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李青

(施甸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云南施甸 678200)

【摘要】目的:进行急诊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应用效果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200例急诊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护理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急症护理基础上接受风险管理,进行两组患者护理缺陷率、护理差错率、护理合格率、急救物品完好率的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缺陷率、护理差错率均比对照组低,急救物品完好率、护理合格率均比对照组高,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护理管理中开展风险管理能够显著提升急救物品完好率、护理合格率,降低护理缺陷率、护理差错率,对于提升整体护理质量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急救护理管理;风险管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6-0265-02

急诊科是医院救治危急重症患者的重要场所之一,在急诊科开展各项治疗和护理措施应当科学、有效,同时要积极防范各种风险[1]。护理风险指的是护理过程中直接或间接造成患者伤残、死亡的不安全因素,其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存在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2]。急诊患者具有病情进展快、病情急的特点,所以强化风险管理对于有效防范护理缺陷和差错具有重要意义[3]。本文将对我院收治患者进行研究,探讨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6年6月收治200例急诊患者,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包括64例女、36例男;患者年龄范围19~74岁,平均年龄为(48.3±1.5)岁。观察组包括60例女、40例男;患者年龄范围17~74岁,平均年龄为(48.9±1.2)岁。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护理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急诊护理基础上接受风险管理,具体风险管理方法包括:(1)组织急诊科护士长、护士建立专门风险管理小组,全体成员接受加强急救、器械管理、急救物品管理培训,同时对护理记录质量、交接班检查、护理纠纷处理进行有效监控,并将相应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并及时整改落实不到位的工作,并在每周末开展点评和总结。(2)针对全体急诊科护理人员实施法律知识、职业道德、风险知识、专业知识培训,促进其风险管理意识的提升,同时保证护理人员对急诊科安全管理规定、风险预防处理技能的有效掌握。同时从华丽人员年资出发开展分层次培训,低年资护士主要接受急诊基础护理培训,要求对仪器使用、分诊技巧、静脉输液全面掌握;中年资护士需要在抢救室、急诊观察室轮转,需要对文件书写、患者评估方法、常见急诊急救程序进行全面掌握;高年资护士分批参与急救、急诊活动,应对其应激反应能力进行强化,使其有效了解护理管理技巧。(3)对绿色通道制度、交接班制度、护理风险警示制度、急诊服务制度、危重患者转运制度、管理制度、应急预案、急救流畅进行制定,并保证各项制度的贯彻和落实。(4)对抢救区、重症急诊区、普通急诊区进行划分,做到重点突出、及时分诊[4]。同时对院内交接记录单、重症患者登记本、抢救记录单、绿的通道患者登记单的记录进行完善,利用规范表格形式对入院情况、就诊时间、救治药物、病情变化等进行详细记录,进而为医患纠纷举证和开展急救护理质量监控提供依据。(5)和患者、患者技术进行有效沟通,并开展相应的健康知识宣教活动,促进护理中患者、患者家属依从性和配合度的提升[5]。

1.3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有调查数据采用SPSS 21.0版统计软件进行整合处理,采用(x-±s)表示计量数据,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计数资料的对比运用χ2检验,运用t检验计量资料比较,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时以P<0.05表示。

2.结果

观察组护理缺陷率、护理差错率均比对照组低,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合格率、急救物品完好率均比对照组高,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体如表。

3.讨论

现代护理管理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风险管理,它能够在进行动态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通过提升护理人员应变能力、完善物品和器械、强化急诊技术、完善急诊规章制度、改善急诊科环境等措施,有效管理和控制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而达到有效预防风险事件的目的。急诊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能够对过程管理进行强化,进而促进记录单、交接单、抢救流程、规整制度的规范化,将护理缺陷和差错有效降低[6]。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缺陷率、护理差错率均比对照组低,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合格率、急救物品完好率均比对照组高,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可见,急诊护理管理中开展风险管理能够显著提升急救物品完好率、护理合格率,降低护理缺陷率、护理差错率,对于提升整体护理质量具有重要价值[7]。

【参考文献】

[1]余新颖,马琳.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2):89-90.

[2]贾晓凤,刘恩君,闫晶等.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10,22(2):387-388,390.

[3]马素兰.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04(23):159-160.

[4]陈莉,吴萌,关丽娜等.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34):7375-7376.

[5]魏敬景.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6,(24):261-261.

[6]王亚华,胡晓萍,庞玉连等.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5,(40):288-289.

[7]冯永荣,杨红,曾利清等.浅谈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37):227-227,231.

论文作者:李青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8

标签:;  ;  ;  ;  ;  ;  ;  ;  

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李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