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产业发展研究_乙烯论文

中国石化产业发展研究_乙烯论文

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工业发展论文,石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石化工业是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各种油品、基本有机原料、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以及化肥等多种产品的跨能源和原材料行业的重要基础工业,主要包括炼油工业和以乙烯为代表的石油化学工业两部分。石化工业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石化工业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石化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中国石化工业起步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真正全面发展是从70年代初期开始,引进了30万吨乙烯及配套的高压聚乙烯/聚丙烯和丁二烯抽提等装置,在北京燕山石化公司落成,接着又先后引进了4套石油化纤项目在上海、辽阳、天津和四川建成投产,以及13套合成氨项目在全国各地投产运营。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缩短了中国石化工业与世界水平的差距。

80年代,中国石化工业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经过第六、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先后在大庆、齐鲁、扬子和上海扩建和新建了4套30万吨乙烯工程;在镇海、乌鲁木齐和宁夏新建了3座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的大型化肥工程;在上海石化和江苏仪征完成了两套大型合成纤维工程;同时还新建和扩建了一批港口、储运等基础设施。特别是中国石化总公司1983年成立后,打破了石化行业条块分割、分散管理等不利于集中力量加速石化工业发展的传统体制,充分发挥集团化的联合优势,在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石油资源,发展深度加工和深综合利用,推进油、化、纤、肥一体化发展,积极利用国外资金、资源,建立广泛的国际合作,推进科技进步等方面有了较大的进展,使中国石化工业的整体实力大大增强。

进入90年代,中国石化工业加快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步伐,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加大了技术改造的力度,扩能改造了燕山、大庆、扬子、齐鲁等石化公司的乙烯装置。与此同时,基本建设也有了一定进展,先后建成了一批石化项目,如福建250万吨炼油厂,茂名和吉林两套30万吨乙烯工程,北京、中原、独山子、天津和广州等5套14万吨乙烯工程,辽阳20万吨聚酯和7.5吨PTA工程,安庆5万吨腈纶工程,乌鲁木齐、九江、兰州等3套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工程。

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中国石化工业已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具有相当规模的工业体系,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为石化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到1995年底,全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已达到2.07亿吨(不含外销能力150万吨),仅次于美国(1993年7.57亿吨)、独联体(4.92亿吨)和日本(2.4亿吨),居世界第4位,其中,中国石化总公司1.65亿吨,占全国总加工能力的80.9%,在世界各大石油公司中,仅次于壳牌和埃克森,已上升到第3位;全年向市场提供的汽油、煤油、油、润滑油四大类油品达7128万吨,其中中国石化总公司5916万吨,占全国总量的83%;拥有炼油厂64家,其中中国石化总公司经营的大中型炼油厂34家,年加工能力14340万吨;中国石油和天然气总公司和地方经营的中小型炼油厂30家,年加工能力3420万吨;炼油厂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500万吨以上的大型炼油厂年加工能力占全国总加工能力的40%以上,数量已达17个,其中最大规模为950万吨。到1995年底,现有和在建的乙烯装置共18套,其中30万吨规模以上的乙烯装置5套,乙烯生产能力总计达296万吨,产量239万吨,其中,中国石化总公司生产能力达240万吨,占全国生产能力的81.4%;乙烯生产包置平均规模达到23万吨;三大合成材料的生产能力,合成树脂583万吨,合成橡胶51万吨,合成纤维234万吨,烷能苯生产能力16.5万吨。

(二)石化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中国石化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目前石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还较小,石化产品的人均占有率还较低,整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也有较大差距。中国石化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自给率低,产品仍需大量进口。

近十几年来,由于国产石化产品不能满足需求,有相当一部分产品要靠进口弥补供需缺口,且进口量在不断增长。1995年,中国原油产量约占世界总量的3.7%,乙烯占3%,合成树脂和塑料占2.9%,合成纤维占8.6%,合成橡胶占3.6%,石化产品产量的综合水平约占世界的3%,进口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有机原料和合成洗涤剂原料等五大类石化产品折合成乙烯量占乙烯消费量的40%左右。

2.产品质量低,品种单一,低档产品多。

与国际水平相比,石化产品的品种和质量还有很大差距。产品质量低,差距大,在炼油企业表现尤为突出。从汽油看,质量、品种基本上还处于发达国家50-60年代水平,主要表现在:一是辛烷值低。国外先进国家普通汽油辛烷值一般在90(RON)以上,优质汽油在96(RON)以上,例如,日本无铅汽油辛烷值为96(RON),普通汽油辛烷值标准规定为89(RON)(实际上都在90以上)而中国汽油辛烷值明显偏低,国外已经不再生产70号(MON70)汽油,中国1995年70号汽油的比例仍高达50.6%,90号汽油占42.0%,93号以上汽油仅占汽油总量的7.4%。二是含铅汽油多,乙基液消耗大。80年代初日本已经淘汰加铅汽油,90年代初美国也已禁止销售加铅汽油,欧洲、亚太地区正在向无铅化迈进,中国加铅汽油的比例仍高达41.87%,特别是90号汽油,含铅汽油比例占50%以上,每年消耗四乙基铅溶液2.6千吨以上。从其它油品看,轻柴油一级品以上比例不到60%,中高档润滑油的比例不到总量的50%。美国多级汽油机油已达80%,日本接近100%。多级柴油机油美国和西欧分别达到55%和75%。而中国石化总公司1995年SC、CC级以上的中高档润滑油平均比例只占总量的49.4%,而且基本上是单级油,基础油和添加剂都明显存在差距。

品种单一的问题在石化产品中表现较突出。中国聚烯烃装置引进和自主开发的牌号合计有800多个,每年实际生产的牌号只有20%左右,中国石化总公司聚烯烃装置拥有树脂牌号351个,累计生产过的牌号只有129个。而美国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和聚丙烯,每类产品都有300-500个品种;日本统计的14家塑料厂,高密度聚乙烯有793个牌号,低密度聚乙烯有2540个,聚丙烯有9169个牌号。精细化产品是石化工业中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其显著的经济效益使国际上各大石化公司投入巨资研究和开发生产,一些大公司要投入比规石化产品高出倍以上的研制费用来开发精细化工品,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与之相比,目前中国的投入很有限,加之基础薄弱,精细化工产品中,技术含量高、档次高、附加值高的产品不多。

3.产品结构不合理。

产品结构问题主要体现在乙烯与基本有机原料、乙烯与三大合成材料之间以及三大合成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从三大合成材料之间的比例看,在国外发达国家三大合成材料之间的比例结构中,塑料所占的比重量大,到1990年就已经超过80%,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5-8.9%和15.2-8.5%,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三者的比例,美国和1日本分别为1∶0.10∶0.08和1∶0.11∶0.11,尽管中国三大合成材料的产量以塑料为最多,但仍未超过60%,三者的比例为1∶0.62∶014,塑料供需矛盾很大。从乙烯与基本有机原料、乙烯与三大合成材料之间关系看,乙烯和芳烃产品供给不足是制约三大合成材料和有机原料发展,导致石化产品供需矛盾突出,自给率低的重要原因。

4.综合利用水平低,加工深度浅。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原油加工深度浅,利用率低,目前全国炼厂生产各类重油约2900万吨,占原油加工总量的20.3%,有的石化企业自用和出厂重油总量占到原油加工量的40%,资源利用很不合理。与国外相比差距还很大,美国1994年重油产率只有7.3%。二是石化企业油化结合不够。从石化产品上下游生产能力平衡角度看,普遍表现为下游装置开工率和负荷率较低,加上中间储存能力不配套,造成下游能力过小而限制了上游能力的发挥。三是下游深加工不够。在石油裂解制取乙烯的过程中可得到多种裂解产产物,但目前中国即使是大型石化企业,也只有碳二、碳三及一部分碳四和裂解汽油得到了利用,碳五及碳九以上的高碳裂解产物大部分作了燃料。一套以轻油为原料的30万吨乙烯装置,裂解产物得到加工和用的大约只有55%。

5.装置规模小,规模经济水平低。

中国无论是炼油装置还是化工装置,其规模与国外规模经济水平相比,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国外最大的炼油厂规模已超过3000万吨/年,原油加工单系列规模最大的已达1250万吨/年。而我国最大炼油厂的规模只有950万吨/年,单系列规模最大的仅为500万吨/年,平均规模只有180万吨/年,其中50万吨/年以下的小炼油厂占全国炼厂总数的62%。乙烯装置规模是一个国家石化工业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1990年美国乙烯总生产能力为1819.4万吨,共有44套装置,规模最大的为72.5万吨,平均规模达到41.3万吨;日本、西欧乙烯装置的平均规模分别为37.3万吨和32.7万吨。国外目前新建和扩建的55套乙烯装置中,3套装置的规模在30-50万吨之间,有4套装置在50万吨以上,规模小于10万吨的装置只有1套。中国乙烯装置除5套30万吨及个别45万吨装置外,其他装置的规模均为十几万吨及以下,到1995年底形成的296万吨乙烯生产能力中,中型乙烯占了近40%。在1177个氮肥厂中,大型氮肥厂只有19个,中型氮肥厂58个,其余1100个均为小氮肥厂。其他如塑料、纤维、合成橡胶和主要有机原料的装置规模也都偏小。

5.能源消耗高。

中国石化工业无论是装置能耗还是企业系统能耗,与团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节能降耗的潜力还很大,从企业系统能耗看,1995年中国石化总公司炼油与化工生产的燃料动力总消耗量达到1912万吨标准油,占原油加工量的16.73%。其中,炼油、化工、化纤和化肥各部分的相应数字分别为46.12%37.82%、5.15%和10.91%。从乙烯装置能耗看,目前,全国已烯的综合能耗平均为921万大卡/吨乙烯,中国石化总公司平均达到894.7万大卡/吨,而国外最低的已达420-550万大卡/吨乙烯(石脑油为原料)或550-580万大卡/吨乙烯(轻柴油为原料),Lummus公司以乙烷为原料的裂解装置能耗只有330万千卡/吨乙烯,以石脑油为原料的为500万千卡/吨乙烯,以AGO为原料的为580万千卡/吨乙烯。

7.乙烯原料油结构不合理,利用率低。

乙烯裂解原料结构直接关系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影响到乙烯的收率,原料消耗和能耗等诸方面,最终影响石化企业的经济准备益,据有关资料,以石脑油为裂解原料的乙烯项目要比以柴油为原料的节省原料16%左右,节省投资7%,节省能耗11%,国外先进国家乙烯裂解原料已日趋轻质化,美国乙烯原料构成中石脑油和轻烃占80%以上,西欧占90%,日本占100%,而中国70%以上的乙烯裂解原料为重原料,而且原料供应不够稳定,直接影响装置能力的发挥和效益的积累。

二、 石化工业发展展望

(一) 石化工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方针

中国政府在“八五”期间就已提出了振兴石油化工,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并相继制订了发展规划,具体步骤分为两步:

第一步,在本世纪内,也就是“九五”期间,把全国的炼油能力提高到2亿吨以上,乙烯生产能力提高到500万吨以上;三大合成材料的生产能力达到,合成树脂700-800万吨;合成橡胶70-100万吨,合成纤维350-370万吨;石化工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到7-8%。使石化工业初步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这一步主要是靠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消除“瓶颈”制约,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

第二步,到2010年,把全国的炼油能力提高到3-3.5亿吨,并使乙烯生产能力提高到800-1000万吨,使中国石化工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在规模和技术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除了要继续进行现有企业乙烯装置的改扩以外,为满足国民经济对石化产口不断增长的需求,将要选择在现有基础较好的企业和市场需求相对集中的地区,重点建设一批世界级高技术一体化的大型石油化工联合工程项目,在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建成若干个大型石油化工基地。

为了实现上述国家振兴石化工业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大型、先进、深度、系统、集约”的发展战略方针,并强调必须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首先,从经济体制上,要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此,在经营管理上要逐步实现“集团化、国际化、股份化、多元化”的经营模式。集团化,就是要在各石化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基础上,加强统一规划和协调,在资源、资金、技术、工程建设、对外合作等方面发挥大型石化公司集团化和联合优势,壮大整体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国际化,就是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逐步走向国际市场;股份化,就是要在中国石化总公司进行国家控股公司试点的同时,扩大股份制认点,更多更好地利用国内外资本,促进公司制改革;多元化就是调整产业结构,向石油化工中下游深度加工延伸,同时积极发展第三产业,逐步形成集实业、商贸、金融、科技、工程、信息、咨询为一体的大型多元化经营格局。

其次,在经济增长方式上,由于中国石化工业已有一定的基础,今后的发展首先要立足于现有企业的挖潜改造,提高技术水平,消除“瓶颈”制约,扩大生产规模,按照“低投入、高产出,适时投入、快速产出”的原则,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近儿年的实践表明,依托现有企业的挖潜改造、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一条起点高、投资省、见效快的发展石化工业的重要途径。

(二)石化工业的发展重点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中国未来15年国内对石油产品和石化产品的需求仍以较快的速度增长。炼油行业的发展应放在油气资源的深度加工上,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以乙烯为“龙头”的石油化工要走改造和扩建现有乙烯装置为主的道路。加快油化工业发展的重点应放在:

1.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轻质油收率。

油气资源的深度加工,首先是要增加轻质石油产品,提高轻质油收率,这是优化利用资源,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据测算,原油加工利用中轻质油收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增加10多亿元的经济效益。因此,从现在开始就应严格控制和压缩烧油总量,发展重质油的深度加工,尽快选择合适的地点,扩建和新建一批重油深加工装置。关键是要依靠科技进步,根据原油和渣油的不同性质和企业的加工条件,合理选择加工手段和途径,在炼油的各个工序上特别是在开发重油深加工上进行技术改造与创新。

2.改善油品质量,调整油品结构。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对汽油和柴油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要改进和完善汽油生产技术,提高催化裂化汽油辛烷值,增加催化重整、烷基化、MTBE,异构化等生产汽油高辛烷值组分的能力,减少直溜汽油的比例。对柴油的质量,需要建设一批加氢精制装置。在其他油品方面,应加快开发节能、符合环境要求的各种润滑油和添加剂,提高中、高档品级的比例。与此同时,要优化油品结构。首先要调整轻质燃料与化工轻油、重质燃料比例,优先增产化工用轻油和轻质燃料(喷气燃料和汽、柴油)。2000年化工轻油与轻质燃料的结构比例调整到1:4.5,轻重燃料比调整到4.0:1,柴汽比达到1.4:1。

3.优化乙烯原料结构。

石化工业优化原料结构的核心,是乙烯原料结构的优化。优化乙烯原料结构,使乙烯裂解原料轻质化、多样化和优质化,这对于加快发展烯烃生产和合理利用石油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优化乙烯原料结构,一方面有利于烯烃工业更快发展,主要是提高乙烯收率,降低原料消耗、降低能耗、减少主体装置及配套装置,从而降低乙烯投资和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国内油品消费平衡,同时还有利于社会节能。

乙烯原料结构的优化要进行系统的技术经济论证。可以选择多种优化方案和途径,只要综合经济效益好,就可以进行尝试。根据中国原油偏重、凝析油和气体资源不丰富的实际情况,现有低辛烷值直馏汽油组分可调整作为乙烯裂解原料,同时可通过加工进口轻质原油和增加加氢裂化能力提供加氢馏分油和尾油来增产优质裂解原料。裂解原料的选择不仅要考虑乙烯的收率,还要看联产物的收率和价值,要评价综合效益。

4.适时调整结构,优先发展合成树脂,重视合成材料品种结构的协调。

中国现有三大合成材料中,无论从产品的自给率看,还是从人均产量与世界水平相比,塑料的差距最大,必须优先发展。2000年,合成树脂在三大合成材料中所占的比例应提高到62.5%。

合成树脂的主要品种中,要适当降低聚氯乙烯(PVC)和低压聚乙烯(HDPE)的比例,提高低密度聚乙烯(包括高压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聚苯乙烯(PS)和工程塑料的比例。根据有关资料,到2000年,中国HDPE和PVC在合成树脂中的比例将分别降至9.6%和16.9%;而低密度聚乙烯和聚苯乙烯在合成树脂中的比例可提高到24%和6.5%;合成树脂中聚氨酯、不饱和聚酯、氨基树脂、丙烯酸系树脂及工程塑料等非大宗通用树脂的总量在合成树脂中所占的比例将提高到20%左右(1990年美国为30.3%,日本为29%,德国为52.7%)。工程塑料的发展重点将放在尼龙6、尼龙66和聚碳酸酯上,尤其要发展性能、成本介于工程塑料和通用塑料之间的过度性塑料ABS。工程塑料(不包含ABS)在合成树脂中的比例应提高到目前世界平均水平。

合成纤维长短丝品种的结构比例 可基本保持稳定,2000年维持在47:53左右。合成纤维品种中,聚酰胺纤维和聚丙烯腈纤维的比例应有所提高。到2000年,涤纶、腈纶的比例应予以调整,最终使涤纶纤维和其它合成纤维品种的比例大约为1∶1。要大力开发新品种,增加合成纤维差别化品种,向差别化、功能化方向发展,2000年差别化率达到35%,总体接近国际水平,聚酸非纤应用率提高到20%左右,接近世界1990年22.6%的平均水平。为此,要大力开发丙烯腈、环氧乙烷和芳烃生产技术,两步法水相聚合生产腈纶技术及差别化、功能化纤维等技术。

合成橡胶产品总量中,丁苯橡胶和顺丁橡胶的产量之和,到2000年应占到70%左右,丁苯和顺丁之比达到1.3-1.:1.目前尚属空白的丁基橡胶和乙丙橡胶,2000年在合成橡胶总量中的比例应分别达到6-7%以上。同时要开发生产溶液于苯、乙烯基聚丁二烯、热塑性弹性体等多种产品,使生产高抗冲聚氯乙烯专用的低凝顺丁橡胶的产量和质量满足要求。

合成材料向中下游延伸的重点是发展产品深度加工,实现通用产品差别化,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加快专用化工产品的发展,并适当发展合成材料加工制品,如聚烯烃专用料、高档包装材料、农用薄膜、汽车用塑料和橡胶制品、建筑用合成材料等。

5.推进油、化、纤、肥一体化。

炼油和化工整体结合仍然是今后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的重点。为此,按照石化工业“大型、先进、系列、集约”的发展战略方针,要在现有企业中,新建一批世界级的、高技术的、油化纤肥一体化的大型石化项目,在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建成若干个千万吨级炼油和百万吨级乙烯的大型石油化工基地。大型乙烯项目应安排在沿海、沿江和交通运输条件好,水资源充沛的消费地区,逐步向炼油——石油化工联合企业发展,今后原则上不应再审批以油为原料的中型乙烯项目,除非个别确有油田轻烃或炼厂气资源而运输又不便的地区。对于10万吨以下的乙烯项目,由于能耗大、成本高,效益差,在新建和扩建项目中不能再考虑,应逐步转向综合利用大厂的副产品进行加工或生产为大厂服务的化学品,以求得生存和发展。

三、加快发展石化工业的政策与措施

1.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提高投资效益

石化工业是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数额巨大的资金来支持其发展,但目前石化企业资金短缺,很难保证投资的强度,国家应实行投资倾斜政策,要特别强调投资的集中和投资的强度,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最能发挥经济效益的地方。这就需要不断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建立高效、灵活的投融资体制,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充分调动中央、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通过地方之间的联合、发行债券、股票、现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等多种形式筹集资金,使分散的资金聚集起来,集中投资,形成规模优势。自1993年以来,石化行业部分企业已先后进入国内国际资本市场。上海石化公司、镇海炼化公司在1993平和1994年先后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和生产经营都取得了成功。还有部分企业通过局部改组进入国内资本市场。今后,还要稳步推进股份制试点,更多更好地利用国内外资本。同时,要建立健全投资风险约束机制。目前,投资主体和项目法人的责任不清,控制投资意识,效益意识和还贷意识还都比较淡薄。在项目前期阶段,缺乏深入细致的市场调查和科学的技术经济分析,项目可行性研究流于形式;在项目实施阶段,随意增加建设内容,扩大引进范围,擅自提高设计标准,致使投资难以控制,投资效益难以提高。针对这些情况,应尽快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和资本金制度。

2.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国内外两种石油资源

从总体讲,中国原油有以下特征:一是以中质原油为主,约占原油总产量的3/4,加工后轻质馏分的收率要低于中东或亚太地区相同AO1度的原油,而且近几年原油重质化趋势明显加快,其中,以辽河油田最为明显、现重质原油产量已占油田总产量40%以上。二是多数原油含硫量低于0.5%,约有20%的原油含硫量在0.8-1.0%,只有少数原油含硫量为2.0%。鉴于中国原油资源的分布及质量等实际情况,要按照“东油西调、北油南调、就近加工、优化利用”的原则合理调整国内的原油流向,以缓解原油生产和流向、炼油能力分布不均、与需求不协调的局面以及炼油装置负荷率低的问题。大庆和中原原油应尽可能用于国内炼油及石化企业;新疆原油除满足本地区所用外,可供兰炼、兰化所需;调整华北、胜利、中原原油的流向,增加中部地区和沿海企业原油加工量。

近几年,由于国内原油资源供应不足,进口原油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同国内原油相比,进口原油的含硫量高(2%以上),渣油中的重金属含量高,轻组分多,中间基含氢量较低。目前,中国以加工国内原油为主的炼油企业,大多数还不适应加工进口原油对设备和工艺的要求。为此,这些企业必须发展相应的配套加工技术,在工艺上,一方面要对常减压、气态烃等装置进行相应的技术改造,另一方面要在解决渣油加氢裂化技术和焦化方面有所突破。同时,还要加快原油储运和港口等配套设施的建设。为集中解决进口原油的炼制技术问题,进口原油加工要相对集中,形成基地,尽可能优先安排在沿海的炼油——石化企业,其次是沿江有条件的炼油——石化企业。

3.发挥集团化联合优势。增强整体经济效益

资源、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与集团化联合优势的充分发挥紧密相连。集团化,就是要在各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基础上,加强统一规划和协调,在资源、资金、技术、工程建设、对外合作等方面发挥大公司集团化和联合优势,实现高效、集约化发展,壮大整体实力。目前国际上几大石化公司都在进行重新联合重组,并已将中国市场做为其最重要的市场之一,意图是在垄断和操纵国际石化市场,我国石化企业唯有发挥在资源、资产、资金、技术、工程建设、机械制造、物资采购、国内外交易等方面的联合优势,才可能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4.积极开拓和培育灵活有序的石化产品流通市场体系

目前,中国国内石化产品供求矛盾突出,从流通角度看,石化产品市场化程度不高,区域资源分布不均衡,且受到运输等因素的制约,更加剧了供求矛盾。尽管现有石化产品市场流通体制已打破了旧的格局,但新的机制还未建立起来,必须加大改革力度,积极开拓和培育新型、灵活有序的流通市场体系。建立区域性市场网络中心是石化产品市场进一步成熟的标志,可以进行大胆尝试。从石化企业的发展看,建立区域性市场网络,有利于加强区域内石化企业的经济联系,优化资源配置和调剂余缺,有利于协调区域内石化产品产、供、需之间的关系,实现区域石化产品的供求平衡。

5.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

企业国际化经营,是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必然趋势,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潮流。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国外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有效地利用国外资金,更好地学习引进先进的石油化工技术,还可以扩大中国石油化工产品的销售市场及广泛地利用国外的人才资源。中国实施石化工业的国际化经营战略,首先应选择好先行企业进入主体,然后逐步推进。已有一定基础的中石化国际事业公司及其境外分支机构、沿海石化企业,以及以加工进口原油为主的石化企业可先行在境外投资,进行国际化经营。其次,要以技术和资源导向为原则,实施好区位战略。亚太地区是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也是世界石化工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乙烯需求量以年均5%的速度增长,油品需求量占世界市场需求增长总量的2/3。因此,中国石化工业国际化经营的区位战略应以亚太地区为基础,积累资金和积累经验后再逐步向美国、加拿大及欧洲延伸。第三,采取多种进入形式,可采取合资、兼并、收购股权达到控股等多种形式,扩展境外经营领域。

6.推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加快技术改造和国产化步伐

实现振兴石化工业的目标,根本的出路是依靠科技进步,依靠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这是石化工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逐步形成科技、生产、经济一体化的新机制,以实现科技与生产、经济的紧密结合。首先,要加大科技的投入,一方面,国家集中资金用于重大科技开发项目的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探索性研究,并加强宏观指导,避免重复研究,减少无效投入;另一方面,石化企业应明确发展方向,将科技投入集中到提高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益和企业的发展重点上。第二,要提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强调科学性,做到成果开发一个,解决一片。要进行系列化、配套化研究,技术要国际化、商品化,要发挥老工艺优势,相同技术横向延伸,扩大覆盖面。近几年,已经成功开发了一些新技术、新工艺、新催化剂、新添加剂,有些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取得了较好的效益。条件具备的企业要积极采取国内开发的先进科技成果。第三,要在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加快国产化步伐。石化工业国产化的任务还很难巨,要通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研制创新,并与国内自主开发紧密结合,使中国重点建设工程和重点技改工程中若干套重大技术装备实现国产化。重大技术装备研究项目必须以重点建设项目和重点技改项目为国产化依托工程,一定要做到提高产品质量、档次水平、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同时要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国家产业政策,坚持走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中心、以提高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为目标的国产化道路。

7.提高装置长周期运行水平

延长装置开工周期既能减少检修费用,又能增加产量,降低能耗、物耗。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石化企业生产装置实行刚性周期检修,不管现场运行情况,规定到周期就必须修理,检修时间长,装置运行周期短,检修费用大。为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必须根据市场情况和装置的设备运行情况,灵活安排检修时间,尽可能延长装置的运行周期。延长装置开工周期要突出以下重点:一是抓好龙头装置的长周期运行。实践证明,只要抓好炼油的常减压、催化裂化,化工的乙烯,化肥的合成氨、尿素,化纤的芳烃以及PTA、DMT等龙头装置的长周期运行,就可以带动整个企业实现长周期运行。二是抓好设备完好率,提高设备运行可靠度,这是装置实现长周期运行的基础。三是抓好设备、配件采购质量,提高检修质量,加强维护保养,这是保证长周期运行的前提条件。四是抓好水、电、汽、空分、空压等公用工程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提高运行质量,这是实现装置长周期运行的重要保证。

标签:;  ;  ;  ;  ;  ;  ;  ;  ;  ;  

中国石化产业发展研究_乙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