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安全理论在发电厂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孙玲

本质安全理论在发电厂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孙玲

(中电(四会)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526242)

摘要:发电厂的生产作业流程很容易产生安全隐患,要求发电厂积极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基于此,本文将本质安全理论作为基础,对其在发电厂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从狭义及广义两个角度阐述了本质安全理论的内涵。基于本质安全理论内涵,发电厂需要在人员安全管理、生产设备安全管理、劳动及环境安全管理及制度安全管理方面应用本质安全理论,从根本上保障发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本质安全理论;发电厂;安全管理

前言:目前我国发电厂安全管理水平存在良莠不齐问题,有些发电厂安全管理水平较高,有些发电厂安全事故频发,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发电厂的设备、人员及生产工艺水平存在差异。因此,发电厂管理人员需要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引进本质安全理念,明确本质安全理论的应用要点,以此实现发电厂生产的本质安全。

一、本质安全理论分析

本质安全主要是指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从狭义角度而言,本质安全主要是指利用设计等方法使生产系统及生产设备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其安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失误安全功能,该功能可以在操作人员出现操作失误时,避免生产设备出现事故,主要是指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具备自动预防操作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功能;(2)故障安全功能,该功能可以在生产设备或者生产系统出现故障时,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或者始终保持正常运行状态。

从广义角度而言,本质安全主要是指构建完善的保证体系及监督体系,应用这两种管理体系实现生产安全的事前管理及事中控制,避免生产人员出现不安全行为,并对生产设备、生产环境进行优化。对于生产设备而言,要求生产厂商加强对生产设备设计及制造安全性的重视,要求发电厂加强对生产设备的安装、检验及维护管理,避免生产设备中存在不安全因素;对于生产环境而言,发电厂需要改善设备生产作业环境,避免生产现场存在不安全因素。与此同时,发电厂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规范生产人员的生产行为,避免人身伤害事故或者设备故障的出现。基于本质安全理论,发电厂安全管理工作的最高境界就是本质安全,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最终目标,实现发电厂生产的安全稳定[1]。

二、本质安全理论在发电厂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一)保障生产人员的本质安全

对于发电厂而言,生产人员涉及到运行人员、点检人员、维护人员以及外包工程人员等,要求所有生产人员具备发电产生产作业的生理能力及心理素质,可以在生产过程中正确处理故障或者突发状况,上述生产人员的综合素养可以通过培训教育获得提升。因此,为了实现生产人员的本质安全,发电厂需要加强生产人员的培训。

首先,理论知识的培训,发电厂需要对生产人员进行岗位理论知识及安全知识教育,确保生产人员明确岗位的相关要求,并掌握应急处置以及消防急救等安全知识,要求生产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开展生产工作。比如,某发电厂为了提升生产人员的安全意识,通过安全快报、门户网站以及微信等社交平台,宣传安全事故反面教材,给生产人员以警醒,实现本质安全。

然后,专业技能的培训,发电厂需要通过仿真机、检修实操培训室以及岗位练兵等多项培训活动,对生产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实现发电厂生产岗位的持证上岗,确保生产人员可以按照标准流程开展生产作业,保障发电厂生产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保障生产设备的本质安全

基于本质安全理论,生产设备的安全是安全管理的基础。设备安全管理的核心工作是点检定修,发电厂需要积极开展点检定修工作,实现设备本质安全。首先,发电厂需要根据生产实际进行生产设备的选型,并按照规范流程进行设备的安装,并加强设备的运行巡检与设备专业点检频率,积极开展精密点检及技术诊断工作,及时发现生产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然后,准确分析精密点检数据,点检人员需要应用精密点检数据对生产设备进行定量分析,明确生产设备的技术水平及劣化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状态检修,实现设备安全的高效管控;最后,提升生产设备的技术水平,加强全新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的研发,进一步提升生产设备的运行安全,逐渐形成“预警—制约—闭锁”的保护方式,确保生产设备在运行期间始终保持安全状态[2]。

(三)保障劳动及环境的本质安全

对于劳动本质安全,主要是指发电厂电气作业、特种作业及起重作业等劳动作业的安全。对于电气作业而言,作业现场应用到的手持式或者移动式电动工器具,需要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工器具符合作业标准,且现场电气设备进行接地接零;对于特种作业而言,采用的脚手架、安全带及移动梯台需要具备通过检验合格之后,才可以投入使用;对于起重作业来说,管理人员需要按照一定的周期对起重机、电动卷扬机以及垂直升降机等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各项参数符合安全生产要求;对于特种作业来说,发电厂需要选择具备相关资格证的特种作业人员,确保特种作业人员通过专业培训,并应用具备合格证的特种设备开展特种作业。

对于环境本质安全,发电厂环境本质安全主要是指空间环境、自然环境以及作业现场环境等环境氛围。具体而言,发电厂安全管理部门需要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及点检报告,明确生产设备的维修及更换时间,并确保工作人员在法定工作时时间内完成作业,避免疲劳作业引发安全事故;需要将国家标准作为基础,对生产现场的采光与通风效果、温湿度以及粉尘进行合理检测,并采取有效措施使其处于安全生产的标准范围内;需要提高生产设备的抗灾防灾能力,如抗震能力、防冻能力以及抗高温能力等。

(四)保障管理工作的本质安全

发电厂安全管理工作主要是指管理人员对生产人员进行控制,使其行为符合安全生产规范。安全管理的目标在于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基于本质安全理论,发电厂管理人员需要开展全过程安全管理,通过保证体系的制定开展事前管理;通过监督体系的实施实现过程监督,从根本上避免生产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确保发电厂的生产处于安全可控状态,将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阶段。具体而言,发电厂需要建立生产安全责任制,贯彻落实“四个责任”。对于领导干部而言,需要承担领导责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及法律法规统筹安全管理工作;对于技术人员来说,需要承担技术责任,积极开展技术交底工作,避免生产人员由于技术问题出现安全事故;对于管理人员,需要承担安全生产管理责任,避免安全管理工作出现偏差;对于监督而言,需要承担监督责任,加强对安全管理制度实施的监督,实现管理本质安全[3]。

结论:综上所述,本质安全理论从安全生产基础出发,可以有效实现发电厂的安全生产。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发电厂管理人员需要加深对本质安全理论的重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生产人员的培训,营造安全可靠的作业环境,保障生产设备的安全运行,这样才可以实现本质安全,促进发电厂的可持续发展。希望本文可以为发电厂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薛玉峰.再探发电厂本质安全管理[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8(S2):147-149.

[2]王巧梅.火力发电厂的本质安全管理[J].中外企业家,2013(25):86+88.

论文作者:孙玲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2

标签:;  ;  ;  ;  ;  ;  ;  ;  

本质安全理论在发电厂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孙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