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平台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微信平台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微信平台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曹玉玲 冯川川 西安工业大学

摘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整个社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微信平台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的应用,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迎合了广大师生兴趣爱好,成效显著。本文重点探讨微信平台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应用问题。

关键词: 微信平台;高校党建工作;应用研究

现阶段,智能手机得以普及,微信是高校广大师生们共同使用的社交软件。基于此,各高校都在党建工作中运用微信平台的作用,成效显著,但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因此,笔者对微信平台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应用有几点思考。

文化差异对归因错误的影响不可小觑,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主要是代际文化差异。代际文化差异是指不同年代的人之间产生的不同文化碰撞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代沟”。“90后”大学生,他们个性鲜明,善于创新,是推陈出新的一代。由于两代人的思维方式和时代背景不同,教育者在与这些“90后”打交道时,常出现沟通不畅,思维衔接不对等的现象。代际文化差异会成为归因分析的桎梏,深深束缚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前进的步伐。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师生之间难免产生矛盾,教育者对矛盾和应急事件的分析和处理思维往往制约着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CRP电子文件是指高校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形成的文字、图表、图像、音频、视频、数据库等不同形式的电子信息记录,以及履行公共服务等职能活动在网上办事大厅通过申请、受理、办理、办结等办理事项过程中形成、获取的电子文件。高校CRP平台实现了审批事项集中进驻、网上服务集中提供、数据资源集中共享。但是,CRP平台毕竟只是一个集成的业务系统,它只关注于业务的形成和办理,对于办理完毕的电子文件的凭证价值、归档保存和安全利用等问题并未做重点关注,随着高校CRP平台建设的全面推进,产生的电子文件越来越多,电子文件的归档问题越来越凸显。

一、微信平台传播特征

1.传播范围广

现阶段,微信的用户群体非常广,有智能手机的95%以上的都会使用微信,所以,基于庞大的用户群体,能有效提升消息传播的时效性、广泛性。因此,高校可以利用微信平台一改传统党建工作中消息传播缓慢的弊端,实现党建信息实时传播、交流。

2.互动性强

只要有智能手机、有网络,就可以使用微信平台,因此,使用门槛非常低。高校要开展党建工作,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入平台,查阅信息,结合使用体验,对党建工作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基于此,工作人员可以有效调整、完善党建工作,增强吸引力。

3.交流性强

在众多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具有高稳定性、易收集性等优点,使得光伏发电系统应用非常普遍,在2017年新装发电机中占有50%的比例,经常作为绿色建筑的载体。在本研究中,对光伏发电系统以及绿色建筑作出探究,旨在为建造节能型社会做出贡献。

二、微信平台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1.多元化价值传播严重冲击了党建工作的导向性

第一,高校应积极开展微型党课,基于微信平台构建长效培养机制。现阶段,高校党课教育是最基本的党员教育形式,也是“三会一课”活动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统党课教学形式机械单一、内容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枯燥乏味,党员被动接受知识,易产生抵触、厌烦心理,严重限制了党员学习兴趣与热情,降低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因此,在新形势下,高校应基于微信平台,积极开展微型党课,通过8-10 分钟左右的党课视频教育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但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通过8-10 分钟,将传统的一两个小时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明确观点。工作人员将录制好的微型党课上传至微型平台,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去自主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引导学生积极关注我党最新动态、政策决策。

2.缺乏完善的信息化体系,加大了党建工作难度

第三,积极建立公示区,促进党建微信公开。推荐优秀学生入党、发展预备党员、预备党员转正是学生高度关注的党建工作问题。传统党建工作中,多是在学校公告栏、宣传栏上公布这些信息,具有时空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示的理想效果、透明度。而基于微信平台,高校党务工作人员可以实时更新推优等党建动态,促进线上线下工作透明度,接受全体学生全程监督。其次,还可以创建留言板,一改传统的党建工作中倾向于向党组织、向党员传输的单向模式,利用微信平台,积极为党组织、党员、普通学生开辟留言板,实现多向互动和沟通,通过留言板,收集对各方对党建工作的建议和意见,有针对性的调整和改善,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党建工作的积极性,让党建工作越来越接地气,也有利于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的透明度、公平公正和有效性。

三、微信平台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应用的对策

1.进一步扩大微信平台在党建工作中的应用范围

众所周知,微信平台连接互联网,涉及多样性信息、多元化价值观念,冲击着学生的思想观念。目前来看,高校利用微信平台传播的大部分信息都是健康向上的,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也是正面积极的。但是,微信上也存在少数负面、消极的、歪曲事实的内容,虽然这些消息很含蓄,但是,很多学生缺乏较强的政治鉴别能力,难以分辨,进而转发传播,影响微信平台传播信息,对高校意识形态阵地也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政治观念薄弱、入党动机不纯,微信平台中的多元化价值理念的传播,严重冲击了党建工作的导向性。

第二,积极发布微型视频,发挥语音功能作用。微视频短小精悍、言简意赅,也是大众最喜闻乐见的信息传播方式,学生群体接受程度非常高。传统的党建工作枯燥、繁琐,学生长怀有抵触心理,微视频通过具有感染力的文字语言、图像视频,在微信平台上传播,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观看,大大提高了党建工作有效性。基于此,高校党务工作人员应立足实际情况,定期制作与思政教育、时政息息相关的视频或者语音上传到微信平台,引导党员、普通学生积极关注国家大事、学校和学院事务。

很多高校党组织部门都申请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从实践来看,信息体系化建设仍有待加强和完善。首先,主体较为分散、缺乏稳定性。在微信平台上,工作人员多结合内心感悟,以自我为中心,有效拓展延伸自己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在内容方面,以生活逻辑为主,并实现与广泛社会关系的有效互动。这类分散式交互模式,短期内无法适应党建工作需求。其次,缺乏足够的资金和人才支持。微信涉及范围十分广,需要足够的人力、财力支持,但是,很多高校在利用微信平台开展党建工作时,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和人才,工作人员缺乏扎实的政治知识基础、信息技术管理能力,导致微信平台在党建工作中无法全面发挥其作用。另外,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现阶段,很多高校的微信平台应用尚处初级发展阶段,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操作规范,且与高校院系中的党支部也没有形成良好的配合、联动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管理效率与质量。

微信作为当下最常见、最便捷的社交软件。高校党建工作人员可以与学生随时随地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从而让更多的学生熟悉、理解党建工作,通过交流,让党建工作对学生的价值观、生活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并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的科学有效性。

2.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防范微信平台上言论自由产生的负面影响

作为高校党务工作者,应正确认识到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并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重视微信平台在党建工作中应用的重要性,基于本校发展、党建工作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案,让高校党建工作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潮流。其次,提供强有力的资金和人才支撑,提高微信平台运用和管理的规范性、有效性,安排专业专门人员从事党建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创新能力、网络信息运用能力,积极转变工作观念,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另外,时刻秉承上下联动、层层抓管理的原则,构建学校党委总平台、院系基层平台和基层师生支部,实现上下联动,共同推动党建工作的不断提升。

3.注重完善微信平台运营体系,确保党建工作高效开展

众所周知,“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具有交互性、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每个人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更是信息的发布和传播者。基于此,很多消极负面信息、多元化思潮冲击了学生的思想意识,大学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一些负面思想观念、道德认知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党建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难度系数。由此可见,高校党务工作人员应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综合利用法律、技术等手段,强化校园网管理;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应时刻保持警惕、提高洞察力,积极与不良思潮作斗争,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以及党员影响力,争夺话语权,以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形态开展党建工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微信平台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断创新、丰富教育方式,吸引更多的学生关注党建工作的同时,也有效增强了学生的思想意识。作为高校,应正确认识到微信平台在党建工作中的重要性,及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从而不断提升高校党建工作效率与水平,推动高校全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孝琴.新媒体在大学生党建教育工作中的作用研究--以微信为例[J].学理论,2014(4):154-156.

[2]王竹青.微信平台在大学生党建理论学习模式中的创新研究——以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17(3):140-140.

[3]张弛衡.“微信平台”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外企业家,2016(33):99-100.

中图分类号: D267.6;G206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1001-828X(2019)022-0417-02

基金项目: 本文是“西安工业大学2018 年党建研究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曹玉玲(1967-),女,博士研究生、教授,西安工业大学党委学工部部长,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党建工作研究。

1)通过试验得到用JDT-654型拖拉机背负毒饵喷撒机10.66km/h的速度作业时,各个拉杆垂直力和水平力的集中范围和峰值数据。

冯川川(1986-),男,硕士研究生,讲师,西安工业大学辅导员,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标签:;  ;  ;  ;  

微信平台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