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管理会计实务调查报告_管理会计论文

中国管理会计实务调查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调查报告论文,中国论文,会计实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导论

会计作为一门商业性的语言,使得管理会计信息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和商业的发展中起到很大的作用。目前中国的企业需要利用现代管理会计技术以提供相关的、及时的和准确的会计信息,并以此来改进中国企业的经营业绩。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提供中国管理会计实务的调查结果,并与日本和美国所进行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

二、调查问题与数据收集方法

1.本次调查研究包括以下十个问题:

(1)中国企业的整体战略、竞争力量及在战略制订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2)中国企业管理会计系统的重要职能;

(3)中国企业管理会计系统职能的有效性;

(4)中国企业成本会计系统的重要特征;

(5)中国管理会计系统在短期决策中的主要用途;

(6)中国企业在长期资本预算的决策中使用的技术和方法;

(7)中国企业标准成本核算运用的现状;

(8)中国企业采用的管理控制技术和方法;

(9)中国企业使用的管理会计系统与美国和日本企业的差异;

(10)区域因素、企业规模和所有权结构对中国企业管理会计实务的影响。

2.数据收集方法

我们认为企业的总裁最能了解其所在企业的成本核算实务,所以我们向中国500家企业总裁邮寄了调查问卷。总共收回188份调查问卷(回收率37.6%)。其中有13份回收的调查问卷不完全,因此有效的回收调查问卷为175份(真正的回收率35%)。

在问卷的回答者中,他们平均在其所在的现企业的工作时间为12.19年,其中时间最短的为1年,时间最长的为39年;他们在目前职位上平均工作时间为6.77年,时间最短的为1年,时间最长的为31年。据此,我们可以确信,回答者能够向我们提供有效的信息。由此判断调查结论是基本可靠的。

三、调查结果和结论

1.中国企业的整体战略、竞争力量及在战略制订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调查显示中国49%的企业采用低成本战略,而有51%的企业采用差异化战略。根据波特的五竞争力量,其对中国企业的影响程度从高到低排序为(积分为1的影响最小,积分为5的影响最大):竞争对手的威胁(3.69)、对供应商的谈判能力(3.24)、购买者的谈判能力(3.05)、潜在加入者的威胁(3.04)、替代者的威胁(2.65)。影响企业战略制订的三大因素为:产品产量(4.38)、行业价格/成本结构(3.91)、市场份额(3.82)。其它次要的因素为:市场规模(3.69)、原材料供给(3.68)、经济规模(3.39)、能源的可获性(3.38)和市场细分(3.17)。

2.中国企业管理会计系统的重要职能。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管理会计系统中五个最重要的职能为:(1)支持企业利润增长和改善资源管理(3.99)、(2)确定在不减少竞争优势的前提下节省成本的机会(3.84)、(3)激励和便于管理阶层利用成本和管理会计系统的数据及时采取行动(3.83)、(4)确定真正的产品利润边界(3.82)、(5)帮助获得重要的竞争优势(3.68)。

3.中国企业管理会计系统的有效性。表1同时也表明,目前中国管理会计系统中,最有效的职能为:(1)支持企业利润增长和改善资源管理(3.85)、(2)确定真正的产品利润边界(3.81)、(3)确定在不减少竞争优势的前提下节省成本的机会(3.72)、(4)激励和便于管理阶层利用成本和管理会计系统的数据及时采取行动(3.70)、(5)在谈判和定价中树立自信心(3.69)。有效性最差的三个职能为:(1)识别现有成本和管理会计系统的弱点(2.90)(2)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提供企业销售与管理费用情况(3.08)、(3)进行外购决策(3.26)。

4.中国企业成本会计系统的主要特征。表2-1表明44%的企业采用分批法,而30%的企业采用分步法。65.9%的企业区分固定和变动制造费用成本。表2-2表明绝大多数的企业采用全厂制造费用分配率(43.18%)或者部门制造费用分配率(47.08%)来分配制造费用。表2-3表明中国企业最广泛采用的成本动因是:(1)总额、(2)直接人工小时、(3)直接材料成本。总的来说,中国的管理会计系统需要转向更准确和更有用的作业成本核算系统。

5.中国企业管理会计系统在短期决策中的主要用途。在短期决策中,表3-1说明55.4%的企业使用确定线性本量利分析模型,而31.4%的企业在短期决策中没有采用本量利分析。表3-2表明本量利分析的两个最主要的应用领域是:制订销售目标(26.7%)和定价决策(25.8%)。表3-3表明成本和供应商的可靠性是在进行制造/购买决策时优先考虑的两个因素。

6.中国企业在长期资本预算的决策中使用的技术和方法。中国企业在长期资本预算决策普遍采用回收期法(26.5%)、净现值法(19.4%)和盈利指数法(18.2%),而较少采用内含报酬率法(5.3%)和平均会计回报率法(4.18%),尚有26.5%的企业采用别的方法进行资本预算决策。同时90.6%的中国企业在制订资本预算决策中考虑到了风险因素。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企业普遍具有较强的风险意识,这一点对中国企业进行资本市场的运作更为有用。

7.中国企业标准成本核算运用的现状。调查结果说明中国63.4%的企业采用标准成本核算方法;52.9%的企业把他们的激励系统同标准成本核算方法结合在一起。标准成本核算方法主要应用于成本控制(4.13)和行为评估(3.91),其它的两个次要的应用领域为:成本存货(3.09)与簿记(2.89)。54.6%的企业在必要的时候修改他们的标准成本。但是修改的频率是不一样的。其中较多的企业在一年或一年内修改它们的标准成本,但也有5.0%的企业从不修改它们的标准成本,而有17.0%的企业在材料或技术发生变化时修改它们的标准成本。

8.中国企业所采用的管理控制技术和方法。表4是管理控制技术的使用调查结果。表4-1表明目标利润(72.6%)是评估部门经理业绩的最主要的财务指标。表4-2指出间接费用分配的两个最主要的标准是因果关系(41.4%)和公平原则(37.6%)。表4-3指出成本加成法(29.8%)和实际或标准全部成本法(23.8%)是中国企业普遍采用的转移定价方法。表4-4表明33.7%的企业采用长期业绩计划。与此同时,55.6%的中国企业在必要的时候修改他们的营运预算,而30.65%的企业则没有修改。

9.中国企业所使用的管理信息系统与美国和日本企业的差异。有关在美国和日本所进行的调查包括:Cohen & Paquette(1991),Cress & Pettijohn (1986),Kim & Song(1990)进行的成本会计系统调查;Grant Thornton(1992)进行的短期决策制订调查;Kim & Song (1990),KlammerEt.Al(1991)&Sangster(1993)进行的资本预算调查;Bailes & Assada(1991),Cress & Paquette(1991)&Yosikawa Et.Al(1989)进行的营运预算调查;Cohen & Paquette(1991),Gaumnitz & Kollaritsh(1991)进行的标准成本核算变量调查;Bailes & Assada(1991),Duangpoly & Gray (1991),&Scarrough,Et.Al(1991)进行的业绩衡量方法调查,Tang(1992)进行的转移定价方法调查。

表5表明,绝大多数的中国企业(44%)使用分批法,而绝大多数的日本企业(62%)则采用分步法。美国在采用这两种方法上没有太大的差别。美国区分变动和固定成本的企业所占的比例最高,为82%;采用全厂制造费用分配率来分配制造费用的中国企业所占的比例最高,为43%。在这三个国家中,最主要的成本动因是直接人工小时或费用,这其中又以日本的比例为最高(82%),美国其次(62%),最后是中国(29%)。

从本量利分析上来看,46%的美国企业并没有采用该方法,而中国(29%)和日本(16%)却极少有不采用该方法的。从资本预算方法的比较来看,三个国家都把回收期做为最主要的方法,可是次要的方法则不一样:中国为净现值法;美国为内含报酬率;日本为会计回报率法。

从管理控制技术的比较来看,标准成本核算方法在中国和美国得到最广泛的应用,而在日本则少有采用。其中的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一些日本企业采用目标成本核算方法或Kaizen成本核算方法。多数的美国和日本的企业每年至少修改他们的标准成本一次,而在中国只有18%企业这样做。中国把目标利润作为衡量部门经理业绩的最主要的指标,美国则是投资回报率,日本是销售回报率。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这三个国家的文化和商业实务的差异。美国和日本把市场价格作为最主要的转移定价方法,而在中国则是成本加成法。

10.区域因素、企业规模和所有权结构对中国企业管理会计实务的影响。从中国过去20年的经济改革和发展看,我们认为,不同地区、不同规模和不同所有权结构的中国企业对中国管理会计系统重要职能的重要性有着不同的理解,同时对中国管理会计系统职能的有效性方面也有不同的认识。

沿海与内陆地区的企业对在谈判和定价过程中树立信心(沿海:3.81;内陆3.43)和识别现有成本和管理会计系统的弱点(沿海3.18;内陆:2.83)两项管理会计系统的重要职能的重要性有理解上的差异;大企业与小企业对在谈判和定价过程中树立信心(大企业:3.89;小企业:3.39)、识别真正的产品利润边界(大企业:3.99;小企业:3.67)和确定外部市场价格和内部转移价格(大企业:3.62;小企业:3.02)三项管理会计系统的重要职能的重要性有理解上的差异;国有和非国有企业只对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国有企业:3.31;非国有企业:3.92)这一项管理会计系统的重要职能的重要性有理解上的差异。

沿海与内陆地区的企业对在谈判和定价过程中树立信心(沿海:3.84;内陆:3.52)和识别真正的产品利润边界(沿海:4.00;内陆:3.74)两项管理会计系统的重要职能的有效性有不同的认识;大企业和小企业只对在谈判和定价过程中树立信心(大企业:3.86;小企业:3.54)这一项管理会计系统的重要职能的有效性有不同的认识;国有和非国有企业对管理会计系统重要职能的有效性的认识是一致的。

四、总结与结论

本研究提供了对中国管理会计实务的实证描述结果,并与美国和日本管理会计实务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

调查结果描述了中国企业的战略、竞争力量和在战略制订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同时表明目前中国管理会计主要应用在以下五个有用的领域:(1)成本会计系统、(2)短期决策的制订、(3)资本预算、(4)标准成本核算、(5)管理控制。另外,我们还把中国的调查结果同以前美国和日本的调查结果进行了比较。本文同时也指出由于区域因素、企业规模和所有权结构的差异使得中国企业管理会计系统的重要用途有不同的认识。

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正在发展中的市场。现在世界上很少有那一个国家的经济能象中国的经济和商业系统一样,能够获得如此浓厚的兴趣。巨大的机会存在于与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体系有所不同的市场领域。世界上许多有声望和力量强大的企业同时也证实了这种潜在的市场的重要性。本研究的结果将帮助跨国企业的经理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的企业、更好地理解中国企业的管理会计和中国企业的控制系统。另外,这些结果将对那些愿意与中国企业进行合资经营的外国企业更好地在中国进行管理有所帮助。

标签:;  ;  ;  ;  ;  ;  

我国管理会计实务调查报告_管理会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