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当以预防为先论文_贺清荣

班级管理当以预防为先论文_贺清荣

湖北省当阳市河溶初级中学 444100

据《史记·鹖冠子》记载,魏文王问扁鹊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王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扁鹊三兄弟治病”的故事虽区区不足百字,但细细品味,却有高深的含义在里面:事后补救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预防,防患于未然才是最高境界。

班级管理就如同治病,何尝不是一个道理?“扁鹊三兄弟” 治病的做法,对我们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大有启迪:我们班主任必须采取预防教育为主的方法,及时捕捉不良苗头,最好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一、“治班”有术

一个班几十名学生,家庭情况、成长环境、学习基础、自身素质各不相同,性格特点各有差异,而且还是一个个变化中的个体。仅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班主任就应对全体学生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而且对大多数学生的性格特点熟烂于心。除此之外,我们平时还应勤于观察,通过细节捕捉第一信息。比如,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状况、情绪表现、答题的正误和角度、作业的质量和速度,在课外活动及大型活动中观察学生的活动能力、意志品质、个性倾向、人际关系、集体观念及思想动态。我们不仅要勤于观察,而且目光要敏锐,能从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甚或是极微小的情绪变化上感知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态,把握偶发事件的苗头,及时采取针对性教育和防范措施。而“治班”要有术,就是班级管理的方式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解决问题的办法要有针对性。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要有集“扁鹊三兄弟”本领于一身的能力,甚至应有比“扁鹊三兄弟” 更厚实的底气和魅力,才能胜任班级管理工作的重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因“症”施治

当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心灵和学业出现问题前,我们班主任应像“大哥”那样,有较敏锐的洞察力,提醒学生防微杜渐,“治病情于发作之前”;当学生的心灵受到侵蚀和学业受到影响时,我们班主任应像“二哥” 那样,“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施展妙手给学生“症治”,而非“诊治”;而当极个别学生身上出现陋疾时,我们班主任更要有像“扁鹊”那样具备“起死回生”之术,下重手,动真格,手到病除,达到惩治一个教育一片的效果。当然,这最后的“起死回生”是下下策,万不得已而为之。我们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千万不要等学生“病人膏肓”后才着手“诊治”。若是等到学生错误已经发生或者蔓延才寻求弥补措施,可谓“亡羊补牢,为时晚矣”。

三、防患于未然

正如古人所言: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又如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少班主任整天两眼一睁忙到熄灯,陷入了没完没了的班级事务之中,弄得人劳心劳神,其根本原因是不注重班级管理策略,疏于事前预防,累在事后补救上。所以,我们班主任应学习“大哥”的做法,重视班级工作的事前预防。我们班主任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引导、引领、引路上,将学生易犯的各种错误、毛病都消灭在萌芽状态。如果等到事情发生了才去寻求解决的办法,等到坏习惯养成了才去寻求矫正的方式,往往会失去最佳的教育时机。因此,我们班主任要见微知著,未雨绸缪,练就一双慧眼,具有敏锐的判断力和预见一些潜在问题的能力。学生犯错事前百分之一的预防,胜过到时候百分之九十九的惩治。

“一分预防胜过十分治疗”。生病后再吃药,总会经历伤痛。我们不能总是等问题出来时才去解决、反思,再好的解决办法也比不上问题不发生。因此,我们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勤用“显微镜”查问题,多用“放大镜”看危害,早用“多棱镜”找根源,常用“望远镜”看发展,做到防患于未然,进而因“症”施治。我想班主任工作应是如此。

论文作者:贺清荣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1月总第19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

标签:;  ;  ;  ;  ;  ;  ;  ;  

班级管理当以预防为先论文_贺清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