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合并细微钙化钼靶X线与彩超影像诊断对比研究论文_周振玲

乳腺癌合并细微钙化钼靶X线与彩超影像诊断对比研究论文_周振玲

山东省兰陵县人民医院 277700

【摘 要】目的:对比钼靶X线与彩超影像诊断乳腺癌合并细微钙化的效果,分析两种方法诊断疾病的影像表现和特点,为乳腺癌合并细微钙化的影像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经手术病理确诊的58例乳腺癌合并细微钙化患者分别采用钼靶X线与彩超进行影像诊断,比较钼靶X线与彩超诊断乳腺癌合并细微钙化的准确性,并对其影像特点进行分析。结果:钼靶X线诊断乳腺癌的符合率为96.6%,超声检查诊断乳腺癌的符合率为86.2%,两者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钼靶X线诊断乳腺癌合并细微钙化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彩超检查可作为筛查乳腺癌的辅助手段。

【关键词】钼靶X线;彩超;乳腺癌;细微钙化

乳腺癌是妇科常见的乳腺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现已成为我国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大疾病。乳腺癌发病至临床触诊可经历2-3年,这一阶段乳腺癌从原位小区浸润发展至浸润性生长[1]。早期乳腺癌合并细微钙化的影像特点比较明显,临床上主要借助钼靶X线和彩超对细微钙化进行影像诊断,两种方法诊断乳腺癌合并细微钙化各具优势。本研究以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经手术病理确诊的乳腺癌合并细微钙化患者为观察对象,通过钼靶X线与彩超诊断乳腺癌合并细微钙化准确率及影像特点的观察、比较和分析,对乳腺癌合并细微钙化的钼靶X线与彩超影像诊断进行了研究。现报道有关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经手术病理确诊的乳腺癌合并细微钙化患者共58例。年龄38-64岁,平均年龄(47.8±3.5)岁;病理分类:小叶位癌2例,囊性增生3例,积乳囊肿3例,浸润性导管癌20例,浸润性非特殊癌30例。所有患者临床表现为乳房刺痛、乳腺肿块、乳头溢液等症状,少数伴有经前胀痛及隐痛。

1.2方法

钼靶X线检查:采用美国Hologic数字乳腺钼靶机,乳腺专用IP板及后处理软件,KODAK DirectView CR950扫描仪。常规双侧乳腺轴位及侧斜位投照,拍摄条件:60-100mAs,25-35kV,自动曝光。必要时加切线位、侧位投照,观察病灶数目、形态、分布及钙化点大小情况。

彩超检查:采用GE VOLUSON、Philips 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10MHz。常规纵、横、放射状斜切4个象限多方位全面检查,病变区360°切面扫查。

1.3诊断标准

钼靶X线[2]:良性肿瘤:乳腺皮下组织、脂肪层及腺体层结构清晰,肿块密度均匀,形态规则;恶性肿瘤:肿瘤局限高密度浸润,皮肤组织增厚,乳头呈漏斗状,呈酒窝征、阳性导管征。

彩超[3]:良性肿瘤:肿块边界清楚,形态规整,内部回声均匀,血流频谱1-2级;恶性肿瘤:病灶边界模糊,呈不规整形态,内部不均匀回声,导管内结构紊乱,血流频谱2-3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统计学方法

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数据,x2检验,P<0.05说明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病理类型

58例患者中,点状钙化8例,单纯钙化11例,泥沙样钙化17例,针尖样钙化22例。钙化位于肿块内外42例,钙化位于肿块内10例,钙化黏附肿块表面6例。弥漫分布6例,簇状分布20例,密集伴弥漫分布32例。钙化数目:5例<10颗/cm2,10例10-25颗/cm2,43例>30颗/cm2。

2.2钼靶X线表现

乳腺癌钼靶X线提示肿块或结节合并有/或无钙化,或单纯钙化。钙化位于肿块内外42例,弥漫分布4例,簇状分布16例,密集伴弥漫分布22例。8例未见肿块,仅见少许钙化,其中漏诊1例,可见少量散在细微钙化。

2.3彩超影像表现

蟹足状或分叶状不规则肿块,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衰弱或消失,侧方少部分显示;肿块内及周边彩色多普勒血流探测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钙化灶表现为强回声光团,在诊断原位癌细小强回声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2.4钼靶X线与彩超影像诊断的对比

钼靶X线诊断乳腺癌56例(96.6%),原位癌漏诊1例,误诊为乳腺炎1例。超声检查诊断50例(86.2%),误诊为乳腺炎2例,原位癌漏诊6例。两者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x2=3.9396,P<0.05)。

3讨论

乳腺癌细胞呈放射状于邻纤维组织中浸润生长,呈“小分叶”状影像[4]。早期伴有细微钙化现象,肿瘤细胞变性引起钙盐沉积,恶性肿瘤中细微钙化十分多见,多数位于边缘组织,少数见于恶性腺泡小腔或导管内,呈蚯蚓样、针尖状、颗粒状或泥沙状,弥散或成簇状分布。钙化灶在良性肿瘤中呈规整形态,多见粗颗粒状;恶性肿瘤中,细微钙化直径0.2-0.5mm,呈短杆状或多形钙化;良性肿瘤中,细微钙化直径0.1-1mm,呈环状空心钙化。早期明确乳腺细微钙化可为乳腺癌良、恶性程度提供诊断依据。

有关研究表明[5],钼靶X线显示砂砾样钙化可为导管原位癌的诊断提供依据。本结果显示:钼靶X线诊断乳腺癌的符合率为96.6%,高于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的86.2%,两者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乳腺肿瘤中磷酸钙化组织对钼靶X线吸收多,影像上可见明显高亮点,胶片上背景组织与钙化组织的对比显著,因此钼靶X线能够准确观察细微钙化灶的数量、大小及形态,故敏感性较高。彩超诊断乳腺癌的细微钙化主要在肿块内,细微钙化的强回声与腺体内高回声的对比度较小,乳腺纤维囊性增生明显改变或Cooper韧带与导管壁回声显著时,细微钙化显像欠佳,仅对肿块低回声细微钙化敏感。细微钙化的彩超影像特点为点状簇状、多频强回声光点,2-5个钙化点/cm2进行检查,钙化点增多则确定为乳腺癌。随着彩超影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直径5mm的微小乳腺肿块均可被诊断出来,且在5级钙化、节段性线状分布、线状分支方面也具有较高的成像性[6]。但彩超诊断细微钙化不具有特异性,阳性检出重复性差,导管壁或纤维结缔组织高回声易引起细微钙化假阳性,故彩超只可作为诊断和筛选细微钙化的辅助方法。

综上所述,钼靶X线与彩超影像诊断乳腺癌合并细微钙化各具优势,临床应结合钼靶X线与彩超对乳腺癌患者进行诊断,从而提高诊断符合率,及时制定方案实施治疗。

参考文献:

[1]李玉玲,倪毅.钼靶X线引导钩丝定位联合B超下穿刺活检对乳腺细微钙化诊断价值[J].交通医学,2015,29(5):539-541.

[2]吴丽桑,丛淑珍,郭汉涛等.超声复合成像技术在诊断早期乳腺癌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3):2367-2369.

[3]周国东,殷建平.钼靶、CT检查在诊断乳腺恶性肿瘤中的联合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1):212-214.

[4]吕亚萍,毛勤香,杨兴华等.乳腺癌合并细微钙化的影像表现[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24(1):59-61.

[5]黄乃思,吴炅.钙化灶的影像学评估和化学成分分析在乳腺癌诊疗中的价值[J].中国癌症杂志,2014,10(9):707-712.

[6]陈雪松.高频超声检测乳腺肿块内钙化类型在诊断乳腺癌中的价值[J].广东医学,2012,33(10):1451-1452.

论文作者:周振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5

标签:;  ;  ;  ;  ;  ;  ;  ;  

乳腺癌合并细微钙化钼靶X线与彩超影像诊断对比研究论文_周振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