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论文_石孝卿

论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论文_石孝卿

恩施州城乡规划设计院 湖北恩施 445000

摘要:城乡统筹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在新时代背景下愈发突出受到人们的重视,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这一新名词也随之产生,旨在促进乡村规划建设,将之建设成为美丽乡村,保证城乡建设的顺利进行,进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美丽乡村规划影响到了城乡规划设计的整体布局和区域协调发展的进程,加强美丽乡村规划对于城乡规划设计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就美丽乡村进行简单的概述,并对美丽乡村规划提出几点可行性的建议,希望对城乡统筹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城乡规划;设计;美丽乡村;规划探究;

引言

美丽乡村规划是城乡规划设计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其规划设计的目的在于实现乡村环境、乡村建筑以及乡村居民之间的和谐相处,从而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美丽乡村。这需要在实际的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结合乡村当地的实际状况,合理规划乡村建筑,加强对建筑的管理,避免出现各种违法和违规建房现象,同时加强对乡村生态环境的治理,营造清洁卫生的乡村环境,彰显乡村的自然之美,合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则是提高乡村的治安管理水平,营造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全面建设美丽乡村。

一、美丽乡村的基本概述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城乡统筹高效发展,尤其是城乡规划建设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城乡之间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人口和技术交流,缩短了城乡之间的距离,这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即便我国城市化进程速度提高,但在实际的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农村土地资源的浪费以及农村卫生环境破坏和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变缓等都严重影响到了城乡统筹发展。加强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的规划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所谓美丽乡村的规划主要包含了乡村建筑合理布局以及生态环境治理和乡村社会管理等三方面的工作,在设计规划过程中合理布局乡村建筑、保持乡村的卫生整洁环境、加强乡村的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出良好的乡村建设氛围。

二、美丽乡村规划的基本原则

美丽乡村的规划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经济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三个基本原则:

1.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需要以人为本,保证乡村居民的根本利益

“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央乃至全世界关注的重点,农民作为农村各项活动的主体,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时,一定要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以人为本,以“农民”为主,首先要加强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各种宣传方式,让农民真正了解环保对经济发展的益处。其次是要政府加大对农村新技术、新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强对新型农民的技术培训,在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扶持,为农民解除后顾之忧。

2.需要加强对乡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农村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但一直以来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当前所有问题的重点就是加强农村经济建设。农村经济之所以发展缓慢,主要原因在于产业结构单一,粗放型经济占主体。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必须大力发掘农村潜在的发展潜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资源的利用效率,延长产业链,利用有效的资源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与此同时,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多的问题,也要积极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3.坚持“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两山理论,实现乡村的健康持续发展

绿色是乡村的底色,如何发挥出乡村的生态优势对于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让绿色经济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龙头”,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两山理论适用于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特别是在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农村存在大量的资源浪费现象,环境破坏程度高,污染严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相关部门要因地制宜,通过循环农业模式,利用现代科技,加强可再利用资源的利用。

三、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规划的具体策略

1.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新农村建设,加强乡村城镇化建设,归根结底是人的城镇化。任何工作的开展和实施,都要以人为核心,即一切工作都要以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为中心。美丽乡村规划要从农村的具体情况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农村的具体情况和发展潜力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也要积极听取农民的有效意见,认真听取群众的诉求,将农民的需求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合理规划乡村住房建设

在进行美丽乡村规划的过程中,首先,要依据强化管理、高效便民、因地制宜的原则。按照先规划、后许可、再建设的要求,依法加强管理,规范乡村建设秩序,维护村民公共利益,保持乡村风貌;以服务农民为目标,简化程序,明确时限,提高工作效率,做好事前、事中、事后服务,提高服务质量;结合实际制订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实施细则,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明确适宜的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内容和深度。其次,在乡、村庄规划区内,进行农村村民住宅、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应按要求申请办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确需占用农用地进行建设的,依照有关规定办理农用地转批手续后,申请办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同时明确,城乡各项建设活动必须符合城乡规划要求。

3. 优化生态环境

绿色是乡村的底色,生态是乡村的优势。为了实现美丽乡村,要借助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从整个发展方式的转型入手,跳出传统发展思维看农村资源,挖掘农村文化、休闲、生态等功能,对这些资源进行综合保护和利用,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让环境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其具体措施为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加强环保教育,重视乡村环保工作,从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入手,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要求,通过广播、网络媒体、电视等传播途径宣传环保理念,同时可以采用板报、知识手册等方式进行环保宣传,实现农村环保意识的提升,促发环保行为。第二,农村生活垃圾的无害化以及循环利用处理,将农村生活垃圾进行合理的分类处理,减低垃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实现资源的可再生循环利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第三,兴建污水处理厂等环境保护设施,对于农村生产生活的污水进行处理,避免造成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第四,推行厕所革命,推广公共厕所的广泛应用,实现美丽乡村的绿色理念。

4.发展循环农业

为了提高乡村资源利用率,要根据乡村现有资源和优势,发展乡村循环农业,降低乡村废弃物排放数量,提高乡村资源利用率。对此,相关部门要因地制宜,通过各个循环农业模式,优化乡村农业废物资源,并利用现代化科技将其转化为可再利用资源,实现乡村资源废变宝,构建微生物循环产业链,将生活垃圾中存在有机物部分转化为肥料,以供给植物养分,同时避免生活垃圾的远途输送,节约垃圾处理成本。同时,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大对乡村环保事业的投入,建立乡村环境保护项目资金,以供给美丽乡村规划使用,农民出资出力,投工投劳,环保自治。

四、结语

综上所述,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在城乡规划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各部门必须要加强重视。在城乡规划设计中以农民为核心进行乡村规划设计,合理规划农村建筑、优化农村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参考文献

[1]杜可成.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简述[J].住宅与房地产,2018(13):253-254.

[2]李琦.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探微[J].绿色环保建材,2018(04):75-76.

[3]郑嘉佳.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07):125-126.

[4]陈佳.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研究[J].江西建材,2017(23):36.

论文作者:石孝卿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  ;  ;  ;  ;  ;  ;  ;  

论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论文_石孝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