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研究论文_王彩霞,张永欢,刘静静,王春莹,江永强,李冬,乔

王彩霞 张永欢 刘静静 王春莹 江永强 李冬 乔炜

(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 陕西 西安 710065)

【摘要】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就诊的ITP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给予ITP常规治疗。观察组在ITP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进行抗HP针对性治疗。对比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率(82.0%)、总有效率(100.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合并HP感染患者,抗HP治疗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因此提示HP感染与ITP相关。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幽门螺杆菌;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R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3-0211-0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为血液系统一种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发病率约为0.1‰。发病机理目前仍未明确,部分研究显示与某些病毒感染相关。1998年Gasbarrini等首次发现Hp感染可能与ITP发病过程相关[1]。此外,Abdollahi等证实在儿童体内,Hp感染可诱发ITP发生[2]。但仍有部分学者认为Hp感染与ITP两者之间并无相关性。本文旨在分Hp感染与ITP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血液科就诊的ITP患者100例。纳入标准:患者具有明显出血的症状体征;经连续2次血常规检测,血小板数量均低于20×109/L,而白细胞(WBC)及红细胞(RBC)水平正常;所有患者经14C-呼气试验检测,证实合并HP感染;知情同意;无其他严重性疾病。排除标准:具有长期用药史患者;近期胃部不适患者;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患者。最终纳入100例。其中男42例,女58例,年龄(11~77岁),平均38.4±12.6岁,平均血小板水平为9.8×109/L(0~19×109/L)。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给予患者血小板输注;地塞米松(生产厂家: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1020036)静脉滴注,每次10mg,每日1次;大剂量人丙种球蛋白(规格:50g/L,2.5g/瓶)0.4g/kg,1次/d,静脉输注,连续用药5d,或1.0g/kg,每日1次,连续用药2d,随后根据患者血小板计数波动情况,选择0.4~1.0g/(kg?d),定期静滴,以维持血小板计数在安全水平。2周后,如果连续2~3次检测血小板计数,均处于正常范围,则可逐渐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

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抗HP治疗。HP治疗采用标准四联疗法:奥美拉唑肠溶片(苏州中化药品工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10184)20mgqd+胶体果胶铋颗粒(山西星火维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2560)0.15tid+阿莫西林分散片(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9991028)1.0gbid+克拉霉素分散片(广东怡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9990092)0.5gbid,常规剂量连服14天,随后进行HP检测,检测HP清除后,停止用药。

1.3效果评价

治疗后第21d,对患者血小板计数进行评估,连续检测3次均恢复正常,血小板计数≥120×109,则为显效;患者血小板计数接近正常水平,血小板计数≥30×109/L,为有效;若患者血小板计数<30×109/L,则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显效)/患者总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观察组显效率(82.0%)、总有效率(100.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n(%)]

2.2 后期治疗结果

给予对照组血小板计数未恢复正常的32例患者, 再次联合抗 HP 治疗后,28例患者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

3.讨论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已发现与EBV、麻疹病毒等多种病毒相关,然而是否与HP感染相关仍存在争议[3]。

HP为革兰氏阴性螺杆菌,可定植于胃部,诱发多种肠胃疾病。HP可产生多种独立因子,其中尿素酶为最主要的致病因子之一,也是HP最有效的抗原成分,在HP致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通过与胃粘膜表面CD74结合,诱发炎性反应。本文以ITP患者为对象,结果显示,观察组联合抗 HP 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此外给予对照组血小板计数未恢复正常的32例患者, 再次联合抗 HP 治疗后,28例患者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综上所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合并HP感染患者,抗HP治疗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因此提示HP感染与ITP相关。

【参考文献】

[1]严志民,杨桂玲.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联系[J].实用临床医学,2008,9(4):136-138.

[2]Abdollahi A, Shoar S, Ghasemi S, Zohreh OY. Is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 risk factor for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n children?[J]. Ann Afr Med. 2015,14(4):177-81.

[3]白艳艳.幽门螺杆菌感染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中的意义[D].苏州大学,2006.

论文作者:王彩霞,张永欢,刘静静,王春莹,江永强,李冬,乔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5

标签:;  ;  ;  ;  ;  ;  ;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研究论文_王彩霞,张永欢,刘静静,王春莹,江永强,李冬,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