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特殊教育中如何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构建数学概念论文_李静

解读特殊教育中如何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构建数学概念论文_李静

常德市特殊教育学校 湖南常德 415000

摘要:需要进行特殊教育的孩子无论是在认知能力还是在学习能力等方面均有很大缺陷,所以教师应立足于日常教学实践,不断摸索更适合于特殊学生的教学方法,而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构建数学概念,其也是教师使用的最为广泛的教学方法。因此文章将会对其相关教学路径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特殊教育;生活经验;数学概念构建

引言:虽然在特殊学校上学的学生与普通学生相比,在生理方面有些区别,可是他们的生活经历却是十分丰富,所以将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应用于特殊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其可以有效引导学生通过生活经验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而要想学习数学就需要具有一定的数学概念,只有深刻理解并记忆相关概念内容,才能更好的对有关知识进行学习。

一、简析利用生活经验在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部分问题

第一,数学教师在“生活化”观念上存在偏差。虽然数学教师重视将生活经验引入教学内容,可是部分教师在生活化观念上仍存在一定的认识不足,相对盲目的将数学内容与“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不仅不能正确使用教材内容,而且也偏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我们以低年级数学中10以内加法为例,某学校在教学中以《熊出没》的动画人物形象作为课程导入,学生们自然很喜欢这两个动画形象,运用初期的确会起到吸引学生兴趣的目的,而且学生的注意力也相对集中。但是时间一长,学生很容易觉得课堂单调与枯燥,这样相对表面的教学素材其实是让知识和生活相脱离,因此学生很容易对这样的教学情境失去学习积极性,更无法真正的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概念。因为教师缺少正确的生活化理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对学生的认知与个体性差异进行充分考虑,我们以“0”这个数字教学为例,这部分教师只会简单教学生零的写法、告诉学生零也是“没有”的意思。可是具有一定认知能力的学生,对“0”这个数字有一定的了解,要是教师举一些,例如室内温度计的刻度“0”表示的是零上和零下之间的分界的实例会更好的丰富教学内容[1]。

第二,教学目标存在失衡问题。有部分从事特殊教育的数学教师单方面认为数学知识相对枯燥,通过数学教学难以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念等,这样也就忽略了通过包括内部学习动机等一些非智力因素建立学生的数学概念,也忽视其对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曾有学者这样认为,实现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具有很大的难度,由于其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例如数学公式、运算法则等这样的教学内容十分枯燥,即使讲授的是“生活数学”可其中的公式法则在讲授时和普校没有实质性区别,这样一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难以达到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教学目标。

二、运用生活经验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概念的相关路径分析

第一,在实践活动中构造。数学教师应该在课后尽可能组织学生开展有趣的实践活动,而且能够在活动中对事物所发生变化给学生耐心讲授所涉及的数学知识,由此一来学生也能够通过自身的生活经验对相对抽象的数学概念进行理解。例如在学生集体郊游时,可以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及同学,之后再和学生一同对减法知识进行复习,由此一来学生会更为深刻的理解这一数学知识点,也可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

第二,知识讲解与实际紧密相连。在对数学概念进行讲解时数学教师可以将其和日常生活相结合,一方面能够训练其在生活中所了解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生活小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可把教学内容融入学生身边的生活环境,使其自主进行探究与学习,以此进一步加深所学的数学知识,而且也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对相关数学知识进行学习。我们以“位置和顺序”相关教学内容为例,数学教师完全可以将课室的座位顺序当作教学环境,让学生亲身感受不同的方向与位置,在认知与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把教师所讲授的课本内容融合于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而充分掌握相关知识[2]。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活动时,其选择的教学场景一定要符合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知识。

第三,提高生活素材的使用效率。出于帮助学生更为直接地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数学教师经常会使用教学教具加以辅助,但有时所用的教具难以使学生具体地认识其所学的课本内容。要想解决上述问题,数学教师可以将在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物品当作教学教具,一方面可以使得学生充分理解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更好地增强其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我们以十以内的加减法为例,课堂中的粉笔就可以当作教学用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对粉笔进行加或者是减之后的粉笔数量,理解这一节的数学知识。出于达到调动学生参与性的目的,教师可以将糖果或是一些小礼物送给积极参与的学生,这样也做到了寓教于乐。

结束语:总的来讲,在教师通过生活经验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概念,引导其学习数学知识时,应细心观察其学习实际情况,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定问题,教师应做到及时与学生开展有效交流,引导并帮助学生解决所遇到的困难,使其乐于学习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江明月.加强生活指导教学培养特殊儿童日常生活能力[J].成才之路,2019(23):43.

[2]乔艳丽.浅谈特殊教育学校的生活化语文教学[J].黑河教育,2019(04):65-66.

[3]刘明超.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09):66-67.

论文作者:李静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1

标签:;  ;  ;  ;  ;  ;  ;  ;  

解读特殊教育中如何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构建数学概念论文_李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