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职学校导游服务校本教材的开发-以蚌埠商贸学校为例论文

论中职学校导游服务校本教材的开发-以蚌埠商贸学校为例论文

论中职学校导游服务校本教材的开发
——以蚌埠商贸学校为例

吴丽玲,刘 杰

(蚌埠商贸学校,安徽 蚌埠233000)

[摘 要] 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校本教材开发是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首先介绍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教材改革的背景和开发内涵,然后分析校本教材开发的依据,并简单阐述教材开发的要求,最后指出开发过程中应注意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关 键 词] 地方特色;导游服务;校本教材

导游服务是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中主干专业之一,也是重点建设专业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深入,国内外游客逐年递增。旅游行业的蓬勃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行业人才,这无疑给中等职业学校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亦是一大挑战。蚌埠商贸学校的导游服务专业作为省市重点专业之一,如何使培养的学生能符合市场的需要,在行业的挑选中脱颖而出,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中等职业学校要紧跟科学技术进步的步伐,落实服务宗旨,发展能力本位,紧随就业导向,必须切实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校本教材建设,提高专业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经济建设急需的实用人才。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特点编写实用的校本教材显得日益迫切和必要。为极大地推动学校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教材化、正规化、校本特色化的学校教育“个性面孔”,培养热爱家乡、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我校(蚌埠商贸学校)尝试进行基于区域乡土文化的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施,通过深入挖掘本地区文化资源,将家乡独特的乡土文化与中职专业学科的教育教学有机结合,开发合适的校本教材,构建出全面发展学生素质与家乡乡土文化资源相互渗透的新模式,通过开发建设校本教材来打造学校教学科研的品牌特色。

一、依托地方旅游资源开发

校本教材教学的要求一般是依托本地区地域特色,发掘本地区与其他地区的不同之处,或者是本地区非常独特的资源。我们的家乡——蚌埠,古乃采珠之地,所以被称为“珠城”,是有名的“帝王故里、歌舞之乡、山水名城、交通门户、淮畔明珠、皖北中心城市”。让我们去寻找蚌埠的发展足迹,了解蚌埠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把蚌埠的文化特色编入教材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俗话说,“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蚌埠气候宜人,景色秀丽,底蕴深厚,历史源远流长。双墩古墓遗址揭秘了中国文字的起源;大禹治水留下“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佳话;“垓下之战”“淮海战役”等著名历史事件曾经在这里上演。

“巍巍涂山兴华夏,滔滔淮水母亲河”,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不仅有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也包括淮河流域。位于年蚌埠北郊吴郢乡双墩古遗址距今约7300年,是安徽省和淮河流域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新时期文化遗存。发掘出土陶塑纹面人头像和大量的陶器、石器、蚌器和骨器等,陶器上刻画符号近600多种,线条流畅、造型生动,据专家考证,“双墩遗址出土的刻画符号可能是我国文字的最早起源”,对探索中国文字乃至整个人类文明起源具有重大意义。“夏之兴也以涂山”,二十四史之首《史记》明确指出位于蚌埠禹会区的涂山是我国第一个朝代夏朝的诞生地。《左传》中也有记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中国大一统社会的奠基礼就是在涂山举行的,从涂山里走出“繁华的夏后氏部落与夏朝”即“华夏”,后来“华夏”二字便成了整个国家的代称,华夏族也就成为中华各民族的总称。所以可以确定地说蚌埠这片土地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在蚌埠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曾经留下多位名垂千古的帝王足迹。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它的缔造者禹和启皆出自以涂山为中心的蚌埠地区。蚌埠是我国原始社会最后一个部落联盟首领大禹的第二故乡,他在这里结婚、生子、会诸侯,成就家庭、功业双丰收,蚌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帝王夏王朝的建立者启的诞生地。蚌埠也是汉高祖刘邦决战西楚霸王项羽成就帝业之地。今固镇县壕城境内的垓下遗址史称霸王城,是楚汉相争决战时的古战场。《后汉书李贤注》记载:“垓下,高祖破项羽也。”四面楚歌中,项羽兵败乌江自刎,刘邦取得彻底胜利,结束战乱,统一全国,建立了伟大的西汉王朝。蚌埠还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龙兴之地,蚌埠在1947年前归属凤阳。凤阳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生、成长、出家、投军的地方。蚌埠也留下不少与朱元璋相关的古迹。

校本教材开发的目的是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所以开设校本教材的根本前提应该是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而不是为国家教材管理规定而开。校本教材的开发应当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在教材的编写上,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原则,在实施过程中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从而使教材开发构建既能体现教材的基础性,同时又具有高度灵活性。

肖家山矿区各矿脉中发现大小工业矿体109个,矿体厚度、产状、形态与所赋存的矿脉基本一致;其中规模较大的矿体有6个,为V1-①、V2-①、V5-①、V11-①、V18-①、V19-①,均分布在矿区南部肖家山一带。区内矿体赋存标高703 m~-60 m;走向长40 m~340 m;倾斜长40 m~340 m;大部分矿体呈北东-北东东向展布,倾向一般285°~330°,局部为330°~30°,倾角28°~69°,沿走向、倾向呈波状起伏,形态呈脉状、扁豆状、透镜状。矿体厚度0.72 m~6.44 m,平均厚度1.51 m;矿体品位0.51~18.10×10-6,矿体平均品位2.88×10-6。

二、以学生发展为本

蚌埠花鼓灯是淮河文化的典型代表,它以朴实、刚健、热烈、活泼的舞蹈著称,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东方芭蕾”。曾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前的展演,屡获大奖,展示了无穷的文化魅力。作为集歌舞、音乐、剧情完美融合一体的汉民族原生态歌舞,花鼓灯已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花鼓灯歌舞艺术是淮河地区人民的独特创造,是汉族民间歌舞的杰出代表,是世界上最丰富、系统、完整的民族民间舞蹈。

当前职业教育的新形势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而导游行业所具有的很强的地域性决定了中职导游专业的教学也要带有很强的地域性特色,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特点编写实用的校本教材,从而更好地提高中职导游专业教学效果,为强化学生导游专业能力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以蚌埠商贸学校为例,我们从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编订基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导游服务校本教材,通过实践不断修改和完善,使我们所教的与学生所学的,能够和学生将来所从事的工作紧密联系,为中职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为新型人才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总之,导游服务校本教材,可以说是“活”的教材,它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学生对家乡有着特殊的感情,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教学活动中,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收到直观教学和体验教学的特殊效果,在新教材背景下,我们必须引旅游校本教材之流,扩学生学习之源。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将区域特色资源引入校本教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开阔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通过充分利用蚌埠特色资源来开设和实施校本教材教学,开展形式多样的地方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和课程,让区域旅游资源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满足学生的生活体验,扩大学生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亲近自然、了解社会的需求,并在实施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及社会责任感,提高其综合能力。探索区域旅游资源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开发独具特色的校本教材,为师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走出课堂,到自然中学习,到社会中实践。使课堂教学更具趣味性、开放性、探究性和地域性,通过参观、走访、社会调查等不同方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实现导游服务校本教材与德育、智育、美育和非智力因素发展等方面的教育价值。同时,有利于提高教师对校本教材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能力,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导游服务校本教材由于涵盖内容的丰富性和特殊性,如果仅仅沿用传统的讲授法、灌输式的学习方式可能只是涉及我们地域特色文化的毛皮,也难以调动起学生对教材和地域文化的兴趣。开发校本教材要充分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从实际出发,选择能给他们带来愉悦体验的活动,自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诸如利用春游、秋游等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游览;阅读校本教材中一些描写家乡特色景区的章节,使学生对家乡发展倍感欢欣鼓舞,对家乡的明天充满憧憬和期望,以及针对教材内容进行议论。如你还知道家乡哪些变化?你最喜欢家乡的哪一处景色?我们应以怎样的实际行动为美丽的家乡做出贡献?通过议论,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到家乡的美丽与家乡人民的辛勤努力、国家的繁荣富强是分不开的,也更促使他们爱祖国、爱家乡情感的迸发。平时,要求学生通过看、听、游、记等方式亲身感受乡土文化。如了解家乡的特产——怀远石榴,我们就布置学生跟父母一起劳动摘石榴、品石榴,通过亲身体验来了解石榴的生产过程,进而体验到劳动的收获与艰辛。

基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导游服务校本教材具有长远的发展历史,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在进行导游服务校本教材设置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和需求,与蚌埠商贸学校的发展条件相适应,突出学校自身的专业教学特色。在教材开发中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贯彻在教材编制、实施和评价的各个阶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提供所需的优秀人才。

蚌埠作为一座底蕴深厚的文化名城,在历史、艺术、民俗等方面拥有极为丰富的资源,具有开发利用本地区特色教材得天独厚的条件,将这些资源合理地开发和运用于实际旅游教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深厚情感;另一方面,源于学生生活实际的教材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更能促进教学效果的达成,地方特色校本教材的开发,有力地补充、配合、促进了旅游教材的教学,给中职旅游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使学生能够树立职业自豪感。

三、结语

1.3.3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水平指标: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15],包括进食、修饰、洗澡、穿衣、二便控制、如厕、床椅转移、行走、上下楼梯共10项内容,满分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自理水平越好。

参照贵州省第2次土壤普查分级标准,对p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进行分级,每个养分指标均为6级水平,分别为1级(极丰富)、2级(丰富)、3级(最适宜)、4级(适宜)、5级(缺乏)、6级(极缺乏),并简单分为上等、中等、下等3级[14],各种养分含量分级指标见表1。

参考文献:

[1]侯江华.挖掘本地旅游资源,尝试开发校本教材:导游服务校本教材开发的几点经验与思考[J].新教材学习,2011(10).

[2]舒婷,范美群.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校本教材开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5).

[3]靳玉乐.校本教材开发的理念与策略[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中图分类号] G71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8-0252-02

作者简介:

吴丽玲(1978—),安徽庐江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旅游历史。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评估行业已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中介服务行业。为规范评估从业行为,遵循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本条明确规定了评估专业人员的法定义务,从而督促评估专业人员诚实守信、勤勉尽责,依法独立、客观、公正从事业务。

刘杰(1963—),安徽蚌埠人,本科,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编辑 冯永霞

标签:;  ;  ;  ;  

论中职学校导游服务校本教材的开发-以蚌埠商贸学校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