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层次理论下城镇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现状与对策探究论文

需求层次理论下城镇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现状与对策探究论文

需求层次理论下城镇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现状与对策探究

文/姚雪薇(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16)

摘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不断提高,养老话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我国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养老服务面临着巨大的缺口,必须积极推动城镇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本文根据老年人的各方面需求以及需求层次理论,明确我国城镇社区养老服务开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总结当前社区养老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促进我国城镇社区养老服务的质量全面发展。

关键词: 需求层次理论;城镇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现状;解决策略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社会养老负担显著增加,给社会和谐稳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许多年轻人纷纷去一、二线城市寻找工作机会,导致空巢化现象,使得老养老水平下降。通过城镇社区养老服务的大力发展,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吸取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势,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发展现状

由于我国老年人口数量显著增加,已经超过总人口比例的10%,而且这一比重还在不断提高。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结果显示,在未来的30年时间,我国老年人口的数量占据总人口数量的30%以上,养老负担显著提高[1]

学生丁:要求原三角形的面积,先求出底边上的高。用两个同样的原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如图5,很明显原三角形的高为8÷2=4厘米,则原三角形的面积为8×(8÷2)=16(平方厘米)。通过动手操作,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原理和数学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它们的创新能力。

在人口老龄化社会中,由于老年人口数量偏多,劳动力人口数量不足,没有子女和失独的老人数量也在不断增多。我国现阶段的出生子女数量骤然减少,许多家庭只有一个子女,使得子女养老负担显著增加。

在现阶段,我国主要以家庭养老为主,这不仅是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而且也是因为社会资源分配的影响。由于家庭子女数量减少,两个年轻人所需要照顾老年人的数量不断增加,给子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社会压力。

据了解,此次执行报告中用专题形式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民营企业融资情况、人民币汇率等社会热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题介绍。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健康程度也在不断恶化,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治疗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但却无法有效治愈,给子女造成巨大的精神负担。

在城镇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正确的认识到老年人的重要作用,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剩余价值,通过老年大学去培养并激活老年人的兴趣爱好,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够充分的发挥余热。

由于养老机构成本高、床位紧张,很多的城市都出现老年人入住困难的情况,而且在养老机构,老年人与子女接触的机遇过少很容易产生孤独抑郁等情绪,给老年人的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二、社区养老的可行性分析

所谓的社区养老,主要就是在家庭养老的基础之上,为居家老人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充分动员社会多方力量共同实现养老[2]。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在物质水平不断发展的今天,老年人的物质需求已经得到了满足,但是老年人的自我价值追求以及归属和爱的需求还存在不足。通过社区养老模式,能够将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各种资源整合,老年人依然居住在自己的家庭,能够与家人多多接触,避免老年人心情郁闷。社区相关服务机构和专业人员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上门的服务,避免居家养老对子女造成过度的压力,也能够有效解决机构养老资源紧缺的问题。从上述的优势来看,社区养老是我国未来养老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城镇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城镇社区养老服务养老认知不足

在开展社区养老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服务项目收费[3]。如果服务项目收费过高,也很容易引起老年人的反感,反而违背城镇社区养老服务的初衷。

许多的政府职能部门和社区管理部门对城镇社区养老服务认知不够充足, 对城镇社区养老服务的宣传力度不够,造成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没有准确的认知,不愿意离开家庭参与社区养老,造成城镇社区养老服务推广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由于当前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忽视社区养老的重要作用,很多的人员和机构没有深刻意识到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严重性,导致城镇社区养老服务工作开展起步较晚。

(二)城镇社区养老服务人力资源不到位

在开展城镇社区养老服务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专业的养老服务人员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和帮助。但是在当下,由于大多数的城镇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主要以下岗再就业职工为主,缺乏专业的养老服务知识,也没有经过培训就上岗,导致上门服务的过程中质量不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服务体验。

综上所述,在工程勘测设计过程中,需要加强一体化和智能化建设,充分了解和监测整个设计过程的进展情况,并严格管理勘测设计工作过程,充分彰显一体化和智能化建设的优势,从而为工程勘测设计水平的提升助益。

(三)城镇社区养老服务项目比较单一

在城镇社区养老服务开展的过程中,大多数的服务项目主要以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等生活服务为主,缺少对老年人精神文化的关爱和需求。一方面是缺少专业的工作人员,另一方面是政府的资金投入力度不到位,这样就使得城镇社区养老服务项目比较单一枯燥,服务质量也比较差。

(四)服务经费不足,基础建设不够完善

2.要考虑合同的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行为占了合同内容的比例。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义务的行为占合同规定的比例较大,影响了合同目的的实现,就可能构成对债务的不履行;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占合同规定的比例较小,仅是存在不影响合同实现的瑕疵时,就可能不构成对债务的不履行。

在我国城市城镇社区养老服务开展的过程中,大多数的养老服务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年度预算的财政收入,而这些财政收入主要用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的建设,缺乏对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尽管有许多的地方政府加大对养老服务机构的投入力度,但是所投入的经费依然无法弥补巨大缺口。

在大力推广城镇社区养老服务的过程中,政府必须要积极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转变自身的服务理念引导人们对社区养老有着正确的认识,无论是社区养老职能部门还是老年人自己都必须打破偏见,积极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开放的态度去接受城镇社区养老服务[4]

在征得患者、家属同意的情况下,随机抽取2016年11月—2017年12月在本科室住院接受治疗的肺栓塞患者中的43例作为观察组,给予细节护理干预。观察组中,男26例,女17例;年龄为36~81岁,平均(57.9±1.6)岁。抽取同期患者4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中,男27例,女16例;年龄为37~79岁,平均(58.5±1.4)岁。两组在入选者一般资料及病情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我国社会缺乏志愿精神,能够自觉参与到城镇社区养老服务中的志愿者少之又少,造成我国城镇社区养老服务开展效果不理想。

四、完善城镇社区养老服务的建设策略

(一)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加大社区养老推广力度

我国当前的城镇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还处于初期起步阶段,各种基础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不够完善,许多的健身娱乐设施只能够满足能够具备自理能力的老年群体,对于患有重病的老年群体则无法提供服务。当前由于我国城镇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缺乏应有的法律监督,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对于城镇社区养老服务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和监督无法有效落实。在社区养老开展缺乏完善的质量评价标准,城镇社区养老服务价格管理也无法实现统一,这样也很容易影响城镇社区养老服务的总体质量。

五是在《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指导下,中国石油加快在油气勘查开采、炼油化工、天然气储运、成品油销售等油气全产业链范围内开展合资合作项目,积极引入外部资金,推进全产业链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据统计,“十三五”前3年,中国石油累计开展合资合作项目109个,引入外部资金211亿元。

(二)发展养老服务专业人员和志愿者服务团队

城镇社区养老服务开展之所以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缺乏专业的志愿人员。为此,教育部门、民政部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大对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培训,加强老年医学、康复医学、老年心理学和社会工作等方面人才的培养,鼓励大专院校对专业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充分发挥社会大学的重要作用。还应该依托院校和养老服务机构,建立社区养老培训基地,加快养老服务事业的建设水平。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志愿精神,让每一位有能力、有爱心的志愿者都能够参与到城镇社区养老服务之中,完善城镇社区养老服务[5]

(三)强化基本设施的建设,提高养老服务的整体质量

在城镇社区养老服务开展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建立老年人专用的食堂购物中心和服务中心,结合老年人的需求特点,保证社区养老建筑内部空间环境设计符合老年人的实际需要[6]。例如,根据相关的研究显示很多的老年人多数都喜欢聚在一起晒太阳,为此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保证内部空间更加的开阔,可以采用大面积门窗,从而获得更良好的采光。

在内部设计时还要充分的利用日光以及不同的遮光灯具,保证内部空间符合老年人的品位。在内部设计的过程中,更应该充分考虑老年人视力下降的情况,确保明亮的灯光帮助老年人快速行动[7]

(2) 橡/塑制品用后被当作废弃物残存在环境中,简直是“顽固不化”,经年累月,必然会对环境、生态、人类生存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回收与利用,能“变废为宝”、“变弃儿”为“宠儿”,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

老年人的身体各项机能会明显下降,很容易被明显的高差绊倒,所以室内应该以无障碍设计为主,通过加强防滑设计、减少门槛、设置专门的安全扶手和安全座椅,保证老年人的通行空间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在社区养老建筑外部环境设计师可以设置优美的植物园里帮助老年人的心情更加舒畅,减少老年人孤独的感受,同时也可以鼓励老年人种植自己所喜爱的食物,满足老年人的体验。

(四)完善社区养老服务,法律法规建设

在新时期必须要健全社区养老服务的法律法规,确保社区养老工作有法可循,政府部门还要积极加强对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下社区养老职责作出宏观规定,根据不同的城乡社区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8]

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老龄化人口发展的需求。在新时期,必须要积极为和谐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行创新,通过社区养老服务能够帮助老年人增强自身的幸福感,也可以让全社会形成尊老、爱老、敬老的意识,有效分担家庭子女和其他成员的沉重养老负担,帮助老年人充分发挥自己的余热,更好的享受晚年生活,真正的构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依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阿娜尔古丽·沙合达提. 青河县青河镇社区养老服务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新疆大学,2019.

[2]郑颖萱,姚家畅.北京市城镇社区老年人养老意愿的现状调查——北京市X社区为例[J].劳动保障世界,2018(35):16+22.

[3]关占阁,葛雪梅.基于社区居家养老视角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建设研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10):57-58.

[4]张菁,卢小燕.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成都市S社区为例[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0(03):97-102.

[5]胡志鹏.新型城镇化对中小城市养老模式的影响研究——以安徽省蚌埠市为例[J].营销界,2019(35):73-74.

[6]刘祥云. 老龄化背景下的南宁市中心城区社区城市养老服务中心布点规划研究[D].广西大学,2019.

[7]王晓芳.基于供需视角探讨小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完善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8(27):53-54.

[8]边露宇. 社会工作介入“村改居”社区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8.

标签:;  ;  ;  ;  ;  

需求层次理论下城镇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现状与对策探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