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静脉输液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不良反应率影响评价论文_陆晶晶

江阴市人民医院(东院) 2144400

【摘 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静脉输液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不良反应率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人员选择我院静脉输液的患者,例数一共为60例,研究起止时间为2018年1月~2018年2月,将患者随机分为30例组成对照组和30例组成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模式,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的模式。比较两组的红肿率、穿刺首次失败率、穿刺部位出血率、液体外渗率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静脉输液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行。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静脉输液;质量管理;不良反应

静脉输液是一种经静脉输入大量无菌溶液或药物的治疗方法,是利用液体静压的物理原理,将液体输入到体内。虽然静脉输液可以在对患者的救治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是静脉输液治疗是有一定的风险和危害的[1]。静脉输液有可能会引起发热反应、心力衰竭或肺水肿、静脉炎[2]和空气血栓等。在静脉输液时如何护理也十分重要[3],如果护理不当也会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以及医疗纠纷[4],因此本研究选取60例静脉输液的患者进行研究,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到静脉输液中,效果十分显著,特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基础资料

此次研究人员选择我院静脉输液的患者,例数一共为60例,研究起止时间为2018年1月~2018年2月,将患者随机分为30例组成对照组和30例组成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年龄22~54岁,平均年龄为(32.5±8.6)岁,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比例为11:19;观察组患者的年龄24~57岁,平均年龄为(35.5±8.6)岁,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比例为13:17。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模式,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的模式。患者均排除患有心理疾病、瘫痪、精神疾病等不具备配合完成研究的因素,符合研究分析标准并且患者和家属均在知情同意下配合研究。患者的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式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无菌操作、消毒、穿刺、固定、调节滴速、(换药)拔针等。

观察组实施原本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①按治疗本,带输液架至床旁,向患者解释输液的名称、作用以及注意事项等以取得患者的配合,选择好合适的静脉,调节好输液架的高度,嘱咐患者排便。②洗手戴口罩,根据医嘱备药并且检查好药品的有效期和是否是无菌状态。③输液前要认真核对,“三查七对”一定要严格执行。④协助患者摆体位,放妥止血带(为防止交叉感染,要做到治疗巾、止血带每人一个)。⑤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进行正确的穿刺。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节好滴速,心肺疾患输入速度宜慢;严重脱水,心肺功能良好者速度可适当加快,当输入高渗水、含钾药物、升压药物等滴速宜慢。⑦再次进行查对,交代好患者注意事项。在输液过程中应定时巡视病人,随时观察反应及滴速,以便能在出现不良情况时能做到及时的处理。

1.3观察临床指标

观察红肿率、穿刺首次失败率、穿刺部位出血率、液体外渗率以及患者满意度。

1.4统计学方式

本文中,采用率表示计数资料,检验方式为x2,而各组间之间计数资料的表达方式则为±s的,利用t进行检验,涉及统计学意义的均利用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当p值低于0.05则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红肿率、穿刺首次失败率、穿刺部位出血率、液体外渗率对比

对照组在红肿率、穿刺首次失败率、穿刺部位出血率、液体外渗率均高于观察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红肿率、穿刺首次失败率、

3讨论

护理干预是护士为促进病人康复而采取的各种护理措施,它是以临床判断能力和丰富的医学知识为基础的,在护理诊断的指导下,按事先预定的干预方法从事的一系列护理活动。在静脉输液质量管理中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帮助患者达到预定的目标:预防病发症,促进、保持或恢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功能。

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创造良好的环境、医护人员的卫生、“三查七对”的执行、协助患者并且认真执行输液过程、再次认真核对信息并且按时巡视,及时的发现并且处理一些突发事件。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护理行为的指导思想或称护理观念,是以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并且把护理程序系统化地运用到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去的指导思想,综合护理的目标是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求,提供适合的最佳护理。综合护理干预在静脉输液质量管理中使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升,降低了静脉输液中不良状况的发生,也极大的控制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本研究发现综合护理干预在红肿率、穿刺首次失败率、穿刺部位出血率、液体外渗率均低于常规护理(P<0.05)。常规护理的患者满意度明显低于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P<0.05)。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静脉输液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行。

参考文献:

[1]鞠杰,付利.静脉输液中的安全隐患及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5):232-233.

[2]王云霞.优质护理预防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价值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4):246.

[3]潘巧红,卢雪萍,冯常强,叶玉平.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对降低静脉输液风险的效果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01):97-99.

[4]王少区. 门诊输液大厅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风险及干预对策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5):183-184.

论文作者:陆晶晶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  ;  ;  ;  ;  ;  ;  ;  

综合护理干预在静脉输液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不良反应率影响评价论文_陆晶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