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的内科护理效果论文_黄俊丽

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湖南衡阳 421001

【摘 要】目的:分析和研究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的内科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我们将2013年2月—2014年2月结核性腹膜炎82例患者做为本次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综合护理组41例与常规护理组41例。常规护理组患者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综合护理组患者治疗期间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护理效果相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将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结核性腹膜炎患者治疗中,其能够有效控制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几率,有助于促进患者病情转归,对提高患者治愈率及减轻患者痛苦均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结核性腹膜炎;综合护理;常规护理;效果观察

结核性腹膜炎是由结核杆菌传染而导致的腹膜慢性或弥漫性炎症性疾病[1]。患者起病较缓慢,多数患者有发热、倦怠、腹痛等症状出现,随着病情进展,加之抗结核药物应用,到使患者治疗期间极易出现诸多并发症状。其不仅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下降,而且还会影响预后效果[2]。因此,加强结核性腹膜炎患者治疗过程中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选取结核性腹膜炎患者82例,治疗期间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与综合性护理干预,并将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护理效果相比较,现汇报如下:

1 基线资料与护理方法

1.1 基线资料

我们将2013年2月—2014年2月结核性腹膜炎82例患者做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25例,女57例;年龄在19—67岁,平均年龄为36.8±10.2岁。患者疾病类型分为:渗出型39例;粘连型35例;干酪型7例;混合型1例。按护理方法不同将82例患者分为综合护理组41例与常规护理组41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经SPSS 19.0软件处理后,组间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对比结果显示均无显著性差异。相关数据可做比较。

1.2 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组患者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受疾病本身因素影响,加之长期应用抗结核药物所引发的副反应,致使多数患者易产生焦虑、悲观、恐惧等一系列心理问题,此时,护理人员应凭借娴熟护理技能、高度责任心、亲切语言交流,取得患者信任,并从生活上多照顾、关心患者,与患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在沟通中多应用鼓励性语言,并让治疗效果好病例现身说法,以消除患者负性心理,提高其治疗信心。(2)病情观察:对于病情较轻患者,嘱其注意休息,按时给予患者服用药物,并注意观察患者用药期间的副反应;对于重症患者,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若患者出现急性腹痛,应警惕结核病灶破溃、穿孔可能性,需立即汇报医生,以便给予及时处理;若患者出现高热症状时,首先护理人员应评估发热类型与伴随症状,依此选择适宜降温方式,如:温水擦浴、冰块降温、酒精擦浴等,并嘱患者多饮水,以加快导热源排出。(3)按医嘱给予患者进行各项护理操作。

综合护理组患者治疗期间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1)环境护理:尽量为患者营建较舒适、安静治疗环境;保持室内清洁与整齐;定时开窗通风,保证病房内空气清新;尽量将护理操作集中进行,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时应做到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以减少燥音对患者休息干扰。(2)加强健康宣教:采用发放健康宣教手册、电子屏幕滚动播放、定期举办疾病相关知识讲座等方式,向患者详细讲解结核性腹膜炎治疗方法、患者需配合事项、预后效果等,让患者清楚规律用药重要性与必要性,告知患者健康生活方式对疾病转归影响,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自觉规范其行为,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3)预防并发症护理:第一,预防营养不良、肠梗阻护理:对于身体一般状况良好患者,指导其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且易于消化半流质食物,并注意饮食合理搭配,以促进患者食欲;对于出现腹水症状患者,指导其控制钠盐摄入;对于粘连型、干酪型患者,指导其进食低纤维素食物,以预防肠梗阻发生。第二,预防贫血护理:指导患者日常饮食中常吃富含铁食物,如蛋黄、猪肝、瘦肉、香茹等,餐后适当吃些富含维生素C与果酸类水果,以促进铁元素吸收;告知患者餐后不宜饮浓茶。对于贫血症状严重患者,遵医嘱及时给予应用抗贫血药物治疗。第三,预防感染护理:对于腹泻患者,患者排便后,指导其用温水清洗肛周皮肤,并保持肛周皮肤清洁与干燥,以预防肛周感染发生;指导患者饭后使用漱口液漱口;保持口腔卫生;用软质牙刷并选用非刺激性洁牙剂刷牙;忌烟酒及避免进食过凉、过热、辛辣、粗糙食物,以预防口腔炎发生。第四,预防褥疮护理:对于重症患者应加强基础护理,间隔2小时为患者翻身、按摩一次,并保持床铺平整、无异物,必要时可给予患者应用气垫床、气垫圈等,以预防褥疮发生。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组间对比数据均输入SPSS 19.0统计中进行分析,计量数据与计数数据表示方法分别为:均数±标准差与百分率;计量数据与计数数据间对比分别行t与卡方检验。组间数据检验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标准为P<0.05。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一。

3 讨 论

结核性腹膜炎患者治愈与否除与临床合理治疗密切相关外,患者按疗程规律用药及加强护理干预也是影响预后效果关键。由于结核性腹膜炎患者需长期服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若其不能规律用药或不采纳健康生活方式均易导致疾病复发[3]。故本次综合干预组病例通过加强健康宣教,有效提高了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通过环境护理,不仅为患者提供了较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而且也安抚了患者情绪,其均为疾病转归奠定了良好基础。通过预防并发症护理,避免或减少了相关并发症发生,对促进患者机体康复具有积极意义。如:结核性腹膜炎属消耗性疾病,通过饮食指导,预防了营养不良与肠梗阻等症状发生。患者治疗期间,机体因结核菌毒素与坏死组织的吸收,极易造成骨髓抑制,加之异烟肼长期服用,可引发患者出现反应性贫血(维生素B6)症状[4],因此,临床通过饮食、用药干预,预防或纠正了患者贫血症状。结核性腹膜炎患者多有腹泻症状出现,患者排便较频繁,受粪便刺激,可损伤肛周皮肤,引发感染与糜烂,加强排便后护理可预防肛周感染发生。通过加强重症患者基础护理与及时给予患者应用气垫床、气垫圈等应用,避免了褥疮发生。

从本次研究结果看,综合护理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这一结果提示出:对于结核性腹膜炎患者,在其治疗过程中给予科学、全面综合性护理干预,其不仅可预防疾病相关并发症发生,还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廉凌椿.结核性腹膜炎护理探讨研究分析[J].医药前沿,2014,16(21):156-156,157.

[2] 蒋亚男.一贯制责任护理对结核性腹膜炎患者从医行为的护理观察[J].当代医学,2016,22(2):93-94.

[3] 熊莉.结核性腹膜炎80例临床护理效果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09(11):96-98.

[4] 曾碧艳.60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4,32(14):502-503.

论文作者:黄俊丽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9

标签:;  ;  ;  ;  ;  ;  ;  ;  

探究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的内科护理效果论文_黄俊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