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论文_文秀玲,

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论文_文秀玲,

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西庄镇西庄中心小学 文秀玲 654311

摘要:目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教育界的热门话题,网络教学模式,也是老师们尝试的课题。我们小学数学应用网络来实施教学,存在着许多不利因素,不恰当的网络教学会阻碍学生的正常学习。虽然小学数学网络教学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我们不能避而远之,因为它在我们的教学中,网络教学资源丰富,有很大优势。所以在应用网络教学时,我们教师首先要选择好适合网络教学的内容,再根据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情况选择合适的网址,制作网页,做到以虚代实,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下学习。

一、激活内容,提高兴趣。

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生活气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贴近生活,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宽知识面,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先用计算机展示一幅图像清晰、色彩鲜艳的秋天风景,并声情并茂地说:现在是秋天,你们看,秋天多美啊,火红的枫叶,美丽的蝴蝶,青翠的松树……来到秋天的大自然中,你会发现很多美景。同时,电脑一一抽出枫叶、蝴蝶、松树的图案,接着让学生找出它们的特点。

这样美的画面和学生生活经验中的自然美融合在一起,引起了学生们的审美感,欢悦的笑容在他们的脸上绽开,他们饶有兴趣地进入了求知境界,精神饱满地投入到这节课的学习中。

又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在网络环境下利用CAI课件辅助教学。(1)首先屏幕上显示大小不同的圆形物体(钟面、车轮、交通标志、呼啦圈等),问学生这些物体是什么形状,然后点击鼠标,每个图形变成大小不同的圆,从而建立圆的表象。(2)然后屏幕展示圆形成过程的动画:一只小狗脖子上系着一根绳子拴在木桩上,小狗叫着,绕木桩跑一周回到起点,小狗跑动的轨迹,展示出一条封闭曲线,也就是圆,这样直观展示出圆的形成过程,过目难忘,初步建立了圆的概念。(3)电脑演示圆规画圆的过程,一脚固定,一脚旋转,然后学生尝试画图,通过手眼脑各种感官的参与进一步加深对圆的认识。(4)电脑动态展示圆各部分,圆心、直径、半径,使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形象,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深入地认识了圆各部分名称及相互关系。

计算机辅助教学,让静态抽象的概念,通过声音、图像、动画的融入变得生动活泼,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网络这种四通八达的信息资源能为学生提供获取知识的广泛途径。教学中,有些知识的获得花时较多,且学生不易操作,达不到满意的效果。这时应用现有的网络教学资源,加上教师的精讲与启发,再结合学生的质疑,问难和讨论,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感受与仔细观察,可以有效地得出正确结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教材虽然提供了实验方法,但实验过程复杂、难以具体操作,且费力费时。教学中,充分运用CAI演示:用红色曲线表示圆的周长,用蓝色线段表示半径,用黄色表示面积部分,多层次地将一个圆等分成2份、4份、8份、16份、32份......,使学生直观感受到:一个圆分成很多的扇形,等分的份数越多,小扇形就越接近于等腰三角形,围成的那条封闭曲线就越接近直线,并启发学生想象,分组剪拼操作:怎样把圆转化成一个已学过的图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有的说把圆剪拼成近似长方形;有的说把圆剪拼成近似平形四边形;有的说把圆剪拼成近似三角形;还有的说把圆剪拼成梯形。在此基础上,课件出示拼成的各种图形,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所拼成的图形的面积与圆面积有什么关系?它们的长(底)、宽(高)与圆的周长、半径是什么关系?学生迅速就抽象概括出了圆面积计算公式。

又如《环保中的数学问题》, 以往教学这部分内容往往把重点放在统计图表的认识和绘制上。 结果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花了很多时间去画图制表,却对统计图表的意义和如何利用这些图表获得有效信息研究得较少。而后者恰是统计知识教学的主要目标。把这部分知识与计算机整合,利用计算机中的图表工具, 只要输入相应的数据,计算机在几秒钟之内便自动产生统计图,而且可以根据需要产生不同形式的统计图表。这样可以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对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推断上,培养学生的分析应用能力。

三、提供氛围 ,激发探究。

数学教学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但传授知识决不是数学教学的全部。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智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学会”的同时也“会学”。网络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探索发现型”的学习。

在“年、月、日”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查找任意年份的日历,进行观察思考,从中得出第一个知识要点:即一年有12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每月有31天,四、六、九、十一月每月有30天,并且发现矛盾:二月份的天数出现两种不同情况。在这里,学生体验到了一种探究,一种尝试,一种发现,一种创造的乐趣。求知的需要使学习顺势进入第二个“研究阶段”:为什么二月份有的是28天,有的是29天,究竟有什么规律。这时,利用网络的优势,学生可以在计算机里查找任意年份的日历,以随机取样的方式来获取资料,进行第二次的抽样调查。而这次查找,学生可以选择任意连续12年的年段,专门查找它们二月份的日历。 这时,学生需要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可以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可以说,网络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了现实。这样,学生通过探究,对平年,润年的理解就更深刻,更全面。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务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我们教师只有多学习,让网络资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基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思考[J]. 刘伯英. 江苏教育 2007年12期

{2}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若干相关性问题[J]. 方舟. 远程教育杂志 2008年04期

论文作者:文秀玲,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  ;  ;  ;  ;  ;  ;  ;  

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论文_文秀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