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_政治论文

论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_政治论文

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以人为本,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以人为本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 ,既要着眼于人们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们素质的提高,也 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论断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更全面 的要求。社会转型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社会运行规律 ,认真把握人的本质特征,构建一个各方面群体、阶层和谐相处的社会,不断增强思想 政治工作的亲和力、说服力。

一、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研究人的思想、行为的一门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 人为本,这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具备的基本价值理念。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共产主义 社会的理想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努力方向。

1.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做人的工作,人的素质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而且也是思想 政治教育的目的。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出发点和基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归宿和根本;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启发人的自觉性,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 的创造性,造就具有自主思想意识、道德行为的社会成员和教育主体。尊重是思想政治 教育的本质规律,尊重个性的教育应当是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追求。要使思想政 治教育获得合乎规律的发展,我们“从上到下都必须遵守我们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原则, 这就是不脱离群众,同群众需要和愿望息息相通。”[1]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以人为 本,是群众工作。

2.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启迪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被称之为“生命线”,在革命战争年代发挥了重 要作用。那时候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主要的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坚 持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任务有认 同感,党员、干部身先士卒,以身作则。而脱离了人的思想教育必然带来极大的危害。 始于19世纪中叶的中国早期现代化,其动机是为了抵御西方列强的侵略,即“师夷长技 以制夷”,没有把提高人的素质当作目的,这种见物不见人的现代化也就难免陷入“头 痛医痛,脚痛医脚”的困境。在1957~1977年这20年的时间里,则把人的问题看作是资 产阶级的专利而加以批判,谈“人”色变,同时忙于搞政治运动,而忽视作为人的物质 文化基础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从而抑制了广大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 发挥,社会生产力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正如江泽民指出:“善于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提 高群众的觉悟,激励群众为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任何时候 都不能丢。”[2]

3.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召唤

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国际国内 形势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 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我们要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 的工作方针,把人放在首位,抓住经济和社会变动与人们的思想行为变化之间的关系, 认真捕捉人的观念、心理、兴趣的变化及人的复杂的内心世界,高度重视人的精神和物 质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世界现代化的进程中,不仅发展中国家人的现代化明显的制约了社会现代化,而且 西方国家在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后,在灿烂辉煌的经济成就背后,也日益严重地暴露出与 现代化社会不相容的人的问题,人的现代化明显落后于社会现代化,制约着社会的进步 和发展,人的社会化问题同时也是西方国家急待解决的问题。人本教育,是人类文明的 召唤,是美的理念的一种召唤,是人的价值全面自由实现的召唤。

4.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定位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 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二是发展新型的人际关系,创造良 好的社会风尚,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前者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后 者着眼于调动人的积极性。思想政治教育为人提供精神关怀,积极帮助人们努力实现多 方面的精神生活需要,引导和帮助人们认清自己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并努力为之奋斗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基本功能就是进一步满足人的物质文化需要,改善和提高 人的思想文化素质使人得到自由和全面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并转 化为人的自我教育,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才能最终产生影响、发挥 作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坚持以人为本,把教育人、鼓舞人、鞭策人和尊 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实效性和吸引力、感召力、凝聚力。

5.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源泉

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规律,是智能化规律。人民群众是两个文明的实践者,是社会 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蕴藏着巨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马克思指出:“最强大 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列宁也指出:“全人类的首要的生产力就是工人,劳 动者。”因此,所谓先进生产力,从根本上来讲,就是实现劳动者与科学技术的有机结 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才会使先进生产力充满新的生机与活力。“代表先进阶 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3]面 对新形势和新任务,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实现内容、形式 、方法、方针、原则、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和改进,必须紧紧依靠群众。思想政治教育的 新思路、新经验,只能来源于实践,来源于广大的人民群众。坚持以人为本,摆正人的 位置,事关思想政治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是思想 政治教育充满生机活力的关键所在。

二、思想政治教育贯彻以人为本的体现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本教育。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就得和群众在一 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 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问题。”[4]就必须在价值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环 境上,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1.坚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鼓舞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 的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为本,就必须坚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鼓舞人,实现思想 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统一。要坚持围绕教育对象的伦理道德价值取向、主 体精神实质特点、行为实际表现而展开和实施。

一是尊重人,树立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平等的观念。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享有独 立人格、具有现代意识、崇尚科学与理性的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必须绝对尊 重教育对象的人格,爱护教育对象的自尊心,一切为了教育对象,全面依靠教育对象。 以人为本思想教育理念的核心在于对人性的充分肯定,对人的潜能智慧的信任,对人的 自由和民主的追求。以人为本思想教育理念根本目的在于对人性的唤醒和尊重,提高人 的主体意识,弘扬人的主体性,促进个性发展,从而最广泛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最充分 地激发人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懂得教 育人首先要尊重人。把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统一起来,摆正自己的位置,严格要求自己 ,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在与群众的接触中,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虚心听取他们的意 见和建议,尊重他们的权利。这样,人们才会尊重你,接受你,向你敞开心扉。

二是关心人,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就要关心人。关心人很重 要的一点是关心人的利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成员日益表现出趋利性特 点,人们的思想认识与其合理利益满足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能否处理好二者的关系,直 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人们的物质利益,以 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来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鼓励人们通过正当手段 追求个人利益。必须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深入群众的思想实际和生活 实际,切实关心群众疾苦,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这样才能引导好、保 护好、发挥好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三是理解人,树立教育的生命性价值。理解是沟通思想和感情的桥梁和纽带。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者在与群众的接触过程中,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急其所 急,想其所想,帮其所需。当今社会,人的个性特征日益鲜明,针对这一状况,更要因 材施教,不同的人,性格不同,教育方式也应不同,要多看别人的长处、优点,信任他 人、肯定他人,多交流、多通气,在思想的沟通中,逐渐达成共识,减少误会,增进了 解和友谊。要尊重教育对象的心理年龄特点规律。无论内容和方法,都必须遵循教育对 象的年龄、心理特点和教育规律,充分注重人的天性,围绕人的年龄心理实际来设计活 动的内容形式。

四是鼓舞人,树立教育的社会性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就要做到鼓舞人,注 重开发人的价值和潜能,不断激发人的创造性。激励是对人的价值和工作的认可与肯定 。当今社会,压抑人的个性就等于扼杀人的创造力,对个性化人格的社会认同,是社会 进步的一个显著标志,在协调人际关系问题上,体现以人为本,强化人们的相互包容意 识,在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相互激励中,形成思想碰撞、性格互补、知识增值,人才 价值也因此放大、升华。要引导和鼓舞个人发展,为个性健康充分的发展创造必要的环 境与条件。要开发人的智力,培养人的创新精神,激发人的创造性,以便在更大的程度 上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为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应该把以 人为本,开发人的潜能、价值和创造性作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追求的重要目标 。

五是服务人,树立教育者为教育对象服务的观念。人是教育的主体,教育者是教育的 酶体。主体与酶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个平等的统一体,没有主次等级之分,教 育者的教育目标、教育过程和教育效果必须通过教育对象才能发挥作用。人本教育要求 教育者有正确的角色定位——既是教导者又是服务者。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必须为教育 对象服务,彻底清除“师道尊严”在教育对象心理上的压迫感和威慑感,保持教育者与 教育对象的交融关系。切切不可有“我打你通,我说你听,我令你行,我禁你止”的不 平等教育观念。

2.把群众精神文化需要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努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关键是要有吸引力和实效性。”[5]思想政治教育必须 把不断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使教育内容与时俱进、实事求是, 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符合教育对象的需要和实际,有利于人的新型思想人格特征的 塑造。

理论引导。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理论学习,理论是行动的指南,用科学的理论统 一思想,振奋精神,凝聚力量。要适时开展专题教育,培养党员干部职工良好的政治素 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增强社会责任感。要 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抓住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纪念日,以增强理想信念为核心 ,在党员干部中大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成果教育。

知识学习。当人的生存权解决之后,主要是解决发展权,这是更高层次的要求。古人 云:“欲不可尽”。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人的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增 强竞争意识,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在学习型社会的创建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要创导 一种学习的意识,学习的风气,学习的环境。学习可以提高人的素质,全民学习可以提 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

文体活动。通过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不同层次、立体交叉的文体活动,让党员 干部参与其中,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寓教于理。如召开学习会、座谈会、讨论会、茶 话会;组织参观学习,开展谈心、走访、慰问等活动;举办板报、收看录像资料等,调 节精神,增长知识,沟通信息,交流思想观念。

道德教育。由于受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发展 的趋势,人际关系在某些领域,已经变得复杂化、商品化、庸俗化。所有这些,对社会 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荀子曰:“道德之威成乎安强,暴察之威成乎危弱,狂妄之威 成乎灭亡也!”因此,加强全社会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帮助他们树 立职业理想,遵守职业纪律,加强道德修养,构建社会主义的新型的人际关系,就成为 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人心教育。常言道:“人心齐,泰山移”。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 天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要合乎民心,顺乎民意,符合民情,体现民 气,就必须研究人的心理动机和心理活动规律;做人的工作,是同人的思想打交道,要 做到家就必须做到人的心里,切忌“隔膜”、“离心”。针对来自对人的实际尤其是人 的思想和需要的关切、理解、把握,应畅通交流渠道,引起人的共鸣。应重视人的精神 需要的满足,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培养人的精神生产力。

3.研究人的特点、规律和需要,努力创造适应新形势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要贯彻以人为本,就必须实现教育方法上的根本改变。“我们要把大量 的工作放到群众中去,同他们一块生活,一块活动,一块说笑话,一块下棋。”[6]面 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思想政治教育要着眼于新的实践,大胆探索,敢于突破,努力 创新,增强工作活力,提高工作水平。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幸福、自由、尊严和终 极价值紧密联系起来,以现代人的精神培养现代人,以现代人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坚持人性化架构、人文化建设、人格化塑造,从那些不合时宜的旧观念、旧条条框框 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努力创造适应新形势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走出一条加强思想政 治教育的新路子。

一是要研究人的特点、规律和要求。要认真研究一个个具体的人的特点思想形成的客 观原因,从而了解群众最关心的是什么问题,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什么事情,认真细致 地了解民情,真心诚意地分析民意,及时了解群众的思想,掌握群众的情绪,发现群众 观念的变化,体察群众的要求。同时,人民群众中蕴藏着丰富而实际的教育资源,及时 发现和总结人们在实践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好思想、好品德,创造出来的好经验和好做 法。通过有效地改变影响人的思想的外在因素,达到影响人的思想的效果。

二是要坚持以“疏导”为主,引导人。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 律,准确把握时代特征,根据不同岗位、不同年龄段党员干部职工的实际情况,把解决 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耐心的教育疏导与热情搞好服务结合起来。思想 理论教育的表现形式要力求深入浅出,充满生机和活力,切忌过去那种“假大空”及“ 满堂灌”等僵硬和近乎教条式的做法;要注重基层,善于发现、培育、推广基层工作中 创造的典型,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激励、引导作用,让基层动起来、活起来,使思想 政治工作从空洞的说教变得有血有肉,入情入理;要加强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谈心 谈话活动。因势利导,才能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益。

三是要注意受教育对象的感受,构建渗透式教育模式。要走出“纯粹”的思想和政治 的工作范畴,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向教育对象逐步渗透。依托 现代化传媒工具渗透。网络为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开辟了新的渠道,提供了新的手段。 要善于运用现代化传媒工具,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等新的载体,进行全方位思想政治教 育,加大信息政治工作的科技含量,让高科技为党的建设服务,为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 质量和效果服务。要围绕人们求和、求乐、求美、求进等需要开展各种活动,在长期的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社会心理、生活方式、 行为规范及审美情趣。

四是注重自我教育,创造出一种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方式。当前, 社会经济生活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各项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人们的心理态度、价 值观念、思想感情伴随改革所带来的各种矛盾不断发生变化,一部分人心理失衡,用强 制堵塞的办法做思想政治工作非但无益于解决问题,反而会使一些人产生逆反或排斥心 理。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注意“内化”,讲求方式方法,多采用启发式、谈心式、 对比式、交流式的办法,使之乐于接受。无论多么先进的教育手段都不能否定面对面的 教育工作,无论现代传媒多么发达都不能代替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要善于运用群众 参与、平等讨论、自我教育等方式,多角度、多侧面地做好工作。要带着对群众的深厚 感情去做,设身处地为教育对象的利益考虑,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 的号召力。

4.充分运用各种大众传播媒介,加强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以人为本的舆论环境和生 态环境

发挥高度发达的大众传媒作用,“要满怀热情地宣传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的新成就、新 创造、新经验,让群众看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积极性。”[7]并 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因特网等大众传媒,大力宣传以人为本,营造人本教育的现代 化舆论环境和氛围。

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是开展“以人 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条件。思想政治教育要把促进职工与职工、职工与干部、职 工与工作、职工与环境的协调和谐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要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达到说服 人、感染人、教育人的目的,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优化构建协调与和谐的环 境,使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充满人性味,切实提高亲和力、向心力和凝聚力。

要根据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从管理、制度、措施等方面不断加强和健全,为人们提供 一个心情舒畅,勇于展示才华的平台。人是最宝贵的资源,要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就要 注重开发人的价值、能力和个性。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帮助人们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 系,形成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宽松环境,提供有利于人们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的 社会条件和氛围,让每个人的潜在智慧得到充分发挥。

三、思想政治教育贯彻以人为本,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把坚持以人为本贯穿于做人的工作的全过程,是进一步深化对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规律性的认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有利途径。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在开 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形成的传统的方法,习惯的形式,认识的积淀,往往会使我们遇 到形形色色的问题,方方面面的关系,值得研究和探讨。

1.以人为本与说服引导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以人为本的观念,实际上是校正了过去单纯的把受教育者置于完全 被动的地位,凸现了被教育者作为人的客观存在,尊重其自身的尊严和人格,维护其独 立性的使命,帮助被教育者,给他们发展自己的能力,开启他们的心智和良知,完善他 们的人格。因而我们往往注意研究如何满足人的需要,通过满足各种需要,来激发人的 动机,达到教育与管理的目标。于是,我们在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为本时比较注意 :一是满足其被认可的需求,帮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认清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以 树立其自信心,优化其心理素质,从而实现人格的健全和完善,激励其上进的精神;二 是满足其受尊重的需求,帮助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认识自己的人格,把“人本”思想体 现在日常的关心、尊重、激励上,既要校正受教育者的错误,指出其不足,又要不伤害 其自尊心,因而方式、方法就特别讲究,言语措辞就比较委婉;三是满足其发展的需求 ,帮助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树立可能达到的人生目标,要激励受教育者树立起人生的目 标,就要尽力为其指出和创造一些实现人生目标的途径和条件,有些方面也许就是具体 的作法和安排;四是满足基本知识需要,促成受教育者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形 成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发挥其自我教育的能力,扩大其知识面,锻炼 其才干,使其完成求知的任务。

显然,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是要满足人的各种需要,但不可缺少还是要广泛运用 说服教育、灌输引导等方法。如何协调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江泽民同志曾经说:“ 我们的政治思想工作,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 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发挥有力的思想保证 和舆论支持作用。”[2]理论武装和舆论引导都必须开展深入地学习和宣传活动,通过 教育和实践来确定人们的理想和信念。毛泽东同志说:“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 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这块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 ”[8]江泽民同志还强调说:“越是改革开放,越要动员和团结群众,越要重视宣传思 想工作。宣传思想战线的同志要认清自己肩负的重任,增强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奋发进取,真抓实干,创造性的做好工作[9]”。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武装群众是我 们党取得革命胜利的法宝,社会主义建设依然不可失掉传统的法宝。在思想政治教育中 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依然要广泛运用宣传教育,说服引导等方式方法。

2.以人为本与培塑先进典型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宣传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离不开典型示范。过去在宣传先进典 型时往往过于单纯,似乎只有“高大全”形象才完美,才是先进典型。给人与世隔绝,听而生疑,望而生畏的感觉。这些先进典型似乎没有个人利益,个人情感,个人欲望。也不需要组织和他人的关心和爱护,一切都在无私奉献之中。实际上先进人物和普通百姓一样都有各方面的权利需求和欲望,同样需要人文关怀。以人为本正是要回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上来。邓小平同志说:“为国家创造财富多,个人的收入就应当多一些,集体福利就应该搞的好一些。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期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10]”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要关心他人的利益,调动人的积极性,通过作用于人的思想活动和精神生活而达到提高人的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方面要维护他人的物质利益,关心他们的生活;另一方面也要帮助他们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鼓励大家通过正当手段去追求个人物质利益,为社会、为集体作出贡献。我们培塑的典型也正是基于这两点,并不单纯片面的鼓励那种放弃个人的权益,“高全大”的行为模式。

当然思想道德高尚,品性优质高洁的先进典型,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中是要热情 讴歌、大力弘扬的。一个没有英雄的时代是暗淡的时代;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没有生 气的民族。特别是对中国共产党员来说,标准就要高一些,就要有一些先进性。“一个 党员一面旗帜”,正是要求党员在体现人的价值,激发人的创造性等方面起到典型示范 的作用。

3.以人为本与建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 者贝尔指出:“现代世界的进步不是依赖人的数量,而是依赖人的知识水平,依赖高度 事业化的人才。”纵观20世纪以来的世界经济发展史,我们不难看出科技和经济最发达 的国家往往就是最重视人才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国家,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 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凝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并明确 指出:“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是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 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现在,我国各行各业正在逐步形成一种充满活力的用人机 制,让年轻人才不断涌现出来,使各方面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让他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事业中大显身手,建功立业。

然而,并非所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都是社会上急需的人才,都能脱颖而出成为栋梁 之材。有些人可能还要承担着改革带来的牺牲,遭遇一些难以接受的挫折,甚至造成一 些既得利益的丢失。他们在新的用人机制面前要面对这样和那样的困难和问题。思想政 治教育中的以人为本,就是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采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导之以行的思想教育方法,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教 育中的以人为本与建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相结合。既要让人才能尽其才,发挥更大的 作用,又要关心每一位公民、每一位劳动者,特别是那些处于低矮阶层的人们和弱势群 体,关心、爱护、引导、帮助他们,为他们的创业和发展创造条件,为他们的民主权利 提供保障,使以人为本的原则真正得以落实。

4.以人为本与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主要是指时空统一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长期以来,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较 少涉及人与环境的关系,甚至我们从来没有把正确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看作思想政治教 育的应有之义。过去我们在对待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认识不足的。由于人类对自然无 限制的开发和掠夺,肆意破坏自己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于是“与天斗,其乐无穷,与 地斗,其乐无穷”的本意被曲解了,演化成了一种“人是自然的主人”、“人要支配控 制自然”的变态和失衡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负面影响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 态失衡、环境危机、资源危机、生态危机等,实质上是人的价值危机和精神危机。一定 意义上说,也是以往思想教育无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罪果。思想政治教育中 的以人为本,要把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 育的重要内容,把生态伦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人与自然环境发生关系的同时离不开人们之间的社会环境。一方面,人离不开社会, 是社会的一员;另一方面,社会只是人们的历史发展和存在联系的结果,它不断支配着 个人。环境在变化,人在变化,无疑人与环境的关系也在变化。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更多地体现了国家主导的意识形态,对个人的生活幸福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强 调得不够,形成了社会整体为主的体系。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注重和推崇的全社 会价值,强调社会利益,强调个体义务,忽视了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应该享有的正当权 利和利益,从而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片面地强调了超越性,而忽视了其应用的适 应性。其实,任何社会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对个人价值的应有关注,个人的行为总是围 绕人的生命活动和与生命活动相关的各种需要,一旦失去这种个体需要,就会使入党对 自己而言是没有意义的。人生既是一个生命的自然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实践的历史过程 。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以人为本,不可回避这样一个问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问题。关心社会也就是关心自己,增强社会责任感,自觉地把个 人需要融入社会发展之中,个人才能获得充分自由的发展。人要每时每刻生活在环境之 中,环境对人生具有双重作用:环境影响人生,人生依赖环境,不同的环境,能够推进 或阻滞人生旅途。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使自己在人生旅程中科学地处理人生与环境的 关系,对于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以人为本原则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5.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的差异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少有个人本位思想的。一个人生下来,读圣贤书,是要光宗耀 祖,是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克己复礼”,根本没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到 了现代社会后,受极左思想的影响,个人也没有追求个人权利和幸福的自由,要“狠斗 私字一闪念”,“灵魂深处闹革命”。个人奋斗遭受否定的那个年代,个性被抹杀,人 性受压抑,这种情况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才得到根本改变。25年来改革开放使我 们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应当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坚持以人为本的 结果。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所指出的:“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这应是党的执政历史上从单纯捍卫某种“主义”到为群众办实事的转变,也是思想政治 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以人为本进一步深化了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认识,指明了做人的工作必须遵循的根 本原则。然而人有价值观,也有人生观;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我们认为以人为 本要两个方面都兼顾。以人为本要充分考虑以人的自然属性为本,更主要的还是要以社 会属性为本,而在人的社会属性中,又要以人的理想信念为本。

显然,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以人为本,是与西方人本主义有较大差异的。西方人本主 义者抽去人的具体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把人的研究转化为一种个体的、孤立的研究; 它不是普遍地研究人类及其活动,而是注重个人;它不是一般地注重个人,而是注重个 人的心理、本能、意志和非理性方面的东西。西方人本主义的哲学家,不论是叔本华、 尼采,还是萨特、弗洛伊德,都以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西方的一些哲学家,文学家都 通过不同的方式鼓吹西方赤裸裸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如,叔本华的“每个人都想一 切为自己”[11],尼采的“利己主义”是“繁殖后代现象最美丽的花朵”[12],弗洛伊 德的“自我”、“本我”、“超我”论,萨特的“他人就是地狱”[13],杜威的“新个 人主义”是“激起个人努力奋斗的信号”等等。西方人本主义是一种把人生物化的形而 上学观点。它把人看作生物学意义上的、抽象的、一般的人,主张不联系具体历史和社 会实践来观察人,因而看不到人的社会性。如果以人为本的重点仅仅以人的这种自然属 性为本,那无疑是把人看作“动物人”或“经济人”。在这种观念支配下,往往过分依 赖物质条件的改善,个人利益的满足等外在激励手段,缺少运用文化手段,为人锻造正 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举措。

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决不能象西方人本主义哲学家那样,把 人看作仅有生理需求的自然人,而是要突出人们的理想信念,关注人的理想信念,即把 以人为本的重点放在人的理想信念方面,就能抓住人的灵魂。如果我们不强调以人为本 那么就可能会使一部分人出现“理想信念淡漠,信仰发生危机”等不可忽视的倾向性思 想问题。那将意味着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失败的,若任其发展,势必会严重影响到我 们党的执政地位和政权的稳定。

标签:;  ;  ;  ;  

论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