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资源是我国基础性能源。人们日常用电需求的逐渐增加,为电力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随着电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其也面临着相应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直接关系到电力公司的整体发展水平和运营效益。电力企业要结合日常运营情况,制定有效的措施对财务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以提高电力公司经济效益。本文对电力公司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应对策略。
关键词:电力公司;财务风险;应对策略
生活理念的革新和日常用电诉求的增加,使得我国电力工程规模逐渐扩大,电力消耗也日益增多,加剧了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在新的背景下,国家电力公司提出了现代化财务管理宏伟目标,要求建立全面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防范和化解财务和经营风险。由于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复杂性,电力企业必须建立新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建立电力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体系势在必行。
一、电力公司财务风险现状
1.内部财务风险
首先,企业融资风险。当前市场背景下,电力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是银行借贷。电力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其运营和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资金比较多。单一的融资模式并不能够满足电力企业的资金诉求,容易引发举债等资金问题。加之,受制于银行融资政策,其面临较大的融资风险。
其次,赊销风险。电力营销是电力公司运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营销方式也会导致隐性财务风险的发生。电能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生产和销售处于同步状态。电力企业普遍采用先用电后收费的营销方式,容易引发赊账现象。
最后,公司结构也会导致财务风险。电力公司日常运营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部门比较多,企业内部组织和结构比较复杂,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财务风险。企业负责人结合电力企业的发展和运营需求,进行适当的放权,虽然提高了员工的日常工作积极性,但是增加了电力公司的日常管理和控制难度,不利于对电力企业进行有效控制,增加了财务风险。
2.外部财务风险
首先,自然风险。电能的特殊性质,决定了输电线路一般位于室外。其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与自然环境进行接触,很容易受到温度、天气和降雨等影响,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电力企业日常运营和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损失,不利于电力企业社会经济效益的实现。例如,夏季暴风雨天气比较多,加之,部分地区地震频发,会对室外相关电力设备造成破坏,影响人们的日常用电质量,也为电力企业带来了相应的经济损失。
其次,政策风险。政策风险是导致电力公司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电力企业属于国有企业,其运营和发展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制约。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增加电力企业运营过程中的财务风险。例如,电价政策。电力资源价格是人们日常用电过程中普遍关注的问题,其关系到人们的用电效益。遵循国家相关政策对电价进行调整,将会为电力企业带来一定的影响。如果国家基于人民群众的权益考虑,下调电价,也会使电力企业产生严重的经济损失,使其在运营和发展过程中面临资金紧缺等财务风险。同时,也会对电力企业运营和发展过程中的电网建设和改造等造成相应的影响。
财务风险控制系统的功能作用
1.风险识别。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频率可以从企业财务活动和经营活动中找到规律,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目标也可以确定,通过财务风险控制系统能有效地识别各种财务风险。
2.风险评估。财务风险控制系统通过收集与企业经营相关的产业政策、市场竞争状况、企业本身的各类财务和生产经营状况信息,建立财务风险预测模型,进行各种财务风险的分析比较,可以提出评估意见、判断是否预警。
3.风险预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经过大量信息的分析,当出现可能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时,财务风险控制系统能预先发出警告,提醒经营者早作准备或采取对策,避免潜在的风险演变成现实的损失,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4.风险报告。当企业财务发生潜在的危机时,财务风险控制系统能及时寻找导致财务状况恶化的根源,可以通过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迅速报告给企业的经营者,使企业经营者有的放矢,制定有效的措施防止财务状况的进一步恶化。
5.提高控制效率。财务风险控制系统通过目标控制和程序控制将控制对象与控制目标之间的偏离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减少控制执行中的疏漏,通过严密的控制减少控制的随意性,提高财务风险控制的效率。
三、电力企业建立财务风险控制系统应注意的问题
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是电力企业稳健经营、健康发展的保证。建立财务风险控制体系则是电力企业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的有效措施。
1,提高对财务风险管理的认识是建立财务风险控制系统的前提。以前,电力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往往局限在高层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之间,而且纯属亡羊补牢,有很大的随意性。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电力企业的经营者必须提高对财务风险管理的认识,充分利用现代管理于段和方法,建立电力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体系,通过财务风险控制达到由被动的风险管理变为主动的风险管理,由静态的风险管理变为动态的风险管理,由风险结果的管理变为风险过程控制管理,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的风险控制,达到过程控制和结果控制的统一。
2财务管理实时信息系统是建立财务风险控制系统的基础。财务管理实时信息系统是关于企业财务信息实时发布、收集、查询、分析和管理的实时系统。及时准确的财务信息对企业财务决策至关重要,是防范财务风险的信息保障。建立财务风险控制系统,必须充分运用财务管理实时信息系统管理信息量大、信息及时准确、查询快捷方便的特点,通过设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中设计出较为科学的控制程序。这此控制程序的严格执行,可以将企业内部财务风险控制在一个设定的范围之内,并从不同的角度严密审视经营活动的各个过程,发现异常指标及时报警,及时化解财务风险。
3.财务控制制度建设是建立财务风险控制系统的制度保证。财务控制制度建设在财务风险控制系统中显得尤为重要。完善的财务控制制度,能够使财务风险控制系统有效地运行,通过控制制度设立财务风险的目标值,将控制对象与控制目标之间的偏离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同时,建立财务风险控制系统又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控制制度建设要与财务风险控制系统保证同步发展,不断完善有效的财务监控体系。
4.财务预算管理是建立财务风险控制系统的关键环节。财务预算是企业财务目标的细化。企业进行财务风险管理所要控制的,就是实际财务状况与财务目标的偏离程度。财务预算管理要与财务风险控制系统有效地结合起来,将企业的财务目标进行分析,将其数量化、具体化、系统化,作为约束指标输入到财务风险控制系统内,利用财务风险控制系统的功能,及时地对超过预算目标进行报警,达到提高财务预算管理水平,使企业财务管理有效运行的目的。
5.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是建立财务风险控制系统预警指标体系的参考。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四个方而的基本指标以及修正指标,根据则政部和国家电力公司下达的电力企业标准,这此标准值分为优秀、良好、平均、较低和差五个等级。财务风险控制系统中预警指标体系要与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某此财务风险的指标控制值可以参考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中的较低值和差值进行设立。
四、结语
电力公司日常运营和发展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因素比较多,面临着诸多财务风险。电力企业负责人要结合企业的日常运营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防范和规避,将运营过程中的财务风险降到最低,促进电力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盖虹霞,胡秋红.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对策[J].新经济,2014,(12):97-98.
[2] 龚雄飞.构建电力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体系问题研究[J]. 经营管理者. 2009(19).
论文作者:丁乃辉,赵林萍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3
标签:财务论文; 风险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控制系统论文; 电力论文; 企业财务论文; 风险控制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