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特点与安全管理郭论文_郭 聪

浅谈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特点与安全管理郭论文_郭 聪

摘要:近年来,装配式建筑被积极推广,其具有提升工程质量、降低施工成本等优势,成为了主要发展趋势,在建筑工程领域被广泛应用。不过从建设的角度来说,其安全隐患较大,体现在吊装和设备操作等方面,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基于此,文章分析了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特点,然后就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安全管理措施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特点分析;安全管理

1装配式建筑工程特点

首先,节约材料。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装配式建筑需要在工厂内部预制完成内外墙板、梁、柱、板等,在这种情况下,施工现场模板的使用量会减少,如钢模、木模等。除此之外,在工厂内部进行构件的预制,混凝土、钢筋、水泥以及水的用量会大大减少,避免出现材料浪费现象,既能减少成本投入,又能实现资源节约。其次,缩短工期。施工周期短是装配式建筑工程最突出的优势之一。比如:在吊装梁、柱、板的过程中,四五个施工人员即可完成这项工作,单个构件组装完毕的时间通常为半小时左右。在工程量不大的情况下,一天能够吊装完成的主体结构构件为二至三层。从整体上来说,如果单体建筑规模不大,相较于现浇混凝土建筑,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周期能减少至半年左右。最后,设计多样化。在工程设计中,装配式建筑采取大开间、小分隔的设计方式,以用户的居住需求为基础,对每个房间的面积大小进行合理分割。同时,室内墙体使用轻质隔墙,大大提升了空间分隔的灵活性,充分满足了不同人对室内空间的要求。此外,装配式建筑能够减少建筑施工对环境的污染。传统建筑施工会带来很多污染问题,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造成影响。例如,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噪音污染、水污染以及扬尘带来的空气污染等。装配式建筑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环境污染,由于建筑构件是在工厂预制、现场吊装,其噪音时长较短,影响不大。

2装配式建筑施工危险源分析

2.1大型吊装施工机械

目前来说,装配式建筑建设时大型墙板较为常见,重量在2~7t不等,带动着大型塔吊机械设备的应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从塔机的使用实际来说,通过加大安全管理力度,提高安全操作技术水平,有效减少了塔机伤害事故的发生,不过塔机的使用以及操作环节还常见各类安全隐患,常见安全事故。引发塔机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如下:(1)人员因素。若操作人员对塔机性能不够了解,无法预判塔机问题,没有认真落实开工前的机械设备检查制度,则很难保证作业的安全。除此之外,操作时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极易引发安全事故。(2)设备因素。从塔机使用的角度来说,若塔机产生故障,比如钢丝绳性能降低或者底座松动等,极易使得塔机运行出现安全问题。除此之外,塔机超载运行,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2.2构件的存放与吊装

从装配式建筑施工作业的内容来说,构件吊装为主要内容。若没有做好安全保证,则难以保证工程的效益。通常来说,吊装环节的安全隐患,主要产生于构件运输、构件存放、构件吊装环节。以构件起吊为例,若无法确定吊点是否规范预埋,产生吊点脱落的风险很大,极易引发安全事故;若使用的吊具不合理,吊点的距离差异,为追赶吊装作业的速度,很多作业人员选择不更换吊具,极易使得构件受力超出设计标准,造成构件变形问题,产生很大的安全隐患;若视线受阻,也会增加作业的安全风险。基于此,安全管理难度很大,要做好全面的把控。

3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研究

3.1构件运输的道路环境条件规划及出入口的设置与选择

由工厂流水线生产的预制构件首先要确保安全无误地运输至施工现场,否则一切工作将无从谈起。因为预制构件运输车辆都为重型车辆,选择路线需无限高、限重、限宽等障碍,并应考虑运输时段的道路情况,运输车辆是否会对原有交通造成影响,最好能选择无夜间限制通行的道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还应考虑运输车辆的长度一般较长,是否留有足够道路空间和转弯半径供车辆从主干道拐入预先选择的工地出入口。

为确保运输安全,应在每次运输之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将构件叠放、绑扎要求及车速限制以及运输途中可能发生的一些突发状况与应对方法等情况向押车人员与运输司机告知。

3.2预制构件的吊装与堆放

装配式建筑施工一般采用塔吊或汽车吊作为主要起重设备,垂直运输的效率是整个工程能否保质保量完成的关键。因为预制构件的重量普遍较重,在起重设备的选择上应与传统的现场现浇工法有所区别,应在设备型号和最大起重重量上留有余地。投入使用前必须试吊最大起重重量和最大幅度处的额定起重重量,使各机构分别进行一个循环作业的运动。并应调试及检验全部安全装置能否正常工作。涉及多塔同时作业的应认真编制多塔作业方案。因为吊装组装预制构件有许多是塔吊司机无法直观观测的部位(如预制楼梯等),所以地面塔吊司索指挥人员至关重要,最好是由有经验的专业指挥人员担任,严禁由无塔吊司索资质的现场作业人员充任。

在施工现场应设置预制构件专用堆料场。为了方便吊装,可以在楼侧边靠近塔吊的合适的开阔位置设置构件临时堆放场地,并做好场地硬化,在堆放场地四周要设置排水沟,避免堆放场地积水,对堆放的构件产生影响。构件堆放支垫不当,或者是堆放场地硬化不到位导致地基下沉,会造成构件开裂或者折损。构件堆放场地周围要做好安全围挡,设置警示标志,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不同种类的构件应分别码放,严禁重叠堆放。叠合板的堆叠高度应不高于10层。构件堆放好后应设置材料标志牌,严禁无关人员攀爬踩踏。

3.3施工现场预留洞口及临边的防护

现有国内的装配式建筑一般采用预制楼梯楼板与传统混凝土现场浇筑框架相结合的模式。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现场浇筑完成后等待预制构件吊装的这段时间里,安装预制构件的洞口或临时缺件的地方就产生了许多临边与洞口,如果放任不管则会对现场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隐患,必须及时设置临边防护和预留洞口防护。

楼板、屋面和平台等面上短边尺寸小于25cm但大于2.5cm的孔口,必须使用坚实的盖板盖没,盖板应设置防移动挪动措施。楼板面等处边长为25~50cm的洞口,未及时安装预制构件所形成的洞口,除设置盖板盖住洞口之外,还应该在面层涂刷黄黑相间的警示漆,并用膨胀螺丝固定。边长为50~150cm的洞口,除设置面层涂刷黄黑相间的警示漆的盖板之外,必须设置以钢管扣件搭设的防护栏杆(或直接使用定型化的防护栏杆),洞口下张设安全平网。边长在150cm以上的洞口,四周设防护栏杆,洞口下张设安全平网。

3.4对高空坠物的防范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重物坠落是比较常见的安全事故,如预制构配件吊装时,若是混凝土的强度不够,或是塔吊司机操作不当,构件及主体结构可能会被碰坏,这样大块的混凝土便会从高空坠落,容易砸伤地面的施工人员。这就要求现场的作业人员严格按照现场吊装的规定要求,吊物下及周边不得有人,待吊物稳定后再上前作业。

结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是建筑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其不但是有效提升建设效率,实现建筑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建筑质量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实际施工中还存在诸多安全风险,所以施工单位必须要能够正确认识其具体安全风险类型,并采取有效的风险管控措施,以切实确保装配式建筑的建设质量与安全。

参考文献

[1]苗震.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 (31) :189-190.

[2]李浩.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全过程安全管理解析[J].城市住宅,2018,25 (10) :123-126.

论文作者:郭 聪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20年 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7

标签:;  ;  ;  ;  ;  ;  ;  ;  

浅谈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特点与安全管理郭论文_郭 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