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 辽宁大连 116200;
2国网辽宁大连供电公司 辽宁大连 116033)
摘要:电力工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展,就眼下情况来说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工作还有着提升空间。这是因为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中多采用粗放型管理模式,管理质量与效率不高。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后,可以显著优化项目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降低工程成本,一定程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
一、提高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意义
首先,能够有效控制成本。它的内容众多,施工人员、机械设备以及物资是管理的主要重点,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其进行管理,具体来说就是合理配置各工序的施工人员和要用的机械设备,从而有效减少在这些方面的资金投入,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其次,规避风险。在建筑施工管理中,风险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大多不能被人主观掌控,所以我们一定要在早期就完成风险防范管理。采取科学有效的施工方案能够有效规避风险,主要体现在通过施工管理能够预防和处理施工中遇到的问题,有利于保证施工安全有序进行。
最后一点,一定要提升工作的效率。完善规章章程有利于提升工程进度,例如说要规定一些鼓励或奖励惩罚的规章,这样就会去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用积极的心态来建设工程。为了保证施工质量,从施工人员的角度,应积极提升他们对于工作的责任感,具备较高的综合业务能力,提升施工效率,实现项目的预期目标。
二、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及特征
精细化管理,即是对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中的质量、进度、安全、成本等要素进行不断优化与完善的一个过程。其内涵是以提高项目管理效率与管理水平为核心思想,追求精益求精以及不断细化与改善。其中,“精”即是精确,是指在项目管理中不投入多余的人力、物力与财力,避免浪费;“细”即是指细化与完善,确保建设项目全过程中的所有管理活动均是有益和有效的。
一个精细化管理的电力工程建设项目,通常具有以下方面的特征:一是浪费最小化,具有很强的经济性与效益性;二是能快速应变,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措施与管理制度,能对工程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加以迅速的解决;三是能对项目管理的流程进行持续性的改进,以保证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的高质量与高水平。
三、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现状
3.1质量安全和工程进度
因为工程方案设计不够科学,这就导致施工操作和监督工作在施工中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再者就是设备和材料的质量不合格,无法满足施工的要求和设计,进而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与此同时,电力工程建设中的调试和修正工作是非常复杂和繁重的,所以在实际施工中的不确定因素是比较多的,这就会影响工程的进度,降低施工的效率,进而导致工程的成本增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粗放式的管理模式
现阶段社会进步迅速,电力行业也随之发展,各行各业对电力行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尤其是在于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方面,由于当下的电力工程管理基本都是粗放式管理的方式,必须对其进行改正。而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如下:第一,管理人员缺乏管理意识和责任心,这样就无法保证电力工程管理的质量,影响工程的进度;第二,在实际的电力工程建设中项目管理中,没有做好对施工成本的有效管控,这就会导致电力工程施工成本的提高;第三,没有制定严格科学的电力工程施工周期计划,施工周期越长,工程的成本就越高,同时这也会给电力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带来不良的影响。
四、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精细化管理
针对上述问题,相关人员应该意识到科学管理的重要性,只有引入科学管理模式才能提高项目管理质量,接下来笔者从多方面入手分析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
4.1健全精细化管理制度
制定完善合理的管理制度是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的第一步,只有具有一套合理科学的精细化管理制度,才能为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实施提供依据和参考,以确保管理的质量。在制定精细化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案时,必须与电力工程的实际建设情况相结合,制定合理的施工标准和施工目标,同时还需要构建相应的管理组织机构,分工明确,组织合理,以确保管理计划和制度的有效落实。明确各个科室的责任和任务,以免在出现问题时发生互相推诿的现象。
4.2加强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
施工监理单位、施工设计单位等单位,要做好对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并制定相关的治理任务书。明确施工中常见的施工问题,并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处理方案,并且在施工中还需要做宣传工作,如设置警示牌、展板等,促进施工人员质量管理意识的提高。
4.3加强进度管理,保证施工质量
在进度管理方面,施工单位需要制定严格的进度管理方案,采用分阶段任务管理的方法。每个施工环节都需要有专人负责,以确保工程建设的流畅性,使工程可以有序进行。在进度管理中,如果进度计划没有有效落实,就需要迅速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工程进行调整,以免影响后续的施工。与此同时,如果工程进度管理效果比较好,也可以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
4.4科学化与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相结合
在我国各行各业中普遍采用了精细化的管理模式,所以要使精细化管理模式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中实现进一步发展,将科学化与电力工程项目结合,同时要进行调整与改变。例如针对电力工程项目来说,在进行精细化管理模式应用时,要综合考虑目前电力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与各个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共同协作,同时要了解其他部门的实际需求,针对不同部门的实际需求,从而细化管理与调研方式,进一步提高电力工程项目管理质量。
4.5加强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在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创新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创新工作需要从技术和管理这两个方面来进行,以此来提高精细化管理的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工作方面的创新可以参考以下几方面:第一,积极学习和借鉴那些比较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方法。第二,在借鉴其它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时需要结合项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第三,吸取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对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
4.6加强队伍建设
电力工程事业快速发展,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度越来越高,对此,应该加强管理人员培养,结合实际情况,深入挖掘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定期组织专业培训和教育,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和责任意识,满足精细化管理需求,建设更高水平的管理队伍。
结语
综上所述,将精细化管理模式引入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中,可以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但受到经验、技术水平等因素限制,精细化管理模式的作用并未全部发挥出来,还存在可以提高的空间。这就需要电力工程管理人员结合实际工程,不断完善管理流程、健全管理制度,彻底发挥精细化管理模式的作用,促进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楠.电力培训中心大修项目精细化PM管理模式构建与应用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5.
[2]苑庆民.唐山曹妃甸二十二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核心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D].燕山大学,2013.
[3]陆怀谷.溧阳城区10KV电网规划方案的全寿命周期理论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
作者简介
杨晓宁(1974-1224)性别:女;民族:汉;籍贯: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职称:经济师;研究方向:电力工程;单位全称: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
论文作者:杨晓宁1,姜杏2,李有茂2,李淑珍1,王立军1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9
标签:精细化论文; 电力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建设项目论文; 质量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