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像信息科学”与当前研究课题_情报学论文

“数字图像信息科学”与当前研究课题_情报学论文

“数象信息科学”和当前研究课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课题论文,科学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情报学是发展的科学

情报学或信息管理科学,渊源于图书馆学,即人类社会历来研究、管理和利用信息内容的科学。

印度著名图书馆家阮冈纳赞图书馆学五法则:①图书是为了利用的。②图书是为了一切人而存在的。③给予读者所有的书。④节约读者的时间。⑤图书馆是发展的有机体。

第一和第二法则说明社会利用信息的需求永远是学科的发展动力。第三和第四法则说明行业和学科的任务、功能和定位。第五法则说明图书馆学或情报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阮冈纳赞图书馆学五法则仍然是我们认识和总结现代情报学发展规律的出发点。

2 信息生产力决定行业和学科的不断发展

邓小平同志“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的重要指示,用“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5 个关键词表述了几层思想:肯定信息是资源,提出了信息的价值观;提出信息是需要开发的,显然,不是所有信息都是资源,只有经过开发的信息才是资源;信息资源既然需要开发,什么叫开发?谁来开发?用什么工具和手段开发?提出了信息开发利用的任务、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行业的作用和功能等命题;开发信息资源的目的是为四化建设服务,提出了目的和手段的关系问题。

邓小平同志的指示提出了信息服务行业、信息开发利用、信息管理和服务科学一系列原则性和根本性问题,隐含着一个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生产关系三者结合的信息生产力理论范式。信息资源:信息内容的载体;信息技术:信息内容的表达、传递和加工的方法和技术;信息生产关系;信息供需关系,信息行业组织和运行,信息学科理论体系等。

这个范式提出,社会需要信息服务业采用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以满足社会利用信息资源取得发展和进步的信息需求,同时揭示了信息服务行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或信息管理和服务科学的发展法则。

2.1 信息是资源

物质、能源和信息是人类社会三项基本资源。物质提供材料,能源提供动力,信息提供智慧。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当代最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基础。

2.2 资源需要开发

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资源,信息有垃圾,需要去伪存真,只有经过开发才能成为资源。信息是内容的载体,信息的内容以一定的符号表达,表达的结果通过一定的媒介传递,经过加工增值产生新的信息内容,构成永恒的三角循环运动。信息的开发就是对信息内容的表达、传递和加值过程的不断循环和发展。信息的内容开发没有止境。

2.3 开发需要投入

信息的运动同样遵循被认为是现代物理学唯一具有绝对真理意义的热力学第二法则,即表示事物有序化程度的物理量熵的法则,信息内容的有序化同投入的能量成正比。

2.4 投入是为了节省社会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努力

信息技术是信息内容的表达、传递和加工的方法和技术。信息行业是信息需求和信息资源之间的接口。信息技术和信息行业是信息资源开发的必要投入,是为了节省人类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所需的努力。

2.5 技术是手段,信息是目的

信息技术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推动力,是信息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但是,“信息技术”的“信息”是目的,“技术”是手段。采用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最终目的是要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并受社会信息需求的制约。

按照上述信息生产力范式,人类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可按照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信息生产关系的相互依存关系划分以下阶段(见附表)。

附表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发展阶段划分

信息资源信息技术 信息生产关系

手工作业 图书

目录学、分类 图书馆、图书

法馆学…

计算机化 文献、数据计算机信息处

情报中心、专

库、电子信息 理、情报检索、 业图书馆、联

…索引语言、数

机信息服务、

据库技术、计

数据库批发

算机排版、情

商、文献工作、

情研究、图书

情报学…

馆自动化…

网络化

网络信息的 计算机和网络

信息服务产

HTMI,等文 结合、数字图

业、ISP、ICP、

件、DLO(类 书馆、多媒体、 数字时空文化

似文献对

互联网、网络

象)、电子信检索、推送技

息等

术…

智能化 多媒体信息 面向内容检 Knowledge

内容、数据仓索、文字语音

agent、内容科

库…识别、自动翻

学、内容产业、

译、自动摘要、 数据融合(date

数据库知识发

fusion)、数据

现(KDD)、虚挖掘(data

拟真实(VR) mining)

认识化 知识单元、认认识科学和技知识产业

识块… 术、神经科学

观点小结:为了节省人类开发和利用信息所需努力,借助信息技术研究信息内容表达、传递和加工增值的运动规律和技术方法,形成了传统上称为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的信息科学,或者更准确地说,应该称为信息内容科学。信息内容科学在信息生产力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内涵和学科名称。同样,信息内容服务行业在生产力不同发展阶段,同样有不同的内涵和行业名称。

3 新信息环境现状分析

3.1 信息化社会生产力

信息化是当代最先进和最强大的社会生产力,其根本原因在于人类找到了最有效利用资源的奥秘。物质、能源和信息是人类社会三项基本资源。物质提供材料,能源提供动力,信息提供智慧。利用物质资源能够制造人力工具。利用物质资源加能源资源,能够制造动力工具。利用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再加信息资源,能够制造智力工具。智力工具代替人力劳动,成千成万倍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这就是信息化社会生产力。

两点重要启示:第一,信息化给我国带来双重机遇,我国可借助最先进的生产力来实现农业、工业、科技和国防现代化的“跳跃式”发展。其次,信息已不再是图书馆、文献、情报的概念,而是社会信息化和国家信息基础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重新构筑所有信息活动的原则和前提。

3.2 信息加值处理

说到底,信息内容的开发就是按照社会的需要对信息进行加值处理,以换来用户所需的科学技术、效率、时间、资本、决策的效益。常见的信息加值有以下各种方式:信息采集、筛选、加工;信息的客户化、本地化、产品化、数字化、格式化、多媒体化、结构化、数据库化;信息转换加值、时效加值和网络加值;图书馆服务;出版发行;信息高密度存贮和提供;电子出版;情报研究和咨询;网络化信息服务;成果专利;技术市场和信息交流;软件服务、系统集成;教育培训等。

3.3 信息技术数字化和网络化

现代信息技术最主要的特征是数字化和网络化,具体应用包括:

输入:图像输入,文字识别,语音识别,文字切分,图像分解。

输出:高清晰平面显示,彩色打印,友好界面。

存储:超大容量存贮,广播和电视内容的压缩和存储。

处理:多媒体,信息压缩,分布式操作系统,并行处理,文献图像分析,计算机想象力分析,自然语言处理,讲话、语言、图像的自动理解。

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面向对象数据库,虚拟真实,数据仓库。

检索:自动索引、自动分类、网络查询引擎,并行检索,影像内容查询与检索,推送技术,数据挖掘、数据融合。

阅读:写作创造工具,自动翻译、自动摘要、篇章生成。

通信:数字通信,因特网/内联网,GB级和未来TB级高速网络传输。

3.4 信息内容业

信息内容业发展迅速。信息内容业是ISP服务的基础和核心。 信息内容表达的数字化,媒介传递的网络化和多媒体化,加工增值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是信息内容业的发展趋势。信息内容业包括:联机数据库、光盘产品、多媒体、Videotex、Audiotex、传真信息服务、面向家庭的电子娱乐和消费性信息服务、便携式工具、点播电视和交互电视、个人通信产品、声像产品乃至电影电视、印刷出版等。信息内容业的市场价值和潜值正在迅速增长,将成为信息服务业的主导产业。信息内容业不断出现技术性极强的新成员。例如,美国Yankee Group预测,ISP 新推出的推送服务,到2000年将达到57亿美元营业额。“数据挖掘”或叫“数据库知识发现”的内容提取服务也逐步确立市场位置,市场规模将从1996年的33亿美元发展为2001年的88亿美元。

3.5 网络信息内容的开发和服务及相关技术

网络信息内容开发和服务是ISP业务的最主耀内容。 网络内容开发服务可纷以下主要类型:网络地址导航、网络查询引擎(信息内容查询)、网络下载信息建库、快讯服务(对下载内容加工加值)、专业代查引擎、内部信息源建裤和网络服务(文本、数值、图像、音频、视频等)、外部信息源建库和网络服务、外部信息源镜象服务、联合目录、全文提供服务(电子图书、光盘等)、电子报刊服务等。与此同时,厢关的技术发展迅速,围绕信息内容的开发和服务研制新技术和新产品,是当前计算机硬软件产业以及通信领域的热点。信息内容开发和服务的热点技术包括:万维网检索、查询引擎、个人化提供、推送技术、自动摘要、自动翻译、数据融合、数据挖掘、数字图书馆、虚拟真实、面向内容检索等。

观点小结:信息化给传统情报学和传统图书馆情报服务带来挑战和机遇。重新构筑信息服务业的方向,要充分利用以数字化和网络化结合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术,加速发展以信息内容开发和服务为轴心的新型信息服务体系。

4 发展适应新的信息生产力的信息科学

4.1 Cyberspace 的理论和译名

1948年N.Wiena最早采用Cyber(希腊语“舵手”)词头命名他创建的 Cybernetics (控制论)学科。 1961 年 D.N. Michael 创造了Cybernation(自动控制)一词。80年代初, 联机服务刚在美国开始兴起,1984年科幻作家W.Gibson在其科幻小说“Neuromancer ”首次使用了Cyberspace一词,表示一种可进行电子通信的想象空间,人人在这个空间里可以互相连通。Gibson具有丰富想象力的艺术作品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变成为生活中的现实,数字化和网络化结合而发展的“虚拟真实”技术使人们在数字化世界里再现真实世界的种种现象,为人类开辟了成百倍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与人民生活质量的新的时空形式。Cyberspace一词自然而然地得到了社会的认同,并且正在演变成为代表信息社会文明特征的专门用语。Cyberculture,Cybercity, Cybersociology , Cybermedicine , Cybereducation , Cybercast , Cyberpunk , Cybercitizen,Cyberian,Cybermall , Cybercash , Cybersex , Cyberhate …等新词的出现反映了新的文明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普及和渗透。

Cyberspace一词,目前我国报刊多半翻译为“电脑空间”或“电脑化”,台湾音译为“赛伯”。要正确表达Cyberspace的意思,应该体现它的两点实质涵义:一是计算机化产生的数字革命,二是网络化产生的新的时空概念。其中,数字化是基础,网络化则是数字化在时间和空间应用的拓展和延伸。本人认为,Cyberspace一词译为“数字时空”可能更准确一些。

《科技日报》1997 年1 月5 日发表了王可同志《关于Cyberspac与Virtual Reality的翻译》一文,建议把Cyberspace 意译为“电象”,诸如电象文化、电象社会学、电象医疗、电象教育、电象钞票、电象商业等。本人赞同把“时空”扩展为“万象更新”的“万象”,“数字时空”可进一步意译为“数象”。“数象”代表继电话、电报、电视、电影等重大技术发明之后,以计算机和通信结合的应用所带来的深刻的技术革命和由于这一新的技术革命正在或即将产生的新的文明形态。

4.2 “数象信息科学”和当前主要研究课题

以上论述,目的在于提出建设“数象信息科学”(Cyber- informatics)的构想,但这个构想仍需要进一步探索和论证。下面考虑的几个问题也不在于企图要涵盖这个学科的学科范围和内容,而是提出传统情报学在拓宽研究领域时几个应予重视和关注的几个方面的内容。

——信息与社会生产力:信息化指标、信息价值、信息效益量化、信息向生产力的转化、信息资源与国家信息基础结构等。

——数字时空环境与信息资源:新环境下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信息资源的分类、信息资源管理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国家、社团和民间的社会分工等。

——信息服务与信息产业:信息服务产业的界定、产业结构、社会分工、信息服务体系。

——信息内容加工、管理和服务的关键技术:数字转换、数字图书馆、网络服务、虚拟真实、内容加工集成系统、智能工具、内容的自动提取和推送服务等。

——传统图书馆信息服务机构的过渡:新型模式、结构功能、新型业务、过渡途径。

——新型专业人才的结构和培养:新的角色、专业结构、人才素质、教育制度、继续教育。

——信息化法规建设:信息法、知识产权、信息安全、信息服务法律、跨国数据流法律、信息污染、信息犯罪、信息伦理。

——基础研究和学科建设:学科定位、新的理论范式、数象文化、认知科学。

5 结束语

本文提出的Cyber-informatics构想, 叫做数象信息科学或者数象情报学或者其他名称等倒无关紧要。作者认为,这门不断发展的科学,应该在老一辈情报学科学家创建的情报学基础上在“数字时空”的新理念和新环境下拓宽传统情报学和图书馆情报服务行业的领域,以数象技术视野来研究信息内容表达、传递和加工增值的运动和发展规律以及相关的技术和方法,以满足信息化社会深度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客观需要。

标签:;  ;  ;  ;  ;  ;  ;  ;  

“数字图像信息科学”与当前研究课题_情报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