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群众观的哲学意蕴探析论文

习近平新时代群众观的哲学意蕴探析论文

习近平新时代群众观的哲学意蕴探析

霍文忠 于纯海

摘 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形成了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哲学意蕴深厚的群众观。习近平新时代群众观的哲学基础是唯物史观关于群众的基本观点,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民本的重要思想。其核心要义是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获得感,强调党和群众的鱼水关系和血肉联系。习近平新时代群众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是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征程上宝贵的精神财富,改进了党的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开创了中国现代政治生活新气象。

关键词: 群众观;群众路线;历史唯物主义

群众观指的是对待群众的基本的观点、立场和态度,也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石。群众观回答的是“如何认识和对待群众”这一科学命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继续以群众观为指导,力倡“廉洁、务实、为民”的作风,形成了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哲学意蕴深厚的群众观。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群众观,有助于我们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凝心聚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一、习近平新时代群众观的哲学基础

1.习近平新时代群众观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人们的实践活动,尤其是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1]。因此,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任何阶段和不同环节,都必须深入群众、投身基层,重视群众的首创精神,与群众打成一片,不断增进与群众的广泛联系。

作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始终要求我们无论何时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群众立场,坚持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的基本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实践者,中国的几代领导集体都十分重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都能正确评判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都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应用总结,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他们都为习近平新时代群众观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重申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强调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生动地阐释了人民群众对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首创作用。[2]这些论述既继承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群众的基本观点,又结合了中国特殊的历史国情和中国人民的奋斗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1.1 使用不合理。新使用及大修理之后的柴油机,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按规程运行、磨合不到位的情况,导致气缸套出现磨损;柴油机在初始启动时,会出现加负荷运转,导致气缸套表面的油膜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进而出现活塞环与气缸套的接触磨损;长时间超负荷运转的柴油机,在使用时温度会增高,导致柴油机过热,进而影响润滑条件,这必然会导致气缸套磨损问题加重。并且超负荷使用时,工作粗暴,导致排气管冒出大量的浓烟,进而导致大量积碳,最终形成磨粒,加重气缸套的磨损。

2.习近平新时代群众观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

关注人的个体价值、重视人民群众在社会中的地位、追求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共生,来源于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祖先的智慧,而其中最为典型且占有统治地位的是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儒家思想肯定了天地之间人为贵、国家社会民为本,就是肯定了人作为社会的核心。在封建的等级社会里,能看到社会底层的人民无疑是具有历史进步意义的。

竹韵接过杂志,封面上赫然印着《英雄自杀,都是风流娇妻惹的祸》,她又急忙翻开内文,这篇配有半裸性感美女图的文章,写的是竹韵与海力的“婚外恋情”导致龙斌自杀的故事。尽管文中姓名做了处理,竹韵成了“周筠”,龙斌成了“隆武”,海力成了“A老板”,但文章的线索和情节都是依照不久前的那场风波编造的。编辑还装模作样地写了“编后语”: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因涉及个人隐私,编者对人物姓名作了处理……

2012年11月15日,刚刚在十八大上当选总书记的习近平在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就全面概括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文化的特点,并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指出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4]。此后,习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了群众观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2016年1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万里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概括了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立场)、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群众路线)。他指出,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5]2017年10月17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6]等,勉励全党同志,始终把人民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无论何时都不能脱离人民群众。[6]人民”一词在报告中出现203次,体现了我们党的宗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群众观的价值旨归。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用了很大篇幅、热情洋溢地阐释了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的认识和实践、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每一个领域和环节经验的创造和积累等方面发挥的智慧和实践。他指出,人民的支持和参与是改革成功的决定因素。[7]

当然,习近平新时代群众观意蕴深刻,还包括以“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核心的民强思想等。

同时,儒家思想虽然也有其局限性,但总体来说,儒家思想在敬民爱民这一立场上显然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当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视野绝不限于儒家。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文章中也多次引用诸如“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等中国传统民本哲学的经典论述,深刻说明了人民群众的重要性。

二、习近平新时代群众观的核心要义

1.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在民生问题上,习近平非常强调人民群众的获得感。2016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一次会议中,习近平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这“两个是否”上升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获得感”这个词表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是也不可能是空中楼阁,事关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要落地、要接地气,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一致。2016年8月20日,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健康服务,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让全体人民公平获得。[9]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在对过去5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进行回顾和总结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等。[6]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勉励海南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人民。[7]5年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和改善民生领域的短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6]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仁”在《论语》中最基本的含义是“爱人”,表征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范畴。儒家主张“天生万物,唯人为贵”“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治国应以民为根本,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人民百姓是国家的根基,根基巩固了,国家才能够长治久安。儒家民本哲学体现了“以人为本”“任人为贤”“贵在人和”“敬天爱人”等基本价值,强调通过道德修养完善自我,实现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统一。

父亲指着一个像巧克力的东西说:“让小刚吃,让小刚吃!”所有人都呆住了。父亲记得他的名字,父亲只记得他的名字!

目前超声诊断PLSVC标准:⑴三血管气管切面上显示肺动脉主干左侧见静脉频谱血管横断面。⑵沿该血管90°转动探头,探及该血管长轴,血流为向心方向汇流至冠状静脉窦。⑶可间接观察到冠状静脉窦(四腔心切面左侧房室沟处)扩张。正常胎儿冠状静脉窦较细,超声不易探及。由于左侧头臂及心脏回流的静脉血量汇入冠状静脉窦内,血流量增多,故其内径明显扩张。

历史和现实都深刻地表明,任何人都不能把自己凌驾于人民群众之上,任何人都不能忽视、脱离、超越、代替人民群众,要充分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要真正认识到人民群众才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同时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受益者。

总之,尽管由于流行病学调查尚缺乏结石成分及危险因素的资料,NAFLD相关肾结石的病生理机制也尚不十分明确,但是NAFLD患者内分泌紊乱导致尿液成分的改变为我们探讨其肾结石易感性的病生理机制提供了线索。生活方式的改变是目前NAFLD患者肾结石一级和二级预防的主要手段,但泌尿外科医生却很少关注肾结石预防领域的知识。关于NFALD的其他药物治疗是否可以有效地预防结石的形成,阻止结石的进程以及其作用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2.强调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习近平对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强调,体现在“人民幸福论”这一思想中。[3]

从知青、村干部再到党的总书记,不管在哪个岗位上,习近平始终牵挂着人民群众,始终坚持为群众谋利益、提高获得感,始终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在《之江新语》中,他多次提到这一问题,并且说“群众利益无小事”[8],百姓身上的一件件小事,集合起来,就是整个国家的大事。只有一件件做好人民群众的小事,心系群众、造福群众,才能从人民群众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群众主体地位重要性的认识体现在“人民至上论”这一立场鲜明、特色显著的思想中。[3]

将车身摆放到合适的位置,展示其升级后的悬挂减震系统,是展示路虎卫士品质的好方式,滑板公园的坡道也非常适合展示这种定制改装的效果。

3.强调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历史经验生动地表明,离开了人民群众,割裂了党和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血肉联系,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是不能取得最终胜利的。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智慧和力量的来源,是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的生命线。实践表明,凡是能发动和团结人民群众,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与人民群众的利益紧密相连,党的事业就充满生机活力。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智慧结晶,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制胜的法宝,要在新形势下发扬光大。

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矢志不渝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始终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强调“人民群众获得感”,把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和脱贫致富放在心头,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诠释了习近平新时代群众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时时处处宣示着人民群众在当代社会历史以及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主体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要论述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们明确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依靠力量、服务对象、根本宗旨具有重要价值。

“古之为政,爱民为大。”在这里,孔子认为,“爱人”是为政之首。当子张问“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孔子回答以“尊五美,屏四恶”。而“五美”则将“惠民”放在首位,“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另一方面,爱民须具体落实。所谓“养民也惠”即是指要给民众以实惠,包括救济贫困、为人民谋得实际利益。孟子继承了孔子的爱民思想,并将之发展成为激进的民本思想。在君与民的关系上,孟子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民本思想,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认为,民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同时民也是国家存亡治乱的根本。“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在重视民众的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主张。此外,儒家的代表人物,比如,荀子等都非常重视“民”的社会作用,认为“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三得者具则天下归之;三得者亡而天下去之。”

三、习近平新时代群众观的卓越贡献

无论在梁家河大队当知青,还是在省市、中央担任领导职务,习近平都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与人民群众心相印共甘苦,密切联系群众,避免脱离群众,坚持和群众融为一体。[10]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八项规定”“六项禁令”,随即作出在全党大规模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个重大决定,目的就是要使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不断加深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只有这样,才能永远保持党的旺盛生命力。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等。这一系列论断都生动地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

秦环龙表示,在新医改形势下医院成本管理体系建设的意义,在于以“转型发展、结构调整”为导向的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一体化建设,强化预算管理正向引导作用,把医疗成本控制在目标成本范围内,反映预算与成本的“价值链”管理作用,将成本核算的结果与成本预测、成本分析、成本控制、成本管理评价相结合,为医院的经济运营决策起到引领作用。以加快推进医院“转方式、调结构、转机制”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规划目标,为政府按病种、DRGs支付提供了详实的数据基础。真正反映了集智慧、风险的医疗行业的公益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充分发挥了医务人员的职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1.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根本原因。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将马克思主义确立为指导思想,并不断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自当选总书记以来,他总是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力量的源泉,这种力量的源泉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体现的最直观、最明显。人民群众是改革的主体,集全党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推进改革,就能攻克任何困难。他在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会议上,多次强调“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共同为改革想招、一起为改革发力。”[11]“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无不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智慧。”[12]以及改革要“依靠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13]。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一方面,要发挥党员干部的“掌大局、把方向”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改革实践中的主体作用,即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又重视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将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参与、探索、推动相结合在一起,开辟全面深化改革的崭新局面。这些观点,都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在当代中国的丰富和发展,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2.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征程上宝贵的精神财富

无论是从历次重要讲话中,还是从身体力行的各项实践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总是以群众观为根本出发点,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强调改善民生的紧迫性,强调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这些都是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征程上宝贵的精神财富。

习近平的群众观不仅反映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更反映在他多年来的执政实践中,反映在他遍及许多贫困家庭的足迹中——河北省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地铁施工现场、派出所、环卫站、出租客运公司、四川芦山地震灾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新疆疏附县托克扎克镇、安徽六安市金寨县、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宁夏、固原市泾源县大湾乡杨岭村、青海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的脚步遍布了大江南北、偏远山区、荒漠矿井,他用坚毅的脚步,身体力行地给全党“如何密切联系群众”作了方法论意义上的示范,成为我们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征程中宝贵的精神财富。

3.改进了党的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开创了中国现代政治生活新气象

习近平的群众观不仅仅体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更体现在切实的行动中以及实实在在的改变中。《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办法》《关于进一步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若干意见》《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的实施以及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如,户籍体制改革、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国企高管薪酬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小微企业税费问题等,无不受到中央深改组深切关注。

在习近平群众观的指导下,党中央制定的各项政策更加体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更加为民和务实,党群关系更和谐,呈现了中国现代政治生活的新气象。比如,在习近平新时代群众观的影响和带动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将“共享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写进全会报告。其中的道理和逻辑在于,树立新发展理念首先要解决为什么人、由谁享有这个根本问题。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推动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四、结语

综上所述,习近平的群众观内涵丰富、意蕴深远,既与唯物史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又有所创新;既切中唯物史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脉络,又与当代中国国情、执政党实践紧密联系;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宗旨,又彰显了中国淳朴的民族情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大的根基保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学习好、掌握好习近平新时代群众观,对于我们凝聚共识,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7,158.

[2]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8-6-3).http://www.xinhuanet.com/2018-03/20/c_1122566452.htm.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8.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70.

[5]习近平.在纪念万里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8-4-9).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5/c_1120058080.htm.

[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1,1,5,11.

[7]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4-14.

[8]习近平 .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139.

[9]习近平.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EB/OL].(2019-4-8).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8/20/c_1119425802.htm.

[10]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M].北京:中共中央大党校出版社,2017:18.

[11]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的讲 话 [EB/OL].(2019-3-7).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4-08/19/c_133566516.htm

[12]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的讲 话 [EB/OL].(2019-2-4).http://www.gov.cn/xinwen/2014-12/02/content_2785771.htm

[13]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的讲 话 [EB/OL].(2018-12-4).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4-01/23/c_126047190.htm

[1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27-128.

DOI: 10.16653/j.cnki.32-1034/f.2019.016.011

[基金项目: 本文系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哲学基础与价值旨归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TJKS16-006)]

(作者单位: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

标签:;  ;  ;  ;  

习近平新时代群众观的哲学意蕴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