,有的只要通过简单的再认、再现就能完成。如第15、16、17、18、20题便是如此,这些题目的容易程度在近几年高考中是比较少见的。但有的题目还是需要考生只有熟悉教材中的相关史实、概念和结论,灵活掌握,才能正确作答。这在以“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为专题的一组选择题中表现得最为充分。如第24题:“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①主要发生在基础工业和重工业领域;②科技含量大为提高;③推动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④确立了资本主义在世界的统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该题的中心概念虽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但其涵盖的基础知识却很广。相对于第一次工业革命而言,这次工业革命期间不仅传统的基础工业如钢铁工业、煤炭工业、机械加工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且兴起了电气、化工、汽车、石油等一系列重工业,工业重心由轻纺工业转为重工业;这次工业革命期间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科技含量大为提高;这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出现了垄断组织,进一步促进生产的发展,推动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从而使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过渡到垄断阶段;这次工业革命还使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的资本主义统治更加巩固。该题的正确答案A项所包涵的三句话在教材中没有明确表述,这就要求考生在掌握上述史实的基础上,还需要对这些史实加以正确而概括性的理解和区分,领会其本质含义,才能正确作答。又如第25题:“与欧美相比,日本工业革命的不同之处在于:①由国家主导进行;②两次工业交叉进行;③国营企业比例不断增大;④基本上清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因素。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此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要得出这一正确结论,必须掌握与此相关的足够的基础知识,它包括: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有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这在日本最为典型:在工业革命进行的过程中,明治政府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通过各种政策手段和动用国库资金,大力扶植资本主义成长,19世纪80年代日本出现了工业革命的浪潮,国家起了主导作用;同时为了增强其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日本政府逐步把兴办的国营企业,除兵工厂和铁路交通外,都以极其优惠的价格,转给私人资本家经营,所以国营企业的比例越来越少;在日本工业革命中形成的财阀,仍然保留着商业高利贷资本与特权资本的特征,带有浓厚的封建性,许多企业依然存在着封建生产关系的因素,其实日本是在二战后才基本清除了生产关系中封建因素等。

与前两年不同的是,这种立足基础知识,强化记忆能力的题目还较明显地出现在2002年卷Ⅱ历史学科的主观题之中。如第39题中关于“东京商业盛衰原因的分析”,考生只要掌握“北宋时期农村和手工业的发展;城市布局打破坊市界限,不再限制商业活动的时间和区域”以及“北宋后期靖康之变;都城迁移”等这些基础知识。只要正确审题,适当处理,灵活应用,便可答题。至于第40题中关于“‘丝绸之路’上天山南北设置的军事行政机构”的填充和“敦煌莫高窟艺术所处时期、反映宗教”的设问,更能说明掌握好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三、更多地突出材料功能,扩大材料应用范围,注重综合运用

在信息社会中,能阅读理解材料、图表并发掘蕴涵其中的信息价值,从而把握事物的特征、规则或关系,是考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尤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社会科技的交流媒体大量地使用了图表和数据,能够阅读这类资料并初步运用这类资料形式说明问题,更是综合能力测试的内容之一。能够阅读并初步运用史料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学生学习历史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

在前两年的高考文科综合能力试题中,没有出现单一的历史材料解析题。在2002年的高考“文综”试题中,不仅重新出现了这一种题型,突出了历史材料的功能,而且命题者设计巧妙,将历史与政治两科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求考生综合应用加以解决。第37题作为一道典型的历史材料解析题,最能体现这个特点。本题采用历史材料,解析题传统的表述方式,要求考生通过材料把握事物发展的过程、特征、区别和关系,结合所学的知识对这一历史现象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多角度、多层次的描述。其中第(1)小题要求根据四则材料概述“旅顺、大连的主权受到损害和得到恢复的基本过程”,实际上就是要考生以小见大,明确材料所展示的“近现代以来,中国的许多主权由原来的损害到后来的恢复”这样一个主要概念群。第(2)小题要求根据上述过程分析说明“中国在清末、抗日战争后期和新中国成立后国际地位发生了变化”,这实际上要求考生进一步发掘信息价值,寻找“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有着不同的国际地位”和“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等第二级、第三级的概念群。第(3)小题要求考生对比材料一和材料四,分析说明“清政府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的根本差异”,第(4)小题则要求考生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说明“各大国在中国领土主权问题上的态度和做法”。这实际上要求考生说明这些不同层次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需要说明的是,该题从形式上看,没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和单一政治说教,但实际上包涵着深刻的思想教育,尤其是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的高考“文综”试题中,材料的功能和运用在其他的主观题中同样非常突出,其应用范围明显扩大,这恐怕是与前两年相比又一个新的特点。如第38题以“范仲淹《岳阳楼记》对洞庭湖的一段描述”作为切入点,加之古往今来有关洞庭湖变化和治理的材料,引出了三个与政治和地理学科有关的题目,不仅立意新颖,设计巧妙,综合程度高,而且淡化政治的色彩,突出“人类活动和环境保护”这一主题思想,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又如第39题以“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局部)描绘的东京汴河沿岸商业繁荣的景象”作为切入点,加之当时汴河船运的有关材料,巧妙地设计了一系列涉及史、地、政三科的综合性题目。在这样一幅众所周知的名画上做出这么多的文章,挖掘出如此多的教学内涵,不仅反映出命题者的用心良苦,匠心独运,在“文综”命题的探索过程中又向前跨了一大步,而且还给我们以后的教学带来了不少启示。

四、更多地凸现人文精神,转换题目设计角度,突出区域色彩

2002年高考文科综合试卷在去年的基础上依然相当注重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思路,如在这份试卷中涉及到生态、气候、资源、环境以及人类交往、战争、科技、财政、传统文化、主权、艺术等问题,多发生在学生的身边,又是学生耳闻目睹的事情,透露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体现了经济繁荣、社会公正、生态安全的可持续性发展的价值取向。

说到试题的人文性,最典型的是2001年一道“圆明园的建筑艺术风格”的选择题和2002年有关“《清明上河图》(局部)”的综合题。两题立意高雅,角度巧妙,富有创意,但命题者设问的意图和角度却截然不同。2001年的“圆明园的建筑艺术风格”题一反过去一提到圆明园残迹就往政治上靠、进行国耻教育的传统思维,而是来了个另类思考,命题者淡化政治色彩,转换角度后在美学和建筑风格上打主意,体现了强烈的人文色彩,并巧妙地将中国史与世界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是师生无法预料的。而2002年命题者将一幅充满人文色彩的《清明上河图》(局部)信手拈来,转换角度后在历史、地理和政治不同的学科上打主意,以新的视角、新的思维设计了一系列综合题,同样是师生们所始料未及的。这些也无疑对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思维定势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作用。我们都清楚,圆明园大水法、远瀛观残迹图片和《清明上河图》(局部)平时的出现率和在教材中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它们赫然端坐于教材的封面或正文中,图片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知识,留给我们研究和思考的余地也很大,问题主要在于我们在教学中没有很好地开发教学资源,没有全面地加以把握。这就提醒我们平时的教学在落实一般性教育或教学的同时,还要打破已有的思维定势,充分挖掘其他方面的教学因素,开拓学生的思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细细研读和体会2002年高考“文综”试题,还有一个特点不难发现,那就是地方区域色彩较浓,有不少题目考的是某一地区所涉及的知识。如选择题第1~7题主要考的是欧洲地区有关“欧盟和欧元”的知识;第36题的“读图填充题”考的主要是有关“中亚地区降水和水资源”的知识;第37题的“材料解析题”涉及的是我国东北地区“旅顺、大连主权的归属”问题;第38题这道以政治学科为主的“问答题”,其区域范围集中于长江中游的洞庭湖区;第39题这道“综合题”考查的主要是古代称之为“东京”、现在叫做“开封”的这个城市以及“黄河中游一段”的情况。试卷的压轴题“古今丝绸之路”,看起来涉及的范围很广,但主要考查的是我国西北地区和中亚地区的有关知识。就命题本身的科学性和试题的公平性而言,较多地出现了集中于某几个区域的题目,恐怕是2002年这份文科综合试卷的美中不足。尤其是涉及国内部分的题目,就有一个是否公平的问题;因为试题所涉及区域的考生,在解答这些题目时肯定会有一些有利的因素。

2002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新特点带给我们许多重要信息和启示,值得我们认真回味、思考和总结。目前,高考改革在前,教材改革滞后。对于仍然实行分科教学的广大师生来说,认真把握综合能力测试命题的特点和趋势,寻求适当的复习策略,是十分必要的。笔者以为我们今后的历史教学过程中要做到:

一、搞好分科教学,落实基础知识,突出主体内容

尽管综合考试已有三年,但仍处于实践和起步阶段,试题还是以分科知识为主,即便是所谓的学科间综合,拼盘痕迹依然明显。因此,综合学科并不排斥单科教学和单科考试,平时教学复习的着力点还应放在本学科的学习上。同时作为复习备考,基础知识终究是根本之根本,学生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当然,强调基础并不主张学生去死记硬背,我们应提倡重视基础过程中的“死去活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和十分有限的考试内容内,突出历史教学的重点知识尤其是主体内容显得非常重要。文科综合测试历史知识不回避重点,考查的重点与教学的重点基本上是一致的,极少考偏怪、琐细的知识。很多重点内容多次纳入高考,从不同角度、不同类型、不同形式、不同立意进行多角度的反复考查,在其深度和广度上拓展。如在头两年文科综合试卷中,均考到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像美国的重要对外政策,2000年考了“罗斯福新政”,2001年考了对华“门户开放”政策;又如2001年和2002年又都考到了“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内容。

二、加强情境设计,重视能力积累,培养良好思维

综合考试目标中有这样一句需要我们重视的话:综合测试要“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多在这方面下功夫,要注意对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题的解题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要经常设计一些超越教材,或与教材表述不尽相同但又与基础知识紧密相关的结论供学生辨析;要重视“问题情境”的设计,经常性地变换角度认识重要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加强对学生进行变式训练;在教学中要倡导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善于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积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总之,教师在突出重点和落实基础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审题和答题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让学生在“受之以鱼”的同时,教师更要“授渔”。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也才能使学生用一些较好的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把握时代脉搏,紧扣教材内容,搞好学科协作

在这三年的高考文科综合试题中,多数题目均是以现实问题,或者是以与现实问题紧密相关的话题为背景来设置问题,设计问题情景的。关注时事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已成为文科综合学科教学和复习备考的重中之重。因为只有这样,教学和复习才有前瞻性和超前性。因此,广大教师和学生不仅要“面对过去”,而且还要积极“面向现实”,甚至将来。作为历史教师,也应多关心国家大事,感受一些热点和焦点,并且时刻注意哪些历史知识与这些热点、焦点相关,哪些历史现象可以为当今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提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从而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尤其要关注那些既与热点、焦点相关,又容易与政治、地理学科知识相渗透的内容。在这个问题上,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最后的复习阶段,历史、政治、地理三科教师应相互协作,共同探讨一些三科都有所涉及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意识。

四、加强人文意识,挖掘教学内涵,扩大学生视野

正如前面所分析的,2001年的“圆明园的建筑艺术风格”题和2002年的“《清明上河图》(局部)”题,它们所渗透的人文精神和巧妙的命题方式,对考生和我们以后的教学来说,绝对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知道,同一堆矿石,智者既能分辨出石头也能找到宝,而平庸者看到的却只能是石头,仅仅看到石头是没有意义的,这正是命题者设计这些题目的用意所在。其实,类似的图片在我们的教材中有很多,它们留给我们研究和思考的余地也很大,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教学中是否很好地挖掘了各种教学内涵,是否全面地进行了把握。这就提醒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只有把历史的知识延伸到现实中,用历史的眼光分析、看待现实问题,才能增强学生的人文意识,才能充实和完善学生的人文精神。同时我们还要打破已有的思维定势,讲到一个历史事物或历史事件,不能从表面上就事论事,或从单一的历史学科去思考问题,更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将相关的政治、地理知识渗透到历史学习中来,充分挖掘其他方面的教学因素,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开拓学生的思路。

标签:;  ;  ;  ;  ;  ;  

2002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考试历史试题的新特点及教学启示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