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地区城市风景园林中的植物搭配与造景论文_曾飞瑜

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国土城建和水利局 528000

摘要:随着国内外植物的引种和推广应用深入,城市绿地中可供选择的植物种类越来越丰富,不同时令植物配置形式,能构成多样化的园林观赏空间,造成不同的景观效果,为城市景观增色添辉。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植物,是绿地景观营构成功与否的关键,通过岭南地区不同时令花色的植物搭配,使城市景观呈现不同的绿地风格,创造不同意境,做到四时景致各异。

关键词:生态性;园林;绿地;景观

风景园林景观包含建筑、水体以及地理地形等内容,这些部分构成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风景园林景观。而在风景园林中,园林的植物又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为岭南气候、环境、文化的独特性,造成岭南园林植物自带独特的属性,不同季相变化丰富多元的色彩与完美设计的整体姿态使岭南的风景园林更具灵动性。由于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人在物质条件优越的同时,也把关注焦点集中到了环境保护和维持生态平衡上,而城市植物景观可以带来大量的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因此因地制宜、注重城市园林植物季相变化对岭南园林城市植物景观的关注度逐渐加深。

1.建设岭南特色的生态园林

当前各国现代园林发展的趋势是向着自然化、森林化、人文化方向发展,而园林设计的中心就是人在自然中生活,自然更贴近人。认识到植物生态环境的存在与发展是人类文明的标志,这样以研究人类与自然间的相互作用及动态平衡为出发点的生态园林设计思想便开始逐步形成并迅速扩张。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如互惠共生、化学互感、生态位、物种多样性和竞争等作用)为指导而建设的绿地系统。岭南地处亚热带地区,园林植物具有浓厚的热带性、乡土性和地域性。在此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具不同生态特征的植物能各得其所,从而可以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养分和水分土地空间等环境资源,彼此之间形成一种和谐有序、稳定的关系,进而塑造一个人类、动物、植物和谐共生、互动的生态环境。随着城市园林建设的迅速发展,植物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人们有了进一步认识。建设生态园林是园林发展的必然方向,通过对传统岭南园林的研究可以发现,岭南传统园林中通过模仿自然生态景观与艺术加工,创造出既美丽又具有降尘、降噪、放出氧气等多种生态功能的园林景观。一些具体的做法,如在园林中减少小品、道路、广场等,以本土植物造景为主,增加群落景观在园林中的应用。

2.风景园林中植物造景规划设计的路径

2.1分析现状阶段

在植物景观的设计规划中,对现有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是其中最为核心的基础部分,对现状的分析可以有效确定植物景观的中心立意,在植物景观设计中起到引领的作用。而现状分析所达到的深度及广度是决定后续工作是否能高效顺利进行的关键,因为现状的分析可以明确景观的立意,而这正是对园林景观最为重要的核心所在。现状分析阶段的具体内容为资料的掌握收集、现场的研究和周边环境的考察,通过对这三部分的分析完成园林现状分析工作。收集资料主要指的是对所属场地的地域性植被分布、地方性城市绿地规划、地方志中所涉及到的植物典故与古树名木、当地地质、水文、土壤、气象的基本概况等方面的资料进行收集。

现场调研主要指的是收集场地信息的过程,包含的内容有水文、地形条件以及植物资源等。在水文方面必须要对场地内植物生长所需水质情况、水源的容量及位置、水源流域面积和流动方向、洪水水位以及年度洪水循环周期等内容进行详细的了解,这些对选择植物种类有着直接的影响。植物的分布和种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地形决定的,对场地内明显与植物景观有关系的山脊山谷分布、坡向、坡度等地形情况进行了解;对现场内的植物资源进行调研主要包含植物体量和种类。评估树木寿命、生长状况,评价树木的养护要求、病虫害的敏感程度。在对植物景观进行规划设计之前,不仅要熟悉和了解场地的基本情况而且对于城市绿化用地情况也要全面掌握,例如苗木在苗圃用地中的情况、城市中不同类型绿地的概况、城市的整体绿化面貌等,从而为准确掌握规划用地特征提供便利。

2.2设计方案阶段

园林景观设计方案的确定主要是深化和调整概念规划阶段内容的过程,必须要从宏观规划的层面逐渐深入到设计层面。园林设计师务必要对景观设计有着全方位的了解并完全熟悉设计规划的内容,只有做到以上两点,园林设计规划才能进入设计方案阶段。方案设计主要是在完整的植物群落内围绕植物本身特性进行的设计,这里植物方案设计主要分为空间设计、植物选材设计、色彩设计部分。其中空间设计主要是对人类视线、景观功能以及植物具体规划进行分析,通过这些角度的研究,将整体园林景观体系分成面积不同的疏林区、密林区以及草地集中区。在植物的种类方面,主要以亚热带的多年生常绿植物为主,以蓝绿色的植物景观作为岭南园林的背景色,通过假山、石头、水体的点缀,以及大红花、红背桂等红色系列的观叶植物和红花植物为主,少量使用一二年生花卉(如图1所示),但是在城市园林景观中,则会大面积使用色彩鲜艳的时花。

图1 岭南风景园林工程中的植物配置与色彩搭配

3.应用生态美学理论指导城市园林建设

生态园林美学,是研究以人为本的现代城市生态风景园林多维空间艺术景观造型的审美特征和审美规律的一门多边科学。中国风景园林是多维空间的艺术造型,有史以来就始终坚持在以讴歌自然、推崇自然美为特征的美学思想体系下求发展,以期达到“虽由人作”却“宛如天成”之审美、游览、环保效果。强调艺术美与自然美,形式美与内容美之辩证统一,以艺术为手段,以展示自然美为目的;以形式美为框架,以内容美为核心,力求体现不是自然却胜似自然的生态效益和人文景观。强调动静结合,静中寓动,动中求静,静态景物中有动感,动态事物里蕴藉着无限清幽纯朴的静谧之趣。强调远与近、大与小、明与暗、露与藏的对比,烘托、借衬,更注重疏与密、高与低、俯与仰的搭配,尤重林冠线的变化和色彩调配。强调以植物组景为主,并追求色相与季相变化,特别注意追求形象美、层次美、风韵美。强调景物之间的相互借衬与烘托,并注重外景的亲和、融合、呼应、渗透。在实践工作中,应充分发扬光大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美学观点,加以继承创新和发展。

4.景观的生态设计

岭南地区的城市绿地景观的规划设计要做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风格多样,量力而行”。结合和保护岭南的传统文化,保留城市自然环境、人文资源、民俗风情,改善城市人文环境,创造有地方特色的城市风格和城市个性。能否体现岭南地区城市地方特色是绿地规划是否成功的关键,地方特色越强,留给游客的印象就越深刻,地方特色主要表现在对地方的原材料、艺术风格与文化内涵的整合运用上。绿化配置应优先选择乡土树种,保持有地方特色的植被,适当引入优良的植物品种,增加五种的多样性,并按照生态、景观、游憩的要求,细化绿地的功能分区,合理构建园林植物群落。建设绿化景观大道、主题公园、生态居住小区等城市不同形式绿地景观,继续保持岭南园林的风格和特色,体观以人为本的思想,最大程度地满足居民对绿地的需求,保证城市绿地系统的开发,让市民亲近绿地,保障资源共享和社会公平。

结论

21世纪是注重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时代,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绿化的综合效益即生态效益,这就推动植物造景朝着更为生态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巧妙地充分利用岭南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质地进行构图,并通过植物的季相及生命周期的变化,构成一幅活的动态构图,来表现植物造景的艺术化。它是园林空间的弹性部分,极富变化的动景,丰富了城市植物景观的色彩和层次,增添了岭南城市的生机和野趣。

参考文献:

[1]麻广睿.植物园发展与更新规划[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9.

[2]金晓雯.园林建筑小品人性化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6.

[3]杨庆绪,蒋三登,张运德,等.园林建设志在环境友好绿化发展重在资源节约[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7(7).

[4]郦文俊.园林景观栽植中的植物色彩设计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8(2).

[5]邢福武 岭南园林植物的特点 中国风景园林网,2009

论文作者:曾飞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  ;  ;  ;  ;  ;  ;  ;  

岭南地区城市风景园林中的植物搭配与造景论文_曾飞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