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理念在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于家喜

生态理念在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于家喜

摘要: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下,农田水利建设和发展发生了相应变化。生态理念被广泛应用到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其作用价值巨大。本文首先阐述了生态理念在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作用,并分析了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不足之处,同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价值参考。

关键词:生态理念;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应用

前言:如今,中国在各项工业项目发展中硕果累累,取得很多重大突破,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发展观念的转变和生产技术的提高上。其中将生态理念应用到农田水利工程中就是最直接的体现。不但为我国农业发展创造更多发展机会,而且还为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利润,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更好地保护了环境,使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向着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现阶段,农田水利工程项目逐渐增加,设计期间,工作人员必须实地考察,同时进行全方位多角度考量,及时处理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从而更好地治理农田水利工程。在此过程中,要加大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节约资源,使农田水利工程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生态理念在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的作用

1.1 生态理念的引入,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农业发展,同时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

生态概念是绿色宣传的重点。近年来,在设计农田水利工程时,引入生态理念后,水资源浪费现场大大减少。在灌溉农田时,必要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这样才能达到生态标准,从而更好地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有效预防和降低人为因素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1.2 有效整合人文与环境,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绿色发展

在设计农田水利工程时,人们经常提到生态理念,总体而言,倡导生态理念可以从生态学角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水量,应用生态理念,可以有效预防和降低自然灾害破坏,维持土壤良好的蓄水能力,一旦不幸遭遇洪水灾害,能够及时排泄洪水,保障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使其正常生活。众所周知,人类各种行为与环境是相互作用影响的,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决定了大自然如何回馈人类,反之,人类也会遭受到相应惩罚,将生态理念合理引入农田水利工程中,可以有效增进二者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而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呈现出更多特征。

1.3 因地制宜,合理开发

我国农田覆盖面积非常大,跨度很大,不同地区的土壤条件和水质都存在很大差别,因此,在设计农田水利工程时,必须遵从自然规律,不破坏环境,尊重当地文化习俗,根据当地农村实际环境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开发计划,建议从几下几方面着手:农田水利灌溉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实时关注农田实际需水量情况,从而及时合理地调整,有效解决水资源问题,在不打扰当地人民正常农业生活的前提下,落实治理政策,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开展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与此同时,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定期检查和保养农田水利工程机械设备,确保机械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2 以生态理念为主导的农田水利工程发展中的问题

2.1以生态理念为核心的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尚未明确

农田水利工程开发过程中,对于设计而言,尚未形成系统规范,这也水利工程师共同面临的问题。通常情况下,设计师既要考虑当地水利条件和各种环境因素,又要征求当地农田作业工作人员的想法和意见。具体工作中,设计师并没有将这些因素同生态理念进行有机融合,最终导致实际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不够重视生态理念,结果,浪费了很多资源并且引起了环境污染问题。

2.2 没有详细了解地理环境情况

由于设计师缺少对当地地理环境的深入了解,同时毫无目的的整合数据资料,从而丢失很多重要的信息。设计工作开始之前,许多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人员并没有进行实地调查,很多资料都缺少真实性,由于设计师并没有全面掌握和了解当地自然条件,设计期间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问题,从而无法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同时,设计方案不科学合理,对以后的施工影响很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相关管理体系尚未健全完善,施工过程经常遇到很多技术问题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期间,一旦管理不严格,势必会影响到工程建设质量,此外,由于一部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不能认真完成管理工作,导致后续出现很多问题,从而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补救,进而使整个工程项目遭到巨额损失。

3 生态理念在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3.1 在农田水利和节水灌溉中有重要应用

比如,在一些等高线较高处,通常会出现高水位。要想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充分利用土壤蓄水能力的巨大优势。选种一些事宜的植物,从而提高土壤蓄水保持能力。在选择植物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种植条件。一般而言,应首先选择一些具有良好抗水性的植物,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耕地并提高土地复原力,同时,可以更好地适应一些环境变化,在较短时间内,自动恢复。

3.2 对农田综合治理益处很大

工作人员在设计传统灌溉工程河流治理导线时,往往重点关注它的排涝和防洪作用,而忽视了工程的环保生态作用,生态理念能够合理调整天然河流中浅滩、急流、干流和支流的格局。对于那些废弃的河道而言,其周围的生态环境往往会恶化很快,进而影响农田灌溉;新开河道也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破坏,同时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因此,我们应尽最大努力维护项目区的生态功能。在节水灌溉期间,应尽量保持河流及其周围环境的良好状态。如需局部调整,必须有足够的论证才能进行。

3.3 对农田结构设计具有积极作用

农田水利工程中,农田结构设计其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因此,合理分配农田结构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意义非凡。合理的农田结构设计能够有效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负面影响。由于农田原始结构设计和农作物布局不够科学合理,导致耕地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不能发挥耕地的巨大价值。同时,严重影响了农田土壤的蓄水能力。在正常情况下,结合农田作物生长特点,种植户要科学安排农田种植空间,使农田性能发挥到最大价值,从而使农民拥有良好的收成,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

3.4 在灌溉渠的设计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在建设农田水利工程时,需要适当规划灌溉渠道,以确保农作物有足够的水。 同时,在雨季,可以有效地消除多余的水分,以帮助作物健康生长。在通道设计过程中,应详细调查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并合理安排种植位置。有利于渠道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应有效避免损伤作物根系。渠道深度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及时改进和优化,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条件优势,使灌溉渠道的设计更加合理。注意渠道的功能和周围环境,使渠道更好地服务于作物生长。

结束语:

在建设农田水利工程时,将生态理念合理应用到设计方案中,并且一直贯彻制定可持续发展理念,有效整合环境保护和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大力建设和发展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同时,积极引入生态理念,并不断探索和创新,努力跟上时代发展脚步,顺应时代发展的主题,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政策落实到位,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科学制定管理计划,将管理内容与农田水利工程的实际紧密结合,并注意记录发展中的问题。及时处理每个问题,促进水利事业蓬勃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生态理念的农田水利工程设计的新内容。

参考文献:

[1]宋具兰,罗海波,吴琳娜,潘伯娟,陈远云.喀斯特山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发展趋势—以贵州省为例[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6(1):112-119.

[2]陈雷.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奋力谱写“十三五”水利改革发展新篇章—— — 在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的讲话[J].水利发展研究,2016(2):1-11.

[3]沈伟,沈雪峰.刍议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 ,2015(10).

[4]刘浩齐,王兰兰.浅谈水利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22).

[5]李凤珍.生态化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J].中华建设,2014(06).

窗体底端

论文作者:于家喜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

标签:;  ;  ;  ;  ;  ;  ;  ;  

生态理念在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于家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