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是否上升的问题_利润论文

这是一个是否上升的问题_利润论文

涨还是不涨,这是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这是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7年各个企业遇到的共同问题,毫无疑问就是涨价。对于乳制品企业来说,本身的经营利润就比较小,但从年初到年终,各个企业不得不“你方唱罢我登场”,在不断的涨价潮中前行。

原料涨价

(1)上游:饲料涨价是直接原因

乳制品的行业利润经过近几年的市场竞争,已经到了“很受伤”的地步,但市场经济的规律决定了竞争继续存在。由于饲料全球性的涨价,奶牛养殖业无形中会受到冲击,但这毕竟是一个行业,还要生存,只得接受这种情况,但无疑是增加了养殖成本,出于利益的考虑,鲜牛奶涨价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对于乳制品行业来说,这种原料的涨价,导致自己的生产成本增加。

(2)辅料:糖的涨价

糖是乳制品企业不可缺少的辅料之一,自从2005年冬天以来,国内的食糖原料甘蔗价格从160元/吨上涨到目前的近300元/吨,导致食糖从2005年1月份的2800元/吨,100%的涨幅蹿升到了目前的5700元/吨(2006年1月价格)。辅料的涨价导致乳制品(纯奶除外)成本增加,价格上涨在所难免。

(3)奶源的争夺

由于奶制品行业巨头在各地不断的建厂,建厂就需要奶源,在区域市场,奶源毕竟是有限的,更多的企业用更大的投入掺进来参与争夺,必使“战斗”更趋激烈。

饲料涨价,原辅料涨价,原奶涨价;乳品涨价怎么让市场接受?

不得不涨

作为区域乳品企业中的佼佼者,H企业已经有近70年的历史了,经历了中国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2000年企业通过改制,成为了民营控股的企业,经过近几年的市场精耕细作,在S省也经营得风起水生,已经开始拓展周边的省份市场了。但自从2003年开始,随着蒙牛一波又一波的市场营销攻势,全国各地的乳企都感到了竞争的威胁。在S省市场也是如此,面对现在已经成为市场巨无霸的蒙牛、伊利,作为当地区域市场第一品牌,先不说产品本身,在市场营销上的压力已经非常大。

2006年开始,包括乳品在内的所有企业都感到了原料涨价带来的经营压力。H企业也不例外,虽然在P市是龙头,但公司董事长很清楚,企业年销售近4个亿,但利润也就500万,看似风光的背后,实际上存在很大的市场威胁。

2007年对于H乳品企业来说,是一个多事之年,先是伊利、蒙牛在当地建厂,加紧了市场的抢夺,随后原料涨价,接着奶源紧缺,眼看着企业的利润和市场都将不复存在,该怎么办呢?

公司高层经过多次会议做出了产品涨价的决定,由于在S省是第一家涨价的乳品企业,市场必然会出现波动,企业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因此在涨价前半个月秘密的通知各地经销商,同时开展了一系列的促销活动,比如对消费者采取买赠,对经销商采取返利等措施。

涨价之后

经过前期的准备,H企业在10月份上调了产品价格,平均涨价10%左右,由于前期做了较好的铺垫工作,市场虽有影响,但也在控制的范围内,平均下降了10%左右的销量。11月份,经过市场活动的拉动,销量有所回升,但比涨价前还是下降了6%左右。

但11月份,原奶的收购价格已经突破3元/公斤的大关,一算成本,企业还是没有赢利,看市场的发展态势,原料还有涨价的可能性,企业要发展就要有利润,没有利润,企业怎么发展?

在经过企业董事会的多次会议后,决定在12月份再行涨价,涨价幅度在8%左右。12月1日,企业高层在忐忑不安中等待市场的反应,从晚上反馈的信息看,市场没有太大的波动;一直到5日,市场基本维持在上月的水平。从6日开始,市场出现越来越大的反应,销量下滑严重;到12月10日,经过统计,销量下滑最严重的某区域居然达到40%,最少的也11%,平均销量下滑30%,面对这样的市场局面,企业的高层几乎束手无策。

价格已经涨了,但销量下去了,市场在不断的丢失,怎么办?难道恢复原来的价格,降价?可企业要是再这么下去,非但没有利润,连生存都成问题。涨还是不涨,这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面对市场现有的局面,该如何收场?

(本案例由侯军伟提供)

标签:;  ;  

这是一个是否上升的问题_利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