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N的技术特点及其在广电网络中的应用论文_吴雯雯

EPON的技术特点及其在广电网络中的应用论文_吴雯雯

新疆广电传输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近年来,EPON技术在广电网络中的应用问题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EPON的技术原理,分析了EPON的特征与优势,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多个角度与方面就 EPON技术在广电网络中的应用展开了探讨,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关键词:EPON;技术特点;广电网络;应用

1前言

作为广电网络中的一项重要方面,对EPON技术的应用极为关键。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EPON技术特点的分析与掌控力度,从而通过合理化的措施与途径,进一步优化其在广电网络应用中的最终整体效果。

2 EPON技术原理

2.1EPON网络结构

EPON主要是由三个部分组成,而且这些组成部分在信息传播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分别是光线路路终端、光分配网络、光网络单元,在实际操作中不同的部分有着不同的功能。首先光纤路终端作为整个EPON的中心机房,它可以作为一个信号转换系统,就像交换机和路由器一样,对光纤信号进行转换,从而给无源光纤网络提高光纤接口。

无源光纤分支器主要是对下行数据和上行数据进行分发和集中,以保证信息的传输,而且无源光纤分支器也是连接光纤路终端和光网络单元的的主要无源设备,并且它在操作使用时,有着良好的灵活性,可以适用于任何的环境,因此已经被人们广泛的使用在生活当中,并且得到了良好的成效。

2.2 EPON的原理

EPON不需任何复杂的协议,光信号就能精确地传送到最终用户,来自最终用户的数据也能被集中传送到中心网络。在物理层,EPON使用1000BASE的以太PHY,同时在PON的传输机制上,通过新增加的MAC控制命令来控制和优化各ONU与OLT之间突发性数据通信和实时的TMD通信。在协议的第二层,EPON采用成熟的全双工以太技术,使用TDM。由于ONU在自己的时隙内发送数据包,因此没有碰撞,不需CDMA/CD,从而充分利用带宽。另外,EPON通过在MAC层中实现802.1p来提供与APON类似的QoS。

由于无源光合路器的方向属性,从ONU来的数据帧只能到达OLT,而不能到达其它ONU。从这一点上来说,上行方向的EPON网络就如同一个点–点网络。然而,不同于其它的点–点网络,来自不同ONU的EPON数据帧可能会发生数据冲突。因此,在上行方向(用户–网络)ONU需要一些仲裁机制来避免数据冲突合公平地分配信道资源。

3 EPON的特征与优势

3.1 节约光纤资源

从一个单芯光纤的房间,最后分配到32个ONU终端设备,与波分复用技术上下行共享一芯光纤,节约了馈线光纤资源,尤其是在乡村,原有光纤资源很少的状况下,PON技术的网络能够大幅提升纤维资源的运用成效。

3.2 降低机房投资

在网络分支的地方,PON技术运用的是占用空间少、稳定性强、费用少的无源分光,不用提供电源、空调等设施的单独房间,节省空间,仅需装设在光交接箱、光纤配线架恰当的地点,对房间的现实状况的制约条件,PON技术是首先应当考虑的。

3.3网络容量拓展灵活性

新的扩展站点,单单从距离最小的无源分光器的提前留出的分支口引出一芯光纤到ONU装机地点,我们能够达成拓展。局端设施无需硬件拓展,增添新的ONU,对于当前的ONU业务不会产生丝毫的影响。在将来的广播电视网络的发展中,这种拓扑PON网络调整的适应是很强的。

3.4 高带宽、资源共享

EPON能够提供的带宽是1G,最大可以拓展到2.5G,解决了接入网的带宽难以提升的问题,为拓展新型业务打下了坚实的带宽基础。高带宽是由1个以上的顾客共享,且提供较高级别的服务,带宽管控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配备,是特别适宜提供运营商的服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EPON技术在广电网络中的应用探讨

4.1 部署方式

内层TAG置于EOC终端、ONU对内层TAG进行替换转发、外层TAG置于OLT。

内层VLAN标签在接入EOC终端(由EOC局端配置);用于对业务进行区分;;ONU进行替换并转发。

外层VLAN标签在OLT部署;并针对不同的源tag进行不同的外层tag封装和不同上行的处理,保证外层tag不重复。

4.1.1 内层tag

每个EOC终端用户预留2类VLAN,目前EOC终端可以识别接入设备的MAC地址,(例如:STB回传vlanid=5;数据上网vlanid=6)分别用于上网、双向回传。VLAN数量共计:2个。ONU对CLAN进行替换(如果进行透传处理,全市OLT侧tag不能重复,否则将会对防止用户漫游带来隐患)如此配置继承并保持目前部署方式,不会对目前的tag规划产生大的冲突。就是ONU侧封装的tag数量增加1倍。

4.1.2 外层TAG

OLT同样根据CVLAN号选择性对各业务VLAN进行标记外层标签、QoS位处理、不同上行端口。保证PSPV,经过EOMPLS传输至总前端BRAS。外层tag数量没有增加。

4.2 举例说明

4.2.1 EOC配置

EOC局端根据MAC地址前缀,区分EOC终端不同端口的tag封装;VLANID=5为双向回传业务(目前不能配置COS,正在改进);VLANID=6为数据上网。ONU配置:ONU分别根据EOC终端携带的tag进行替换,(目前应用EPON设备均可以做到16:1的替换能力),同样继承携带的cos并转发。例如:VLANID5替换为200且cos=5并转发;VLANID6替换为300。如此配置继承并保持目前部署方式,不会对目前的tag规划产生大的冲突。就是ONU侧封装的tag数量增加1倍。

4.2.2 OLT配置

依据不同的tag信息,做不同的外层tag封装、不同上行的转发至BRAS。数据上网QINQ=Cvlan300+Svlan30,点播回传QINQ=Cvlan200+Svlan20+cos5。

EOC终端要求:出厂时即将2个以太网口标识明确,引导用户正确连接。具体技术细节不像用户解释。

4.3 安全问题描述

EOC局端配置好识别业务的tag配置信息(例如:点播回传vlanid=5;数据上网vlanid=6),并在以太端口做明显标识(计算机、机顶盒)。

当用户利用计算机连接“机顶盒”端口上网,依据radius判断原则,将验证username+passwd+NAS_port_ID,由于cvlantag将封装依据连接EOC终端下的设备MAC地址,所以tag信息没有改变,因此依然可以拨号上网。

当用户利用机顶盒连接“计算机”端口回传,依据radius判断原则,将验证username+passwd+终端MAC,由于重点识别的STB的MAC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双向STB可以实现漫游应用。假如用户攒取双向STB拨号的username+passwd,并利用计算机进行拨号,重点识别的STB的MAC发生变化,则拨号失败。如果计算机修改自身的MAC地址(修改为双向STB的MAC地址)则拨号成功,单由于双向互动业务系统(包括互动游戏、在线支付等系统)前面均设备防火墙,又因双向STB的拨号策略的限制(双向STB的拨号获取私有地址,且只能在指定网络传输)也不能上网浏览,用户也会放弃。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EPON技术特点及其在广电网络中应用的研究分析,对于其良好实践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EPON技术应用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其关键环节与重点要素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其具体实施措施与方法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龙昭曦.EPON网络承载WLAN业务的优越性探讨[J].通信与信息技术.2016(10):60-62.

[2] 孙有伟.现代通信新技术新业务[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7(01):115-116.

[3] 李立新.EPON技术在企业信息网络建设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9):88-89.

论文作者:吴雯雯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4

标签:;  ;  ;  ;  ;  ;  ;  ;  

EPON的技术特点及其在广电网络中的应用论文_吴雯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