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消防给排水设计要点及建议论文_杨立

建筑消防给排水设计要点及建议论文_杨立

湖北省襄阳市消防支队 湖北省襄阳市 441000

摘要:随着建筑火灾的逐年增加,给排水设计作为建筑消防设计的重要环节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建筑消防给排水设计的合理性影响着整个建筑的安全性能,可有效提升建筑使用过程中的人员及财产安全,大大降低火灾事故所造成的损失,维护我国社会稳定及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根据建筑给排水消防设计要求,提出了建筑消防给排水设计的几个要点,并为更好地进行建筑消防给排水设计提出几点建议,对提高建筑消防安全提供保障。

关键词:建筑消防;给排水;设计要点;建议

一、建筑消防给排水设计要求

根据建筑物差异,设计人员应依据实际情况设计消防给排水系统,一旦发生火灾,让受困人员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救援水源。这就要求室内各处都备足水源,以便更好的保障建筑内人员的人身安全。对此,对建筑消防给排水设计提出以下要求:

第一,由于消防给排水系统在供水上存在明显差异,压力选择应结合建筑物的实际高度和整个内部结构,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低压系统,其供水水压偏小,通常在0.1Mpa及以下,一旦发生火灾,需通过外力才可实现其灭火功能,多适用于小型的民用建筑和高层建筑室外灭火;二是高压系统,其供水水压很高,一旦发生火灾,无需通过外力,只需要有灭火设备便可实现灭火功能。此外,为避免出现水源短缺影响救援的情况出现,应在地面配置水池。

第二,消防系统设计方面,需依据室内情况差异进行给水需求设计,尤其是要合理配置阀门,应以不同的独立阶段进行设计,并根据分区差异设计与安置防水泵,使其与室内各个消防管网有效连接,并能够顺利进行供水。

第三,根据建筑实际要求,合理配置消防灭火系统。目前,消防灭火系统主要包括自动灭火和消防栓灭火两种,它们各有其优势与不足,前者通过自动感应周边温度方式进行火灾报警并扑救,其优势是灭火成功率较高,其缺点是成本高,种类多,不同种类装置所适用的条件各有差异,不利于安装和使用。相比之下,后者的成本较低,且易管理,但其缺点是需要人为发现火灾后使用该设备进行救援,不能自动识别火灾情况。

二、建筑消防给排水工程设计要点

(一)设计消防蓄水池

建筑消防给排水工程设计是建筑应对火灾事故的重要保证。通常,建筑消防给排水工程的水压和积水量会大于政府管网供水系统规定的数值,而且特殊情况下仅能选择单路进水方式。这时候不妨考虑建造蓄水池,一方面用于消防给排水,一旦发生建筑火灾,用于灭火,另一方面还可为周边居民用水提供便利,既降低了建筑设计与建造成本,又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此外,建筑消防给排水工程设计,还应充分考虑到火灾延续时间,建筑物内自动灭火系统、消防栓给水系统供水情况等,特别是要根据建筑物整体结构设计对建筑内消防水量的储备量、灭火需水量、水量补给所需时间等进行综合考虑,以便于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设计建筑消防泵房

消防泵房是建筑消防给排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及时有效地控制建筑火灾蔓延。建筑消防泵房设计,应注意设计位置的合理性,要确保其位置不会受到火灾影响而无法发挥其正常的救援功能。通常,建筑消防泵都是独立存在的,其防火性能较强,多高于二级要求,或者采用较高质量的防火材料作防火门。在设计中还应注意,消防泵房既要具备良好的防火性能,又要保证水源可及时被供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设置自动灭火系统

自动灭火系统可在火灾发生时,自动打开阀门喷水灭火,可在第一时间控制火势蔓延。因此,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也是当前建筑消防设计中的要点。目前,市场上的自动灭火系统种类较多,从喷头形式划分,包括开式与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两种,而主要的系统类型有干式和湿式。干式自动灭火系统内部是压缩空气,系统中设置火灾温度识别值,当外界发生火灾且温度到该值时,系统自动开启喷头喷出压缩气体,完成灭火救援工序。湿式自动灭火系统内部是水,其原理同于干式自动灭火系统,不同之处在于它通过喷水方式进行灭火。

三、建筑消防给排水设计建议

(一)确保消防结构的全面性与合理性

为确保建筑消防给排水工程有效发挥其灭火救援功能,在进行建筑消防给排水设计时,要保障建筑消防结构的全面性与合理性。这要求一方面技术人员要熟悉给排水工程特点,仔细设计给排水施工图纸,控制好现场施工管理,另一方面建筑整体设计要严格根据国家相关制度完善消防结构,如消防电梯与客梯应明确区分,不能因为节省空间而不设计消防设施,防烟楼梯的设计应保障其空间内空气通畅,如果建筑内消防楼梯不能进行自然通风与采光,则应设计相应的通风设备,并采取相应的机械防烟措施,确保火灾发生时能顺利进行排烟。

(二)合理设置消防器材

消防器材设计主要应根据建筑物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位置设计,这与整个建筑的消防能力密切相关。对此,一是要求设计人员在住户容易发现和找到的位置配备消防器材,且不能为了建筑物美观等原因而有意遮挡消防器材;二是消防栓的设计,应在对消防栓充实水柱长度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布置。据相关经验表明,通常低于100m的建筑消防栓充实水柱应大于10m,高于100m 的建筑消防栓充实水柱应大于13m;三是根据水龙带长度,设计消防栓间隔距离,确保消防栓设置的合理性,全面保障建筑消防安全。

(三)安装并使用水压检测设备

从建筑消防给排水管道网使用情况来看,若不能对其水压进行合理控制,灭火系统便会失去其应有功效,甚至可能出现管道破裂的情况,甚至是整个灭火系统损坏,造成不可估量的重大火灾事故。因此,给排水管道网应安装并使用水压检测设备,以有效解决水压差压问题,当管道网内水压下降低到预设值时,压力监控装置通过自动报警方式提醒工作人员,同时消防稳压设备提升管道网内水压,保证其水压达到消防用水要求。若消防管道网内水压较高,压力监控装置也会通过自动报警方式提醒工作人员,并通过稳定装置降低水压,以防止由于水压超压造成的管道不正常运行,延误最佳救援时间。

四、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消防给排水工程对于整个建筑的消防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结合建筑消防给排水设计要求,探讨了建筑给排水消防设计中消防蓄水池设计、消防泵房设计及自动灭火系统设计三个要点。为进一步加强建筑给排水消防设计的有效性,提出建筑消防给排水设计应在确保消防结构的全面性与合理性的基础上实现,并注意合理设置消防器材,安装并使用水压检测设备。望本研究能够为建筑消防给排水设计及建筑消防能力的提升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崔静.高层建筑给排水消防设计方法分析[J].中国公共安全( 学术版),2012( 02) : 75 - 77.

[2]赵翠. 民用建筑消防给排水的设计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3):77.

[3]李秋均.建筑给排水及消防系统设计探讨[J].建筑设计管理,2016,05:72~74.

论文作者:杨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3

标签:;  ;  ;  ;  ;  ;  ;  ;  

建筑消防给排水设计要点及建议论文_杨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