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换人与民族劳工人力资本再造论文

智能机器换人与民族劳工人力资本再造论文

智能机器换人与民族劳工人力资本再造*

黄子源

【摘 要】 本文分析智能机器换人的动因、趋向、利弊及少数民族劳工人力资本再造的路径,认为机器换人的根本动因是科技进步幻象下资本对利益最大化追逐,发展趋向将按照技术与成本逆向选择的逻辑推进,利弊得失关键在于权力场的控制,而民族劳工人力资本再造应以变革惯习为核心和逻辑起点,多层面联动协同。

【关键词】 智能机器;岗位替换;民族劳工;资本再造

一、问题提出与理论工具

(一)问题提出

人工智能是近几年来社会热点话题,人们关注和担心的焦点是智能机器替代人类劳动岗位的问题。自2012年底浙江、江苏在传统制造业中逐步兴起机器换人,2014年广东推行机器换人计划,至今已有上海、深圳、湖北、黑龙江等多个省市出台了机器换人计划和财政补贴政策,这些计划和政策的实施,推动机器换人热潮从长三角、珠三角向全国漫延。机器换人的直接结果,是制造业大批工人下岗失业或转岗换岗,如浙江省至2015年已累计减少普工近200万人,[1]东莞市2015年机器换人项目881个,减少用工4万多人。[2]在这些被替换出来的劳工大军中,有部分是少数民族劳工,虽然他们大多是80后、90后,但普遍接受学历教育少,劳动技能不足,社会资本短缺,要转岗换岗、重新就业困难重重。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上的问题,还是一个涉及民族安定团结、共同奔小康、不让一个民族掉队的社会问题。因此,分析研究机器换人的动因、趋势、利弊及民族劳工应变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为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制度、为民族劳工应对职业变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目前,国内涉及智能机器换人问题的言论,多见于媒体信息报道,专门的论文著述不多,相关方面的看法、观点如:人工智能如果运用不当,可能引发大量技术性失业,导致新的不平等,导致责任空白,可能失控,成为后人类的敌人。因此,应当对人工智能的开发者、销售者与使用者进行适度有效的规制,明确人工智能致损的责任分担机制,逐步建立完善的人工智能产品保险制度,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在2016独角兽峰会上表示,未来十年,世界上50%的工作将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必然会使很多职业消失,可能导致就业停滞,给社会带来不稳定性因素。[3]云霞认为,机器换人的驱动因素,主观上是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客观上是不可逆的人口结构变化,外部因素则是发达国家制造业回迁与产业升级。[4]周文斌指出,未来机器人对我国人力资源的影响会更大,质量需求在提升,数量需求在减少,就业压力十分巨大。[5]赵延东、风笑天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社会资本仅对职工能否获得再就业有显著影响,而人力资本则不仅影响再就业机会的获得,而且影响着再就业的职业声望和收入水平。[6]有学者认为,处于人力资本低端的农民工最易被机器替代,急需进行持续的人力资本投资,形成一套技能组合以实现在城市建构可持续生计。[7]可见,学界分析研究机器人发展动因、影响、趋势及工人失业换岗等问题还是比较碎片化的,专门研究机器换人与民族劳工换岗逻辑过程的几乎没有,因此本文尝试进行探索性研究。

教学改革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过程。在非生态学专业的生态学教学中,必须充分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以学生原有知识体系为基础。必须重视实践的重要性,将理论与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增加趣味性,帮助学生认识到生态学的广泛应用前景。促进学生深入理解生态学的相关原理,引导学生将生态学知识理论运用到现实生活和工作实践中。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进行生态学教学改革,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融入新的理念和教学手段,充实、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思路和方法。

(二)理论工具

本文运用布迪厄的场域理论进行分析,主要概念工具是场域、资本和惯习。由于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应用,相关传统场域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改变了场域的关系和结构,增加了机器人行动者及其与人、与机构的关系,颠覆了人机关系:过去的机器是人类劳动的助手、工具,现在人类是智能机器劳动的助手、协作者,人类只有学会协作性服务性技能,才能与机共存。二是产生新型资本。过去的机器属于物质资本,现在机器人作为具体劳动者,具有人力资本的属性和功能又不等同于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也有质性区别,可称为类人力资本或超人力资本。这种资本既有经济资本属性更具文化资本特质,能有效地巩固和强化资方在场域中的话语权和得益权,但会造成劳工人力资本的贬损、闲置甚至报废。三是形成新的惯习。惯习原本是外在的社会规则、价值在人类行动者身上的内化形式,机器人的识别、判断、决策及行动的倾向、定势也是对这些外在的社会规则、价值不断学习训练生成的结果,因此,机器人的惯习与人类惯习同源同质,但其外化发挥时的精确、快捷、稳定、连续性则超越人类极限,可称为类人惯习或超人惯习。

在具体运用场域理论进行分析研究时,笔者认为,首先,要运用关系思维,“关系思维就是要求对场域各种关系特别是主要关系的属性、功能、调适、维持、转化等情况进行系统的动态的分析研究,揭示这些关系对行动者的行动目标、过程及结果的影响”[8]。其次,必须掌握分析要领,具体要领有以下几点:

过去国企改革时要求工人自学技能自谋出路的做法成了其他企业(雇主)后来效仿的惯例,并演变为对下岗工人不负责任的社会习惯,加大了如今享受低保和医保的贫困群体。我们应当吸取这个教训,改变这种社会习惯,将劳工就业能力的建设纳入国计民生的顶层设计并适时调整优化,一是改革完善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制度。根据智能化发展对人力资本数量和结构的需要调整教育体系、专业结构、教学内容和方式,尤其是必须设立优先教育培训处于主流文化边缘的民族劳工的政策制度;二是调整机器换人的扶持政策。目前许多省市对机器换人企业都给予财政补贴,这是扶强不扶弱、扶物不扶人的短视办法。据相关媒体报道,温州不少企业以前靠工人密集生产的时代,返岗率不足90%也能照常开工,机器换人后生产车间虽然只需少量技工,但有人不返工或招不到技工,生产线就无法正常运转。[23]这说明单独补贴企业机器换人不仅造成工人下岗,企业招不到匹配技工也无法正常生产,因此,权力场应改变补贴办法,将安装使用机器人数量与完成换岗技能培训获证人数结合起来计算补贴,这样,既扶持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实现转型升级,又扶助工人学习掌握新技能,转型升级人力资本。

李永明等[18]研究报道,液体饲喂的猪只消化道结构发生改变,随着饲料水分的增加,小肠和回肠的长度增长,胃、小肠、回肠的质量增加,肚大过肥,屠宰率降低。

第二,分析其他场域特别是元场域对所研究场域的影响制约作用。任何一个场域说到底都受到元场域——即权力场,政治经济场——的制约,[9]其他相关场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如本文提及的职业教育场域就影响到机器人应用场域的技术支撑力度。

第三,分析场域内行动者占据特定位置所依赖的资本的数量及结构状况。马克思和布迪厄都把资本看成是解开现代社会秘密的钥匙,不同的是,后者把它应用到了非经济领域,并特别关注文化资本,因为文化日益成为一种权力资源,资本投资者在市场中谋求利润的倾向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10]

第四,分析场域内行动者的惯习状况。因为惯习是“深刻地存在于性情倾向系统中的、作为一种技艺存在的生成性能力”[11]165,是实践操持的技艺或创造性艺术,“惯习本身也是一种资本,它是转化为存在的一种所有”[12]181。所以,本文在研究进路上以惯习的变革调整为核心和逻辑起点建构人力资本再造的框架。

3.改良生活方式,提高身心素质

二、资本逻辑与场域游戏

(一)机器换人动因:科技进步幻象下资本逐利最大化

智能机器人的劳动精准快捷,质效数倍于人。机器人应用给投资者带来了巨额利润,使制造商、应用商、研发专家、核心技术人员及高层管理人员的收入愈来愈高,而一般管理及生产、服务人员因为不是投资者不能参与资本收益分配,工薪收入越来越缩水,社会两极分化加速,贫富差距越拉越大,特别是那些失业、待业、打零工的民族劳工,收入缺失或不稳定,生活状况愈来愈差,最终将沦为贫困阶层。

机器人从研发到应用的过程所追求的目标都体现为最大化的各种“利益”,这就是资本运作的必然逻辑和最终目的,是机器换人的根本动因。资本对低本高利的追逐,从165KG焊接机器人投资回收期测算资料看得更清楚:2008年该种机器人售价每台31万元,制造业人均工资2.6万元,人机成本比较,需要近8年才能收回机器人成本① 成本,这里指机器人所替代劳动力的用工成本。 ,而到了2017年底,这种机器人售价每台已降到20万元,制造业人均工资4.7万元,人机成本比较,一年出头就可以收回成本。[13]可见,把机器换人的原因,归结为劳动力紧缺,产品质量提升需要,人工智能技术成熟促进大规模推广,等等,都只是一些直观的认识,是种种表象或者说是幻象,但这也正是资本运作逻辑所必需的。“招工难”“用工贵”“科技进步结果”的言论,一旦形成社会氛围和共识,就会促使权力场给予政策支持,也使人们尤其是那些被机器人替代的人员相信,失业下岗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特别是国家补贴机器换人,更使人们相信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掩盖了机器换人背后资本的逐利本质,容易使人忘记资本运作的负面效应、危害性,不加防范或者疏于监管甚至到了亡羊才去补牢。这些幻象及其效果,是由场域的游戏特性所渲染和派生出来的。按照布迪厄的观点,“每一个场域都拥有各自特定的利益形式和特定的幻象,场域创造并维持着它们。”[11]159“场域是一个充满争斗的竞技场”[11]142,是“一个潜在开放的游戏空间”,[11]142游戏竞争的目标首先是占据有利位置然后据此争取更大权益,而惯习和资本就是游戏中的王牌,谁手中拥有大牌好牌谁就能制胜,否则就要被淘汰出局,因此,争权夺利性、策略性、排他性就成为场域游戏的基本特性。

(二)机器换人趋向:技术与成本逆向选择的动态逻辑

“初中毕业就过来,有5年多了,厂里还未使用机器人。不过,大工厂如鑫沙纺织公司、超盈纺织公司都已用上机器人,我们有几个老乡都下岗了。”杨原秀似有所忧地回答。

总的说来,目前机器人在经济领域的发展应用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的焊接、搬运、装配、喷涂、铸造等岗位,第三产业的清洁、物流、保安、客服及第一产业的蔬果采摘、植物保护等工种,替代的都是劳动力密集、用工成本高、技术含量低的工作。因此,按照资本逐利最大化逻辑和技术线路图,机器换人的发展趋向,首先会是节省人力成本最多、技术研发应用最易和社会需求量最大的行业、工种和岗位,如那些低技术、重复单调、可预测的体力劳动工作② 可预测体力劳动,指下一个动作(工序)是重复操作的、要做什么是可以预先测知的体力劳动。 ;其次,应当是应用面广阔、资源耗费多、技术相对复杂如要求劳动者能听会说会辨认能理解的工种,比如客服、会计、教育、娱乐、护理、医疗、驾驶等工作;最后才是那些高尖精技术和行业的应用。

可我没想到的是,过完年没几天,老家的一个邻居竟然找上门来,带来了大包大包的羊肉。原来,婆婆把羊杀了后,依然舍不得放在家里自己吃,正好邻居进城有事,她便托邻居将羊肉全都带了过来。那一刻,看着满满一大包的羊肉,我的心里充满了感激与温暖……

(三)机器换人利弊分析

1.使人类劳动轻松舒服,也加大了民族劳工及整个社会的不安全感

正如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所担心的:人工智能一旦脱离束缚,以不断加速状态重新设计自身,而人类由于受到漫长的生物进化的限制,无法与之竞争,将会被代替,有可能招致人类的灭亡。[17]这些担心或预言有待历史去验证,但造成民族劳工现实的不安全感,从以下访谈材料可见一斑:

个案1:2017年7月25日,笔者在东莞朋友家访谈土家族女工杨原秀和李梅红,她俩是湖南湘西州老乡,同在东莞银海纺织公司打工。

问:“你们来打工多长时间了?工厂生产线上使用机器人了吗?”

机器换人是一个从技术含量低向技术含量高、用工成本高向用工成本低的行业逐步扩展的逻辑过程。从国外2016年底工业机器人应用密度最高的几个国家看,韩国631台/万人,主要应用领域是电气、电子、汽车和机械装备等;新加坡488台/万人,90%安装在电子行业中,並正在向医疗、建筑和各种服务领域扩展;德国309台/万人,主要应用在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企业;日本303台/万人,多半应用在汽车和电子领域,在食品、药品、化妆品领域也有较快发展。[14]我国2016年底工业机器人应用密度68台/万人,[15]应用范围涉及国民经济37个行业大类,91个行业中类,[16]目前已从汽车、电子领域扩展到五金、化工、食品、制药等行业,并跟随产业转移从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地区发展。

问:“将来厂里使用机器人,你们怎么看,有什么打算?”

在专业英语方面,缺乏着眼长远的教学目标是让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的最主要因素。各专业英语无论在课时安排上,还是教材选择上,都主要是成了公共英语的延续。当然,有不少的专业英语通过教法改革,产生了让人惊喜的变化。但普遍来说,专业英语没有确立与社会接轨的、科学的(甚至是量化的)教学目标,从而容易使学生学得懒散,教师教得松弛。

“听说开机器人虽然轻松但不安全,去年这里有一间家具厂的机器人把一个工人的几根手指切断了,要是个姑娘少了手指,怎么嫁出去啊!所以我们不敢学也学不会开机器人,将来下岗了只好另找工作,找不到就惨了,原秀姐要供她弟弟读高中,我要挣钱给父亲治病。”李梅红说这些话时神情充满了不安和担忧① 访谈人:杨原秀,李梅红;访谈地点:广东省东莞市;访谈时间:2017年7月25日。 。

2.催生新业态新岗位,同时造成技术性永久性失业,而民族劳工首当其冲

著名经济学家达伦·阿西莫格鲁(Daron Acemoglu)和帕斯卡尔·雷斯特雷珀(Pascual Restrepo)的最新研究则显示,每配备一台机器人将导致6名工人失业。[18]由于机器替换出的人员数量多且是低技能型,而新创造的岗位数量少且直接需要的主要是高技能人员,所以下岗失业势所难免。2014年9月至2017年6月东莞市实施机器换人3年行动计划,减少用工近20万人,[19]这些被机器人替换出来的低技能普工,要培训成高级技工不仅成本大而且周期长,不容易转岗换岗,尤其是人力资本短缺的民族劳工,很难重新找到合适工作,大多打零工朝不保夕,被长期隔绝在就业市场之外,无异于永久性失业。

3.提高生产效率质量,加大贫富两极差距,导致部分民族劳工沦为贫困阶层

按照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智能机器人场域可以细分为研发、生产、应用三个子场域,虽然各个子场域的性质和自主性不同,但“每一个场域都同时预设和产生着某种特定的利益形式”[11]159,“有多少个场域,就有多少种‘利益’”[11]159,入场者都是为了这样那样的利益而来的。所以,场域里充满了力量的角逐,行动者就是凭借各自拥有的资本,在特定惯习的指导下,为维护或提高自己在场域中的位置和利益而争斗的。

1.2.9 高频听力损失诊断标准纯音听阈测定结果参照 《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GBZ49—2007)表A.1进行年龄、性别修正。双耳3000 Hz、4000 Hz、和6000 Hz高频频段平均听阈≥25 dB(HL)者定为高频听力损失。

(四)场域规则话语权之争

机器人的“每一个子场域都具有自身的逻辑、规则和常规”[11]142,场域中的行动者都在利用其拥有的资本和占据的位置争夺更多权力和利益,“从而获得支配性位置”,最终的目的是争夺“制定场域的合法定义的垄断权力”[10],如那些研发专家总是暗暗发力提高科研成果含金量,争取“获得科学权威,即获得对于科学能力的垄断权力”,“凭借被社会认可的能力以科学的名义合法地言说或行事”[10];制造商对机器人功效、质量、优点等事项四处游说宣介,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话语权;应用者也总是要求机器人适合实际需要、满足操作要求、保障权益安全,为此甚至不惜重金构建学研产用一体化的人工智能产业链,以掌控机器人发展全程。可见,各个场域中的实力派都在千方百计地“争夺对于解析场域合法游戏规则的垄断权”[9],因为“占有这些权力就意味着把持了在这一场域中利害攸关的专门利润的得益权”[11]134,“而任何一方对于游戏规则的制定都是根据自己的位置和利益来进行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调节的”[10]。因此,当发生机器人伤人、炸场损失财产等事故时,彼此就会极力维护自身利益,寻找理由推卸责任,诸如“先天设计缺陷”“制造过程出错”“现场使用不当”等等。2016年11月,在第十八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一台名为小胖的机器人在没有指令的前提下突然打砸展台玻璃,导致部分展台破坏,还砸伤了路人。[20]对于机器人这种不安全事故,应当由谁来负责?谁是机器人的所有者,就应当由谁来负责,这在法律上似乎并不存在争议,但在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程啸看来,“人工智能的具体行为受程序控制,发生侵权时,到底是由所有者还是软件研发者担责,值得商榷”[21]。所以,对机器人应用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人类应当在场域规则的研究方面未雨绸缪,国家应当履行“为各种权力或资本之间形成的客观关系提供稳定的‘空间’保护并保障各种权力主体其利益、行为等的互换和实现”[22]的职责,及早建立人工智能通用标准、伦理常规、检测认证制度以及利益分配机制,把握住机器换人游戏规则的制定权。

三、惯习变革与人力资本再造

机器换人与劳工换岗的过程,实际上是机器技术替代人工、劳工人力资本再造换岗的逻辑过程。这里所称的人力资本,是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科学文化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思想品德和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按照国内学界普遍分类方法,可划分为一般型、技能型、管理型和创新型四种人力资本。我国民族劳工大部分拥有的是一般型人力资本,这种类型的资本主要以初中及以下学历为文化基础、以体力或简单手工操作为基本技能,是一种低技术、低效能、缺乏应变力的人力资本。在机器换人场域中,处于金字塔中高端的人力资本水平较高,即便不能提升人力资本,还可以通过既有人力资本向下兼容实现转岗换岗,但处于金字塔底部的一般型、技能型(同质型① 同质型人力资本,这里指由边际报酬递增演变为边际报酬递减后的人力资本。 )、管理型(同质型)人力资本水平较低,向上无力提升,向下已无岗位可以兼容,如果不能转型升级,就会被资本的逻辑和场域游戏排除出局。

由上述分析可知,民族劳工的人力资本投资再造,是一个多关联的动态的逻辑建构过程,它受到国家产业结构和政策、企业技术水平和社会责任意识以及劳工个人资本数量和结构等多重因素影响和制约,因此,需要从国家制度、企业责任和个人努力三个层面来研究再造路径。由于“惯习是行动者在场域里的社会位置上形成的对客观位置的主观调适”,是教育经历、实践技艺、职业观念、生活方式的历史产物,“是结构化了的结构”,“为行动设置了结构性的限制”[10],满足不了机器人场域新岗位或新场域的要求,“只有转换成场域本身的结构元素,才能发挥作用”[9],所以,人力资本再造应从变革惯习入手。

(一)优化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

第一,了解所研究场域即特定场域的属性、功能及细化分类情况,以便确定分析方向、重点和框架。机器人研发场域自主性强,应用场域是主要作功场,故成为本文分析侧重点。

(二)督促企业履行劳动技能培训责任

由于人力资本建构需要较大投入,虽然国家早有制度要求企业对在岗、轮岗、转岗、下岗职工进行职业教育培训,但资本增收节支的逐利惯习排斥这些社会责任的落实,大部分企业除了新上岗或内部轮换岗安排培训外,很少对职工进行系统全面的教育培训,对下岗、转业换岗人员更不会再费时费钱安排培训,有的企业还以语言交流困难为借口减少对民族劳工的培训。另外,为了巩固性别分工、性别年龄带来的利益,在技能培训特别是技术深造对象的安排上,多数企业除非不得已,否则会首先选择男性,再轮到已婚女性,而尽量不选未婚女性,因为未婚意味着容易流动或入职后要婚恋孕育休假多,人力资本投资相对低效甚至负效。所以,性别技能② 性别技能,这里指根据不同性别安排学习使用不同的劳动技术技能,表面上看是发挥不同性别特质优势,实际上是预设了不同性别的职业升迁、流动、收入及身份地位变化的不同机会,造成性别不平等,尤其对女性而言是一种性别歧视。 与性别分工、性别年龄相结合,成为资本管控女工和追逐利润最大化的一种策略和手段。

(三)变革调适惯习,转型升级人力资本

1.变革工作惯习,培植弹性就业观念

两种算法的故障覆盖率对比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March-Like算法和March C+算法相比,算法复杂度从14N增加到18N,因此测试时间会增加,但是新算法能够检测到March C+算法不能检测到的写/读破坏耦合故障和写干扰故障,整体上提高了故障覆盖率,验证算法的有效性。

机器人的应用改变了人类过去密集型、群体性、大班制的生产方式,使劳动趋向分散化、小班制、个体化,人类生活需求也出现新的变化,追求悠闲、舒适,崇尚健康、美观,需要慰藉、呵护,盼望陪伴、互助。这些变化促进了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大发展,使就业呈分散性、流动性、间歇性、自雇性、自主性,需要民族劳工改变过去单位化、固定岗、简易化、全日制的工作惯习,特别是要破除过去认为服务业“伺候人”“低人一等”的偏见,围绕人类生产生活需求新趋势,培植灵活择业、弹性就业的观念,为人力资本转型升级打牢思想基础。

首先,阿姨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甚至远离家乡和家人,往往情绪比较敏感、心里脆弱。教学管理人员应该多给予其情感上的关怀,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待之以严厉的教条。对学员应该少用罚款、批评等负激励措施,而代之以多鼓励、多引导和多谈心。

3.并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体出现的症状,根据盆底肌损伤情况(肌肉纤维受损的程度和类别)应用综合技术,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个案2:覃文雄,壮族,24岁;覃文凤,壮族,21岁;熊开玲,苗族,与覃文凤是同学、同龄,他们都是云南文山州人。据怡兴茶庄韦老板(覃氏兄妹远亲)说,他们两个月前在东莞超人电子厂打工,工厂使用机器人后就下岗了,他们的父母原先交代不让他们做服务员,担心跟别人学坏了,无奈他们又不会其他手艺,只好暂时安排两个姑娘做服务员,覃文雄则在茶庄里承包专做壮族岜夯鸡、粽粑等风味小吃。“以前我们觉得悠闲娱乐业低级、黄色,做服务员怕被欺负、被传坏名声,从现在所做的茶艺、足浴、棋牌业务来看,都很正规,常来消费的人多是附近工厂开机器人的技术员、工程师,他们有文化修养,所以我们改变看法,留下来做服务员。”熊开玲坦诚地说,覃文凤笑着附和,覃文雄则显得很兴奋:“我做风味小吃,并帮值半个班的保安顶食宿费用。小吃可以外卖,同茶庄分成,多劳多得,既是打工仔又做小老板。”① 访谈人:覃文雄,覃文凤,熊开玲;访谈地点:广东省东莞市;访谈时间:2017年7月26日。

2.发展人类独有能力和民族特别技能

维护河势稳定、保障防洪和通航安全是长江河道采砂管理的目的,实现长江河道采砂“依法、科学、有序”是长江河道采砂管理的目标。长江河势稳定和防洪安全事关沿江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长江通航安全事关长江黄金水道作用的发挥和沿江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做好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工作,有利于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和社会公共安全。只有加强长江河道采砂管理能力建设,才能落实实现长江河道采砂管理的长远目标。

创造力、思考力、审美力和共情力是机器人永远无法模仿和替代的人类独有能力,人类应当不断增强这些能力以回避失业风险。从民族劳工实际情况看,大多缺乏创新力和深度思考力、审美力、共情力,男工的人力资本以体力技能为主,女工的以简单手工技能为主,这种能力结构,是长期性别分工、性别技能形塑的结果,需要重新整合:首先应当培养与机器人应用相适应的调试、操作、维修、监护等服务技能,但需要高成本、长周期和相当的文化基础,因此,只适合少部分人,不切合大多数民族劳工。而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形成了许多独特技术技能,这些经验、技艺作为行动倾向、程式,就是相关民族的优良惯习,而“惯习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又可以置换”[11]171,从一个场所转移到另一个场所,成为民族劳工转业换岗的有利资源。下文个案3中的下岗女工罗秀妮正是利用自己瑶族能歌善舞、挑花织绣的特长和夫妻助人为乐的惯习,开辟了自主就业的门路。由于“一台机器可以做50个普通工人的工作,却没有任何机器可以做一个拥有特殊技能的人的工作”[24]267,因此,民族劳工除了需要努力学习、实践新的知识技能,更需要深入研习、熟练掌握和有效拓展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生产生活技能,打造具有稀缺性、高价值、无法复制和替代特征的雄厚的民族人力资本,这不仅是民族劳工应对机器换人换岗换技术的需要,也是国家和企业适应智能化社会发展趋势,全面发展民族经济、民族文化以满足各族人民日益个性化、特色化、定制化、高端化社会需求的必由之路。

第五,分析场域内外相关因素、关系对场域内行动者形塑的作用方式。由于“场域内部关系的形塑往往采取直接作用的方式”[8],而场域外在因素的形塑,一般不采取直接作用方式,“而是预先经过场域结构的一次形塑,才对场内行动者产生影响”[11]144,因此,关键是分析作用的内容、条件和效果。

王婆以为又是假装搜查到村中捉女人,于是她不想到什么恶劣的事情上去,安然地睡了!赵三那老头子也非常老了!他回来没有惊动谁也睡了!

随着机器人的广泛应用,社会生产效率极大提高,物质财富越来越丰富,人类劳动的时间必将缩短、空间必然扩大、形式肯定多样化,工作不再那么重要,休闲、自由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而怎样悠闲、如何自由才会文明时尚和符合社会规范,需要人们用心筹划安排,因此,生活方式管理就成为智能化时代民族劳工的必修课。管理的核心是输入科学生活的理念,革除不良嗜好,改变落后惯习,培养良好的心态、情绪、性格和坚强的意志,全面提高身心素质。

个案3:“青山在,人未老……”,《难忘今宵》舞曲播完,跳街舞人群正逐渐散去,“阿妮妮,我家落地窗帘被钩了几个洞,明天来帮补补,要无痕迹的。”“好咧!”正在收拾音响的妇女抬起头笑着应答。她真名叫罗秀妮,瑶族,广西河池人,原在东莞丽华服装厂打工,丈夫姓郑,原是东莞某汽车公司电焊工。

“我们是2017年初机器换人时先后下岗的,原来从租住房到工厂两点一线的生活被打乱了,不知干啥好,几个月找不到合适工作,经常打牌打麻将度日,整天昏昏沉沉的。后来改变作息方式,白天领活干,晚上跳街舞,生活充实人也精神起来了。”罗秀妮感慨地说。据跳街舞的李阿姨介绍,罗秀妮能歌善舞,热情大方,所以大家请她领歌领舞,她丈夫平时见谁的电动车、摩托车坏了,就帮着修理。他俩助人为乐很得大家信任,谁家里水电器具坏了或需要家政服务的就找他们帮忙解决。

奔倾漱石亦喷苔,此是便随元化来。长片挂岩轻似练,远声离洞咽于雷。气含松桂千枝润,势画云霞一道开。直是银河分派落,兼闻碎滴溅天台。

笔者问:“你们接领的活都会干吗?”罗秀妮坦诚地说:“大多都会干,遇到不熟不懂的活我们就掏钱请专业师傅指点、帮干,现场跟班学习,总之是千方百计把活干好,以免辜负大家的信任。这样坚持下来,我们就结识了很多朋友,找上门来的活干不完,就和工友们一起分享自由就业的劳动过程、收入和快乐。”① 访谈人:罗秀妮;访谈地点:广东省东莞市;访谈时间:2017年7月28日。

像罗秀妮夫妇这样下岗找活干的人很多,但能找到合适工作并把它干出好名声来的人并不多。其实,就业机会就在身边,就在朋友圈和各种群体里,就看如何去把握。

四、结论与讨论

第一,机器换人的根本动因是科技进步幻象掩盖下资本对利益最大化的追逐,并非是有些学者所说的招工难、用工贵、经济转型升级倒逼所造成,低本高利才是机器换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们对资本运作的负面效应、危害性应有清醒认识,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如何使用工具对非常规油气藏水平井减摩降扭……………………………………………………………………陈 帅(2.21)

第二,机器换人的主要趋向将按照技术与成本逆向选择的逻辑推进。机器换人是一个从技术含量低向技术含量高、用工成本高向用工成本低的行业逐步扩展的逻辑过程,会首先进入技术研发应用最易、节省人力成本最多、社会需求量最大的行业、工种和岗位,最后才是那些高尖精难技术和行业的应用。

第三,机器换人的利弊得失关键在于权力场的控制。机器换人虽使人类劳动轻松舒服和生产质效极大提高,但也加大了人类失业换岗潮和贫富两极差距,而民族劳工由于资本短缺将首当其冲,陷入技术性或永久性失业困境,甚至沦为贫困阶层。权力场应把握好人工智能发展方向,把握住机器换人游戏规则的制订及监督执行,管住了就造福于人,若失控必祸害于世。

第四,民族劳工人力资本再造应以变革惯习为核心,需要多层面联动协同。国家层面应将劳工就业能力建设纳入顶层设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改革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将民族劳工职业教育培训设置为优先程序,并将机器换人单向扶持政策改为双向扶持。企业层面必须纠正技能培训中存在的民族、性别和年龄歧视问题,全面履行组织劳动技能培训的社会责任,劳动监管部门应有明确规定并嵌入劳动执法监察程序。而民族劳工自身应变革调适工作惯习,培植弹性就业观念,发展机器人无法替代的创造力、思考力、审美力和共情力,熟练掌握并有效拓展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生产生活技能,改良生活方式,革除不良嗜好,改变落后习惯,生成健康体质和优良文明的惯习,实现人力资本转型升级,顺利换岗,稳定就业。

参考文献

[1]OF Week机器人网.浙江出台机器人扶持政策计划完成3.6万家企业“机器换人”[N/OL].(2015-11-20)[2018-05-17].http://robot.ofweek.com/2015-11/ART-8321202-8470-29029305.html.

[2]搜狐网.东莞近50家造纸、包装、印刷企业“机器换人”[N/OL].(2016-10-20)[2018-05-17].http://www.sohu.com/a/116608367_216969

[3]凤凰科技.李开复:未来十年,人工智能将取代世界上一半的工作[N/OL].(2016-12-06)[2018-05-17].http://tech.ifeng.com/a/20161206/44507539_0.shtml.

[4]云霞.“机器换人”对就业结构的影响[J].中国国情国力,2017(3).

[5]周文斌.机器人应用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7(6).

[6]赵延东,风笑天.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与下岗职工的再就业[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0(2).

[7]张学英.农民工的就业环境变迁及技能发展应对[J].教育学术月刊,2018(3).

[8]李亚雄,黄子源.场域视角下越南籍劳工社会适应研究——以广西B市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18(3).

[9]朱国华.场域与实践:略论布迪厄的主要概念工具(下)[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10]宫留记.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J].理论探讨,2008(6).

[11][法]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12]罗红光.不等价交换——围绕财富的劳动与消费[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13]中国产业信息网.2013年工业机器人对人工的替代作用分析[N/OL].(2013-08-21)[2018-06-08].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1308/217676.html.

[14]搜狐科技网.全球机器换人排行榜!这八个国家遥遥领先![N/OL].(2018-02-19)[2018-06-08].http://www.sohu.com/a/223213305_488176.

[15] 搜狐教育网. 工业机器人密度全球排名-中国第 23 位![N/OL].(2018-03-05)[2018-06-08].http://www.sohu.com/a/224873826_593930.

[16]中国经济网.我国机器人产业有望由大变强[N/OL].(2016-12-19)[2018-06-08].http://www.ce.cn/xwzx/gnsz/szyw/201612/19/t20161219_18813748.html.

[17]中华网.GMIC北京2017霍金教授演讲[N/OL].(2017-04-30)[2018-06-09].http://game.china.com/industry/news/11011446/20170430/30492651_all.html#page_2.

[18]魏丁,小陆.机器换人的背后:一台机器人砸掉六名工人的饭碗[N/OL].(2017-03-31)[2018-06-15].http://gongkong.ofweek.com/2017-03/ART-310058-8420-30120300.html.

[19]田迪迪.东莞机器换人,3年减少用工近20万[N/OL].(2017-06-15)[2018-06-15].http://tech.sina.com.cn/it/2017-06-09/docifyfzhpq6300943.html.

[20]中国青年网.深圳高交会现机器人伤人事件:伤者已被担架抬走[N/OL].(2016-11-18)[2018-08-12].http://news.youth.cn/sh/201611/t20161118_8861143.html.

[21]人民网.人工智能的法律三问人工智能侵权责任如何认定?[N/OL].(2018-05-02)[2018-08-12].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8/0502/c40606-29959959.html.

[22]崔浩.布迪厄的权力场域理论及其对政治学研究的启示[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23]OF week工控网.“机器换人”面临技工紧缺,温州不少企业新春开工延迟[N/OL].(2015-03-09)[2018-08-12].http://gongkong.ofweek.com/2015-03/ART-310058-8120-28938312.html.

[24][美]阿尔伯特·哈伯德.致加西亚的信[M].钱平军,编,译.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2018.

A RESEARCH TO MACHINE SUBSTITUTION AND THE RECREATING OF MINORITY WORKERS'HUMAN CAPITAL

Huang Ziyuan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motivation,tendency,influence on intelligent machine substitution and the way to re-create the human capital of minority workers.It concludes that the fundamental motivation of machine substitution is the capital's pursuit of the maximum interests,under the illusion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backgrounds.The trend of machine substitution will follow an adverse selection principle concerning technology and cost.The key to the pros and cons lies in the control of the power field.The re-creating of minority labor capital should focus on changing working habits as core and logical starting point,emphasizing multilevel collaboration:the government should optimize policy design and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the enterprises must fulfill the responsibility for labor skills training;and more importantly,labors themselves need to change their working habits,cultivate flexible employment concepts,develop unique human abilities and minority skills,improve lifestyles and enhance physical and mental qualities.

Keywords: intelligent machine;job replacement;minority workers;human capital re-creating

【作 者】 黄子源,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9。

【中图分类号】 F241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1004-454X(2019)01-0140-008

*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劳动关系的政府调节机制及其有效性研究”(15BSH045)。

〔责任编辑:罗柳宁〕

标签:;  ;  ;  ;  ;  

智能机器换人与民族劳工人力资本再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