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明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中医医院 742500
摘要:目的:研究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2月到2019年1月在我院诊疗的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5例和治疗组25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半夏泻心汤辩证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多潘立酮片治疗。治疗4周后,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和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采取半夏泻心汤辩证加减治疗,可以明显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的效果。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加减;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
前言
由于现代社会工作的忙碌、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出现饮食不规律、精神压力增大,导致出现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该病患者主要表现为持续性的上腹疼痛、早饱感,部分患者伴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嗳气等症状,而且容易反复发作[1]。目前,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还没有特效药,临床多使用胃动力调节剂和胃黏膜保护剂,但疗效有限。近年来,采用中医药对该病进行治疗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本文针对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进行研究,现叙述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将2017年12月到2019年1月在我院诊疗的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纳入本次研究范围,所有患者都经过诊断,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痞满”之寒热错杂证的诊断标准。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22-51岁,平均年龄(38.4±4.6)岁;2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21-52岁,平均年龄(38.9±4.2)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差异不太明显(P>0.05),可以用于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口服多潘立酮片(吗丁啉)进行治疗,饭前30min口服,1次10mg,1日3次。观察组患者采用半夏泻心汤辩证加减治疗,基本方为党参、半夏、柴胡、枳壳、白术、生甘草、炙甘草,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进行加减辩证;1日1剂,水煎服,取药液200ml,分早晚2次服用,每次100ml。两组的治疗时间都为4周。
1.3 观察指标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痞满”之寒热错杂证的诊断标准对治疗后患者持续性上腹疼痛、用餐后上腹饱胀、早饱感及食欲减退等症状进行评分,每一项症状满分为3分,分数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评价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情况,治疗后患者的主要症状、体征消失,评为治愈;患者的主要症状、体征有明显地改善,评为显效;患者的主要症状、体征有一定的好转,评为有效;患者的主要症状、体征没有改善,甚至出现加重,则评为无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SPSS 20.0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结果使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达,同时将其运用t值检验;治疗后总有效率结果使用“百分比”的形式表达,同时将其运用卡方值检验;结果显示为P<0.05时,说明两组患者的上述治疗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
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情况为:持续性上腹疼痛(1.15±0.24)分、用餐后上腹饱胀(0.67±0.12)分、早饱感(0.99±0.18)分及食欲减退(0.95±0.20)分;对照组患者症状积分情况为:持续性上腹疼痛(1.45±0.32)分、用餐后上腹饱胀(1.06±0.25)分、早饱感(1.28±0.29)分及食欲减退(1.33±0.28)分。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积分比对照组有明显地降低,差别比较大(P<0.05)。
2.2 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
经过4周的治疗,观察组患者中有9例治愈、8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患者中有6例治愈、7例显效、5例有效、6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6.0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有明显地提高,差别比较大(P<0.05)。
3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类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患者多表现为持续性上腹疼痛、用餐后上腹饱胀、早饱感、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及嗳气等症状,前往医院检查时可以排除引起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病变,而且容易反复发作,病程大多超过1个月,考虑多为饮食不规律、心理或环境因素引起,现阶段的治疗中常使用促进胃动力药物、保护胃黏膜药物。
中医学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痞满”的范围,脾胃为后天之本,胃主收纳,如果平时饮食不规律、情志不舒则容易使胃失和降,中焦气机逆乱,导致气机痞满,则发为此病。因此,中医治疗该病需以调节脾胃气机为主,辅以疏肝理气、散寒消痞,除此外,还应该具备清心胃之郁火、沉肺胃之气的功效,阴阳、升降治疗相辅相成,可以提高治疗效果[2]。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具有寒热平调、消痞散结之功效,为治疗痞满寒热错杂证的主方,方中君药半夏散结消痞、降逆止呕,干姜温中散邪,帮助半夏散去机体寒气,两者相须为用辛温开结、祛除寒气;黄芩、黄连为臣药,味苦性寒,清热降泄、散结消痞;党参、大枣、甘草则益气补脾,诸药合用,寒热互用以和其阴阳,辛苦并进以调其升降,补泻兼施以顾其虚实,治疗效果较好。临床使用时还可根据患者具体症状进行辩证加减[3],患者治疗期间出现腹胀、嗳气加枳实、厚朴,情绪郁闷者加郁金、合欢花,便秘者加大黄、郁李仁、火麻仁,腹痛甚加白芍、元胡等。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比对照组有明显地降低,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有明显地提高。总而言之,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采取半夏泻心汤辩证加减治疗,可以明显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永辉.功能性消化不良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7):66-68.
[2]张丽.辛开苦降法治疗寒热错杂型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
[3]张声生,李晓玲.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5,36(4):649-653.
论文作者:张爱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3
标签:患者论文; 半夏论文; 泻心汤论文; 症状论文; 消化不良论文; 功能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