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有益探索论文_李占军

云南国土建设工程总公司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开采矿山的队伍中,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过量开采的问题,对矿山地质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为了保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就要展开对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工作。本文先介绍现如今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状况,最后给出治理矿山环境保护的措施。

关键词:经济;地质环境;持续性;措施

矿山资源发展对于国家经济发展来说是很重要的,但是在开采矿山的时候,不可避免的破坏了原始矿山的地貌和地形,从而给矿山地质环境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进而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限制了地方的可持性发展,为了避免这些环境问题。本文以此为宗旨,叙述出现在矿山开采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开采矿山的大国,同时也以开采矿资源为发展经济的主要来源,但是,开采矿山所造成的地质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这样对住在矿区周围人民的生活、生产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开采矿山主要产生了以下生态问题:第一、造成当地的山体地质被破坏,从而造成矿山山体的崩裂、塌方及滑坡等地质灾害,这样给当地的居民造成了安全隐患,使居民心中存有芥蒂,进而对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第二、过度开采矿资源造成当地的水资源环境的严重污染,如下图1所示,地表水量和地下水的含量状况。水资源污染使水中的植物和动物无法生存,同时对居民的生活、生产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使动植物都不能够正常的生活生长。第三、如下图2所示,大气污染随着年份的变化。表明过度开发矿山使大气环境也变得越来越糟糕,由于长时间的随意排放废气、污水等问题,使当地的气候环境一天不如一天。第四、产生火灾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由于过度的开采矿山,严重地破坏了当地的地质环境,造成山体不完整,山体之间留有裂缝,这样很容易在氧环境下发生氧化作用而产生火灾。第五,社会矛盾越来越严重。因为过度开采矿山的资源,造成当地的环境污染很严重,土地流失也较严重,导致当地居民无法正常的生活、生产,从而向上层领导反映此事,而使社会矛盾越来越严重。

图1

图2

二、我国在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上存在的问题

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工作没有相关法律的保护

目前,对土地的保护有专门的法律法规,但是,在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工作上,政府没有明确的发布相关的条文来对其予以保护,在这种情况下,对矿山环境保护治理方面带来了大量的资金困难。

2.思想上比较注重矿山的开发、发展,但对治理保护不够重视

以前,私人对矿山开发比较少,所存在的环境污染现象也是比较少的,所以人们对于地质环境的污染问题也不太关心。但最近几十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私人、团体开始加入到开发矿山的洪流中,环境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突出了,人们只关心经济上的GDP上涨,使自己的生活迈向小康,而对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就不太关心,从而造成正常的生活、生产被环境污染所影响。这时人们才意识到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很严重,但人们在利益的面前还是迷失了方向,人们往往只看到了开发矿山所带来的经济上涨问题,而没看到矿山开采产生的环境污染给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

3.政府给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上的资金不足

如今开发矿山方面造成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这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但由于政府对于这个问题并不是怎么的看重,再加上政府在经济的体制上还不健全,从而使资金方面严重不足,使环境问题一拖再拖,政府不能明确的给予人们一个准确的答案,使环境问题一直都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三、治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相关措施

矿山环境问题突出,危害严重。据不完全统计,至2008年底全国因采矿活动占用、破坏的土地面积达332.5万公顷,其中地面塌陷面积43.9万公顷;固体废弃物的累计积存量353.3亿吨;2008年矿山废水废液排放量48.9亿吨。2006年至2008年引发的矿山地质灾害5000余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70亿元。

历史遗留问题多,治理难度大。我国矿山环境保护工作起步晚、基础薄弱,历史上许多矿山开采遗留了大量的矿山环境问题,未得到有效治理,严重破坏环境,存在大量安全隐患。当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仍然存在粗放浪费现象,一些规模小、技术设施落后、管理不规范等矿山,回采率、选矿回收率低,地质灾害频发、环境污染加剧,矿山环境问题有加重的趋势。

新形势迫切要求加快推进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党中央、国务院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做好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公众环境意识逐步加强,为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提供强大的动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为全面开展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奠定了基础。综合国力增强为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了更有力的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撑。

1.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

政府发布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约束人们过度开发矿山的行为,来加大对人们开发矿山地质的监督力度,使人们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要求政府尽量制定出具有可施行的,具有执行力度的法律法规,从法律和法规上促进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同时运行,政府可以在法律和法规上制定相关的惩罚措施,对于过度开发矿山的行为,按照环境污染的程度对个人或者整体实施相关的惩罚措施,促进开发矿山和环境和谐的发展。

2.要时刻坚持科学发展观

社会上经济的发展,要在不污染生态环境基础上,才能达到经济和环境的和谐相处,良好的生态环境才是人们达到小康,经济得到飞速发展的基础。因此,要改变人们一味的只注重于经济的思想,不能只注重于眼前的利益,要考虑到开发矿山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不能只注重于局部的利益,还要考虑到全局的利益。要向全社会展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增强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因此,人们应该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的社会,实现经济得到最大化,环境污染达到最小化的目标。各级政府应该以此为目标,建立相应的策略,对开发矿山实行合理的管理。

3.加强政府对矿山环境保护治理工作的资金投入

治理矿山环境保护治理工作的资金来源不足,为了更好的解决环境污染,提出以下建议:可以适当提高开发矿山的税收,来增加政府治理矿山环境保护的资金,政府可以将煤炭资源税收提高,政府从多方面的渠道获得较多资金的,来加大治理矿山环境保护工作的正常进行。

4.增加企业自身对环境保护治理工作的资金投入

实现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自身也应该投入一定的资金在其中。例如,收取一定的恢复资金,来增加矿山企业的资金来源,来保证企业可以更好地把资金投入到环境保护治理工作中,使生态环境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结语

在矿区的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对矿区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地质构造等造成一定的破坏。分析现今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状况,使得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等工程的部署更加科学全面、有针对性,更好的实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以此为宗旨,叙述出现在矿山开采中存在的环境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张淑年.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15,01:107-108+112.

[2]粱珂.对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工作的思考与建议[J].西部财会,2005,09:7-9.

[3]赵久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作浅析[J].西部资源,2012,02:68-69.

论文作者:李占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7

标签:;  ;  ;  ;  ;  ;  ;  ;  

强化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有益探索论文_李占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