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论文_陈计华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论文_陈计华

陈计华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郑山街道沟头小学276700

摘要 兴趣,表现出具有的积极情绪,导致了行为上爱好某项活动,从而形成行为习惯。缺乏对某一活动的兴趣,就不可能产生对该活动的爱好,对该活动没有爱,也就不可能对该活动有持之以恒的兴趣,而缺乏对某种活动的兴趣和爱好,一般来说,也就不可能形成从事该活动的习惯,即使已形成的习惯,也会随着兴趣爱好的淡薄而逐渐消退。反之,随着对某一活动的兴趣的形成和爱好的增长,习惯性可就越强。坚持终生体育,我们强调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养成从事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小学体育 兴趣 培养

1.影响小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

1.1.教学方法因素

教师目标定的过高,对学生要求太严,教学手段过于简单,不灵活,对学生身体状况了解太少训斥过多,造成学生心理障碍,不愿和教师配合。

1.2.教学内容因素

小学生对事物感到新颖而又无知时,最能诱发好奇内驱力。激起求知、探究、操作等学习意愿。所以课堂教学中教材内容要适合小学生的年级水平的特点,教学内容过简单引不起小学生的兴趣,教学内容过复杂会减低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对符合本人能力水平的活动容易产生兴趣,对适合能力水平的活动期望大,获得成功结果的可能性就大。教学内容与小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密切联系,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的富有游戏性和竞赛性的教材能激发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单调乏味的则会降低小学生学习积极性。

1.3.评价方法因素

评价方法不能坚持同一个标准,对先天素质好的学生永远好,对先天素质差的学生无论怎样锻炼,也追不上他们分数总是低,长此以往,就挫伤了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对体育失去了兴趣。

1.4.场地器材因素

小学生对场地、器材布置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场地器材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前奏,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前提。场地器材的安排是否合理、新颖,是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建立快乐氛围的前提,是小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动作要领关键。

2.如何激发、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兴趣

2.1教学方法要儿童化、兴趣化和游戏化

2.1.1.儿童化

儿童化教学就是要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体育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完成体育课 的教学任务。儿童是以机械记忆和形象思维为主,教学活动中,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儿童的 本性往往毫无保留地反映在体育课中,体育教师应懂得儿童的心理特征,按照童心、童愿和童颜组织体育教 学,才能防止体育教学的成人化。要防止单纯技术传授。有些体育教师把现代竞技运动中的先进技术充实 到小学教学中,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但必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看这样做是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切 勿单纯以技术掌握程度来评定教学的好坏。

2.1.2 兴趣化

体育教学的兴趣化可以给儿童以情绪的满足,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 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手段要多样化,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 往往由于较长时间练习某一个动作而感到枯躁,教师可采用游戏法和比赛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此外,还应做到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准确的动作示范,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化、兴趣化,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使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

2.1.3.游戏化

小学体育教学中很好地运用游戏教材,充分发挥游戏教材的教育因素,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有重要的意义 和作用。游戏具有趣味性和竞争性,对小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体育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体育教材之一。体育 教师应适当地采用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在课的开始和结束阶段,采用游戏法对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 极性,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课的顺利进行。小学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是兴奋占优势,抑制能 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单调的练习容易产生疲劳,因此,要采用变换游戏方法,加深形象化教学,使每一个 游戏都能吸引住学生。通过游戏,提高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是小学体育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2.2教学内容要多样化

教学内容要多样化,才能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如一次我在上一年级的体育课时问道一位同学:你喜欢体育课吗?没想到回答是那样痛快:不喜欢!问:为什么?答整天一二一、一二一的,要不就是立定跳远。过了半年后问她是否喜欢体育课时,答:喜欢!又问:你为什么喜欢呢?答:好玩,玩的内容多。所以我们在教学时不能抓住一个教学内容不放,教学内容要多样化。无论从场地的布置、学生活动的队形、活动内容以及组织手段形式等方面,都要根据不同的课时内容,因地制宜的为学生创设一种富有激情、新颖的外界条件。如走步练习比较枯燥可采用拍手走、两臂加动作的走、前脚掌着地的走、听音乐走等多种形式,来完成走步的教学任务。学生正当的欲望得到满足就能集中思想和注意力很好地学习下一项内容。

2.3师生之间建立和谐的气氛

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首先,必须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①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师生间无时不在进行着微妙的情感交流,学生的情感自始至终都伴随着教学的各个阶段。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表情;或一个眼神,一句话都直接影响和谐的气氛。如学生畏惧新动作或练习动作失败时,教师要用亲切的语言,信任的目光,反复的示范去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找出症结所在,增强他们完成的动作的信心。当他们完成动作稍有进步进(即使是失败的)都要及时给予肯定,那怕是点点头,学生的精神上都会感到满足,提高他们上体育课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当然,②和谐的气氛并不意味着不要上课的严肃性,二者是统一的,有着密切的联系的。良好的组织纪律是组织教学的前提,而和谐的气氛则是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要努力创造和谐的气氛,让学生在心情舒畅中上好体育课。

2.4.正确地运用激励语言

体育教师的教学语言生动有趣,幽默动听,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欢快、喜悦的情绪,使学生精神振奋,课堂随之呈现活跃和谐的乐学氛围。比如教一年级学生单跳和双脚跳时,新入学的学生不明白什么是单脚跳和双脚跳,在进行教学时,就要做一个形象地比喻——一只小羊河边喝水,突然有一只狼从后面出现,这时小羊会干什么这时同学们会异口同声地回答跳过河。这时老师再讲单脚跳和双脚跳的动作要领解不仅能使学生对教师所描述技术动作有深刻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始终兴致勃勃地处于追求知识、锻炼身体的积极状态。教师再给予肯定和赞扬动作做的非常漂亮有力度借以激发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认真上好每堂体育课。

总之、培养和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是上好体育课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掌握他们的心理活动,有目的地去激发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以更好的教育方法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论文作者:陈计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5年第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6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论文_陈计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