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西北地区重要金属矿产成矿特征及其找矿潜力论文_王虎宝,徐鑫

分析西北地区重要金属矿产成矿特征及其找矿潜力论文_王虎宝,徐鑫

陕西矿业开发工贸公司 陕西省 710054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的资源能源使用速度越来越快,耗费的程度也比较高,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寻找开发利用更多的资源,供给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本文主要讲述的是西北地区重要金属矿产的成矿特征,通过对其成矿特征的分析发掘西北地区矿产资源的价值,提高找矿效率。

关键词:西北地区;金属矿产;找矿潜力

引言

西北地区作为我国资源主要供给的来源地,其地区内部的金属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在进行资源开发以及利用时,分析区内部矿产的特征,依据其所处的地理位置进行矿产资源分布的概括,确立好整体的战略目标,对其进行开发,挖掘西北地区的矿产资源以及潜力,实现矿产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一、西北地区主要金属矿产成矿类型

1.有色金属矿产及其主要成矿类型

有色金属矿产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是通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而来的,这些金属矿产的存在并不独立,它们依赖于地质结构的变化,利用地壳活动以及地下层物质的流动而形成,在对有色金属矿产进行寻找时,首先要对该区域的地理位置进行分析,然后在结合其发生过的地质历史的变化过程,将历史融入到找矿作业中,这种金属矿产的成矿类型有很多种,根据分布地区的不同,以及成矿时代背景等,形成不同的有色金属矿产。

2.黑色金属矿产及其主要成矿类型

黑色金属矿产主要是由于构造过程中的作用而形成的,黑色金属矿产的种类有很多,主要有铁、锌等,这些黑色金属矿产对于我国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这种金属的找矿潜力相比较其它种类的金属矿产来说要大的多,它的用途也比较广泛。

3.贵金属矿产及其主要成矿类型

西北地区贵金属矿种主要为金、铂,其中金资源量丰富,为优势矿种。金矿主要成矿类型有热液蚀变岩型、与地质建造作用有关的含碳碎屑岩型、陆相火山岩型等,与斑岩型铜钼矿相伴生的金资源丰富。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床主要分布于秦岭成矿带,早、中三叠纪地层构成的汞锑金矿源层,后期岩浆热液活动萃取、运移、富集金元素成矿,如煎茶岭金矿等。

二、地质概况

我国西北地区中东秦岭的金属矿产最为丰富,所以,为了研究西北地区金属矿产的成矿条件以及分布特征,可以以东秦岭为代表进行研究。对其地质状况以及地理条件进行分析,然后对其所涵盖的金属矿产种类进行探究,挖掘出东秦岭的地理价值,提升东秦岭的整体经济,让矿产带动地方发展。对资源能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当然在开发时必须要保护生态环境。研究出其成矿的特征,依据这个特征以及潜力,对整个地区进行矿产的开发和利用。

秦岭成矿带位于秦祁昆中央山系东段,南北纵跨华北、秦岭、扬子3个地块和商丹、勉略2条板块缝合带,区内分布的重要断裂带有山阳—凤镇、镇安—板岩镇、南羊山及安康断裂等。区内分布有古生代和中生代的各类岩体,地层从中晚古生代到第四系均有出露。金、铜、铅锌、汞锑矿主要分布在凤太、西成、山柞和镇旬四大盆地。近年来,主要发现的大型矿床有双王、八卦庙、金龙山金矿,八方山、泗人沟铅锌矿,穆家庄、东流水、皇台铜矿等。区内1∶20万化探异常发育,找矿潜力较大。

三、多金属矿产分布特征

1.地层与矿产关系

(1)地层与金矿床关系

通过对研究区内72个金矿床及其赋矿地层进行分析,得出北秦岭地区主要赋矿地层为秦岭和宽坪群,赋存金矿床7个,占总数的12%,矿床类型以石英脉型为主,矿床规模为中小型,典型矿床有库峪和丰北河金矿。下志留统梅子垭组主要分布在旬阳北部,赋存金矿床7个,占总数的12%,主要矿床类型为蚀变岩型,典型矿床有焦家山和酉水河金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地层与铅锌矿床关系

通过对研究区37个铅锌矿床及其赋矿地层进行分析,得出北秦岭地区中新元古代地层主要赋存8个铅锌矿床,占总数的21%,矿床类型以变质火山岩型为主。

(3)地层与铜矿关系

研究区内铜矿床(点)74个。其中中型1处(穆家庄铜矿);小型11处,以商南和半仓沟等为代表;矿点62处。铜镍硫化物型铜矿1处(金盆铜矿);热液型(次火山岩型)25处,以九间房和庙坪等为代表;热水沉积喷流型1处(穆家庄铜矿);沉积型1处(三角山铜矿点);沉积变质型5处,以尖端山铜矿为代表;接触变质型2处,以川池沟和袁家沟为代表。

2.构造与矿产关系

(1)断裂与金属矿产分布关系

以区域内分布的五大断裂为研究对象,在每条断裂两侧每0.5km为一个带,统计到15km范围。通过空间分析和数学统计,发现深大断裂两侧的矿产主要集中分布在6km范围内,与断裂关系密切。而Ⅰ、Ⅱ级断裂两侧矿产的分布又有所不同,最终选定按照Ⅰ级断裂用1km间距,Ⅱ级断裂用1.5km间距,分4组,分别进行缓冲区与矿产分布关系分析。

(2)断裂密度与矿产分布关系

在Arcinfo软件下用25km×25km网格间距统计单元格内次级断裂的累积长度,作为断裂密度值,编制了断裂密度图,对应矿产分布,分析断裂发育程度与矿产关系。金矿主要分布在0~12km、12~18km范围内,分别占34%、38%,其次是18~30km范围内,占13%,30~42km范围内,占15%,说明东秦岭地区金矿主要分布在断裂密度为0~42km之间,充分说明东秦岭地区金矿形成与断裂之间的盆地建造有关

3.岩体与矿产关系

(1)古生代基性岩与矿产的关系

东秦岭地区古生代基性岩大小岩体20余个,其外围仅在安康和商州地区分布7个铜矿床(点)。基性岩与铅锌、金、汞锑矿关系不甚密切。

(2)古生代中性岩与矿产的关系

东秦岭地区分布着3个古生代中性岩大岩体,分别是佛坪岩体、蟒岭岩体和曹坪岩体。

四、找矿潜力的研究

1.找矿预测标志的选择

地质标志的选择

根据已知多金属矿床对上述讨论的地质因素做定位空间分析,结合不同矿种的成矿地质条件,对不同矿种分别选取找矿标志。

2.找矿潜力预测

按照控矿因素,对不同矿种分别选取找矿标志,并经校对,最终划分出金矿成矿预测区Ⅰ级14个,Ⅱ级11个;铅锌矿Ⅰ级9个,Ⅱ级4个;铜矿Ⅰ级27个;汞锑矿Ⅰ级8个。主要对金矿成矿远景区进行评价。

结语

矿产资源的使用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西北地区的矿产资源存储量已经占据了我国资源供给的重要位置,但是我国并没有完全开发和利用其资源,其内部的矿产资源依旧丰富,所以需要重新对西北地区的地质条件以及地理背景进行分析,找出具有金属矿产潜力的区域,把其作为主要的开发地,依据金属矿产成矿特征,开发西北地区的矿产资源,实现金属矿产开发的重要突破。

参考文献

[1]高阳,孙莉,陈东欢,范洪海.赞比亚西北省卢阿玛拉地区铜铀找矿潜力分析[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2).

[2]肖波,秦克章,张东红.赞比亚西北省铜-钴矿地质及找矿潜力[J].地质与勘探.2014(01).

[3]郑涛,汪岩,金哲岩.黑龙江省马伦-二十二站金及多金属找矿潜力分析[J].甘肃冶金.2012(02).

论文作者:王虎宝,徐鑫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  ;  ;  ;  ;  ;  ;  ;  

分析西北地区重要金属矿产成矿特征及其找矿潜力论文_王虎宝,徐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