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效果 创新方法——长沙市加强和改进党委中心组学习的做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长沙市论文,党委论文,做法论文,效果论文,中心组学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长沙市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精神及建立党政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制度的精神,针对党委中心组学习的新形势新问题,创办以市委中心组为龙头的“领导干部学习讲坛”,带动与促进了各级中心组学习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在内容安排上注意系统性和前瞻性
市委高度重视中心组理论学习的内容与重点。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上,做到从宏观上结合现实需要,注意系统性和前瞻性:一是吃透上级精神。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尤其是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是各级中心组必修必学的重要内容。二是认真钻研专题。围绕提高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驾驭能力,做到理论学习与当代政治、经济、科技、法律、文化等专题学习同步进行。三是立足长沙市情。根据跨世纪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着重围绕全市的中长期发展战略与思路,开展理论调研、分析研讨,找准薄弱环节,解决“瓶颈”问题,从而不断赋予长沙市跨越式发展战略新的内涵。四是不断自我提升。每个季度请专家举办讲座。讲座之前,要求中心组自学必读文件、书目;讲座之后开展集中讨论,安排中心发言,交流学习收获和体会。中心组成员在自学、讨论、交流中,针对现实学习,带着问题思考,结合实际研讨,联系思想改造,促使认识不断深化,党性修养不断提高,领导驾驭能力不断增强。
二、在形式方法上不断改进和创新
为了增强中心组成员学习的自觉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不进”为“学得深”,市委中心组建立健全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学习机制。
一是开设“领导干部学习讲坛”,发挥市委中心组的学习示范作用。“领导干部学习讲坛”利用市委在全国,特别是在北京、上海、香港等地建立的专家网络优势,定期邀请专家讲学或作辅导报告。去年以来,“领导干部学习讲坛”把市委中心组集中学习扩大到全市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的范围,采用集中学习、分散讨论的方式进行,组织集中学习5次,累计达20天。13名来自中央党校、中纪委、国务院法制办、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南京航天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七一”讲话、资本运营、信息技术、金融知识、先进制造技术、劳动价值理论、反腐倡廉工作、加入WTO与政府法制建设等内容,为长沙各级领导干部进行专题讲学,近两万名党员干部参加了集中学习。讲学专家层次高、授课信息量大,既能从宏观上把握大局,又能对重大问题进行深层次剖析,讲得系统透彻,有说服力和感染力。采取扩大学习的形式,不仅实现了资源共享,而且减轻了基层在学习组织、经费方面的压力。“讲坛”开辟了中心组学习的新形式,提升了学习层次,开阔了领导干部的视野,提高了全市党员干部队伍的理论修养。
二是实行个人自学、集中讨论与中心发言相结合的方法,激发干部理论学习的兴趣。为了保证学习效果,激发中心组成员学习热情,每次集中学习,都提前把学习内容、讲授专题、研讨重点通知各级中心组成员,使其明确学习重点,带着问题思考,围绕专题听课。每次集中研讨,指定1-2名同志作中心发言,其他中心组成员补充,组长小结,从而把理论学习与工作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使讨论交流切实围绕学习主题进行,不至于变成漫无边际的议论。
三是组织中心组开展理论研讨与论坛活动,提高理论研究水平。为了提高中心组成员的理论研究水平,我们组织中心组成员参加高层次理论研讨会与论坛活动,要求他们撰写有情况、有分析、有观点、有对策的调研报告和理论文章。近年来,各级中心组成员先后参加了长沙中长期发展战略研讨会、省市建党80周年理论研讨会、学习“三个代表”与发扬艰苦奋斗作风研讨会、长沙发展文化产业规划论证会、长沙建设生态城市理论报告会、长沙商贸高层论坛、湖南农博会论坛、雷锋精神与公民道德建设研讨会等,使各级领导干部的战略视野、理论思维、知识素养、党性修养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三、在制度建设上加强规范和指导
为使全市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由市委宣传部、组织部联合起草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县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意见》,从六个方面加强规范、指导:一是进一步规范党委中心组构成。要求全市所有副县级以上单位党委(党组)都要设立理论学习中心组。中心组设组长、副组长和学习秘书处(室)。规定中心组成员调整和组长、副组长、学习秘书的变动,要及时上报市委宣传部和市委讲师团。二是规范党委中心组学习内容。要求既注意理论学习的系统性,又突出每个阶段的学习重点;既听专家学者的辅导报告,又学习革命导师的经典著作;既体现上级的统一要求,又结合本单位的思想和工作实际。三是规范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主要是集中学习制度、领导联点制度、考勤制度、督学制度、汇报制度、建档制度等。四是规范党委中心组学习方法。做到坚持集中自学与专家辅导相结合,理论研讨和专题调研相结合,钻研理论和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五是规范党委中心组学习考核制度。县级党委中心组的学习情况列入市委督查范围和党政机关目标管理的考核内容。从2002年起,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全市新拟任县、处级党政领导职务的干部,实施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制度。同时,每年底由市委宣传部会同市委办公厅、市委组织部、市委讲师团共同组织,对全市县级中心组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与通报。六是规范对党委中心组学习的指导和服务。加强对各级中心组学习的领导与业务指导工作,要求各级部门采取措施,健全机构,保证学习时间、内容和人员的落实,各级中心组学习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四、在成果运用上强调转化和落实
一是着眼于转变思想观念,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开拓创新的前提。在党员干部中,过去一度出现言多于行,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小进则满,小富即安的思想。对此,市委组织中心组成员赴上海、苏州、杭州、广东等地“取经”考察,回来后召开专题务虚会进行集中研讨,召开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统一思路,明确工作目标。各级中心组成员一致认为,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经济发展的速度。思想新,一新百新,观念变,一变百变。一定要紧紧抓住解放思想这个“总开关”,坚决从“自我感觉良好”、“封闭守旧”、“部门利益至上”、“事不关己的看客心理”等四种不良心态中解脱出来。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市委中心组成员立足新的思维层次,对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形成了新的共识。在具体工作思路上,产业结构的调整致力于调优第一产业,强调第二产业,调高第三产业,认真实施“兴工强市”战略;产品结构的调整致力于实施名牌战略,大力发展构筑高新技术产业带;企业结构的调整致力于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存量调整为重点;所有制结构的调整致力于解决好国有经济的“集聚”和“退出”问题。
二是着眼于完善决策过程,实施科学决策。科学决策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市委提出16字战略思路:“开放强市、科教兴市、流通活市、依法治市”,并确立了“一江两岸,西文东市,六桥三环,山水洲城”的城市发展格局。近年来,市委中心组在学习时对上述发展战略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反思,认为长沙发展战略围绕经济建设中心,针对实际情况,找准了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关键,显现出较好的决策效应,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根据新的发展阶段的新形势、新特点,市委中心组经过多次专题学习研讨,按照“继承、提升、创新”的原则,在全市上下广泛深入地开展了长沙中长期发展战略研讨活动,对长沙市今后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进行了系统性和前瞻性研究,确立了“东引西拓、优势带动、环境先导、城市提升”四大战略,明确了建设科教、商贸、文化、信息四个中心的功能系统,提出了用15年左右时间把长沙建设成为繁荣的经济强市、开放的窗口城市、文明的现代都市、秀美的山水名市四大奋斗目标。长沙市中长期发展战略的制定,既保持了工作思路的稳定性、连续性和务实性,又使未来发展思路更清晰、更完整、更具有长沙特色,为长沙在21世纪及时抢占发展制高点指明了方向。
三是着眼于加强班子建设,提高干部素质。去年以来,全市各级中心组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把学习理论的过程作为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过程、不断落实“三个代表”要求的过程。市委中心组围绕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和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举办系列辅导报告,进行专题理论研讨。大家一致认为,要实现长沙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准确分析和准确把握改革和发展中带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找准目标定位,研究制定措施,不断提高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改进自身作风,是事关事业成败的大问题,一定要切实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把企业想什么、要什么,基层盼什么、求什么,党员干部应该做什么、帮什么,作为各级领导致力于发展、着力于服务的基点,做到心中有数、行动有谱、解决有力,真正转变干部作风。在学习过程中,一方面注重与领导干部思想实际紧密结合,经常进行警示教育,引导大家回顾和反思自己这些年理想信念是否坚定,思想作风是否扎实,联系群众是否到位,反腐倡廉是否过硬,执政勤政是否公道;另一方面注重与提高干部领导能力紧密结合,启发和激励大家熟悉经济业务、坚持市场导向、改进工作方法,从而不断增强大家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自觉性。
四是着眼于指导基层工作,发挥辐射作用。带动全市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为此,市委中心组学习时注意根据专题和工作需要,适当扩大吸收有关部门、有关单位的主要领导参加。参加扩大学习的基层领导不仅自己得到一次较高层次的学习提高机会,更重要的是把学习的收获带回单位,引导本单位的学习更加规范、更加深入。市委还要求中心组成员带头上党课做报告,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用科学理论解疑释惑。近几年来,我市在领导干部中广泛开展了“送理论到基层,送党课到市民学校”活动,扩大了理论武装工作的覆盖面,使领导干部的学习成果直接体现为全市党员干部的统一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