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对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研究论文_宦小芳,谭群(通讯作者),李链,郭秋,汪莉

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对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研究论文_宦小芳,谭群(通讯作者),李链,郭秋,汪莉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重庆 409100)

【摘要】目的:在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中,对患者利用分组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患者所获得的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出140例患者,把他们当成本次研究的研究目标,根据患者的护理方法将小组进行划分,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由70例患者所构成。观察组患者通过分组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而对照组患者则利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护理之后,发生不良事件的例数有3例,发生率为4.29%,1例为手术物品准备不齐全,1例为高危药物发生外渗情况,余下1例为安全核查执行漏项情况,而对照组经过护理之后,发生不良事件的例数有19例,发生率为27.14%,7例为手术物品准备不齐全,5例为高危药物发生外渗情况,余下7例为安全核查执行漏项情况,组间差异十分明显,我们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所以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7.14%(68/70),十分满意患者有38例,比较满意患者有30例,不满意患者仅有2例,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81.43%(57/70),十分满意患者有26例,比较满意患者有31例,不满意患者有13例,两个小组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所以其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中,采用分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显著,护理满意度得到极大改善,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以及应用。

【关键词】分组护理管理;手术室护理管理;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1-0032-02

手术室治疗是一种普遍的治疗手段,在进行手术室治疗的过程中,因为比较容易发生手术室感染情况,所以,就需要在此过程中利用手术室护理模式对手术室感染情况进行预防,而分组护理管理模式是近期以来,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该种护理模式,可以使护理变得更加高效,每个护理人员得工作都会变的更加充实同时,还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使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得到明显提升,从而将整个护理质量进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会随之提升[1]。本次研究,笔者对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出140例患者,把他们当成本次研究的研究目标,通过展开对照实验,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出140例患者,把他们当成本次研究的研究目标,根据患者的护理方法将小组进行划分,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由70例患者所构成。观察组中男性患者有49例,女性患者有21例,平均年龄为(49.6±3.5)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50例,女性患者有20例,平均年龄为(50.4±3.1)岁,所有患者均同意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目标,并且在同意书上署名,此次研究并得到了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然后才开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通过分组管理模式进行干预,主要方法包括:对护理人员进行分组,任命经验丰富的护士或者是护士长作为小组的组长,组长的任务就是对组员的护理工作、相关指导以及客观评价情况进行指导,各组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合作,分组之后,需要对各个组的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增强其专业技能,各个小组对临床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共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或者不同的看法,对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多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将治疗的原理告知患者,消除患者的恐惧、不安等不良情绪,从而使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以及治疗依从性得到增强,并与患者家属增加沟通,使患者通过家属增强其治疗信心,对患者进行健康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将患者的疾病的预防方法详细的告知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从自我做起,对患者疾病进行预防,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严密监测,能够及时的治疗不良反应,护理人员的配合度需要增加,将排班制度改善的更加合理。各个小组的组长担负起监督检查分管项目的任务,所有操作均需要按照质控标准的原则进行,将护理工作的实施强度进行逐渐加强,评价组中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以及工作热情度,逐渐改进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如果护理人员的表现良好,及时表扬,增强其工作信心,如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改善工作质量,使患者的手术效果更加良好[2]。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统计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以“卡方S”的形式表示测量数据,然后通过t值对其进行测试,并用表格号表示计数数据。通过χ2来检验,将P<0.05的情况当成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护理之后,发生不良事件的例数有3例,发生率为4.29%,1例为手术物品准备不齐全,1例为高危药物发生外渗情况,余下1例为安全核查执行漏项情况,而对照组经过护理之后,发生不良事件的例数有19例,发生率为27.14%,7例为手术物品准备不齐全,5例为高危药物发生外渗情况,余下7例为安全核查执行漏项情况,组间差异十分明显,我们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所以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7.14%(68/70),十分满意患者有38例,比较满意患者有30例,不满意患者仅有2例,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81.43%(57/70),十分满意患者有26例,比较满意患者有31例,不满意患者有13例,两个小组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所以其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当下,我国的医疗事业正处于急速发展的过程中,医疗安全情况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近年来,分组护理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为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具备许多优点,比如:高效、护理性比较全面、护理效果好等优点。而手术室是每个医院十分重要的环节,手术室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的抵抗能力较差,所以,就极易容易引发手术室感染,对患者的治疗以及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以及威胁,所以,在手术室治疗中采取护理是十分必要的。分组管理模式则可以显著增加护理效果,护理人员在护理小组组长的带领下,护理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显著降低,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也能得到显著提高,并且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也会得到极大的调动,既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3]。本次研究,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护理之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29%,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7.14%,显著优良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护理中,通过分组护理管理,护理效果更加优良,并且高效,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建.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s1):103-105.

[2]刘丽丽,赵铮.责任分组管理对提升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6):933-935.

[3]党爱林,温芳.护理专科分组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 淮海医药,2015(5):502-503.

论文作者:宦小芳,谭群(通讯作者),李链,郭秋,汪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  ;  ;  ;  ;  ;  ;  ;  

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对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研究论文_宦小芳,谭群(通讯作者),李链,郭秋,汪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