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镜在色素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意义论文_刘杏红 李莹 赵志萍 罗习林 谭波

 湖南省湘乡市人民医院 湖南 湘潭 411400

【摘要】目的:研究以及分析在诊断色素性肿瘤中采取皮肤镜检查的临床价值和使用意义。方法:本次数据纳入分析目标即为本院从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入的272例色素性肿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实施样本划分处理,每组收入136例,参照组予以肉眼检查诊断,实验组予以皮肤镜检查诊断,将病理学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实验组与参照组色素性肿瘤患者经不同诊断之后的临床符合率,分析皮肤镜下不同情况色素性肿瘤的临床表现。结果:参照组色素性肿瘤患者肉眼诊断符合率低于皮肤镜检查符合率,P<0.05,统计学存在数据对比研究意义。结论:将皮肤镜检查使用于诊断色素性肿瘤中显示比较突出的价值,值得应用。

【关键词】皮肤镜;色素性肿瘤;诊断意义

本次报道且评估将肉眼检查诊断、皮肤镜检查诊断使用于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入的272例色素性肿瘤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对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入的272例色素性肿瘤患者进行样本分组,参照组收入136例,女性患者82例,男性患者54例,最大年龄数值77岁,最小年龄数值5岁,中位年龄数值(42.32±3.58)岁,27例色素痣患者,18例蓝痣患者,35例脂溢性角化患者,18例日光性角化患者,10例基底细胞癌患者,15例甲母痣患者,13例恶性黑素瘤患者。实验组收入136例,女性患者83例,男性患者52例,最大年龄数值76岁,最小年龄数值6岁,中位年龄数值(42.54±4.21)岁,26例色素痣患者,19例蓝痣患者,34例脂溢性角化患者,17例日光性角化患者,12例基底细胞癌患者,14例甲母痣患者,14例恶性黑素瘤患者。比较与研究两组涉及的基础纳入资料,P>0.05,统计学不具有数据对比意义。

1.2方法

参照组开展肉眼检查诊断,实验组开展皮肤镜检查诊断,选取湖南圣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以及提供的DMT-1000型号的Dermat皮肤镜连接EOS 700D Canon数码相机,选择具有丰富经验的临床医师进行肉眼判断,分析7种色素性肿瘤情况,基于皮肤镜检查后开展手术病理检查。

1.3观察指标

计算以及分析研究实验组与参照组色素性肿瘤患者经不同诊断之后的临床符合率,分析皮肤镜下不同情况色素性肿瘤的临床表现。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272例色素性肿瘤患者数据信息输入至SPSS19.0 for windows计算软件处理,用率(%)的形式阐述临床计数分析资料,行卡方检验,用(均数±标准差)形式阐述临床计量分析资料,行t检验,P<0.05,统计学存在数据对比研究意义。

2 结果

2.1 比对分析实验组与参照组色素性肿瘤患者符合率

数据计算显示,参照组色素痣、蓝痣、脂溢性角化、日光性角化、基底细胞癌、甲母痣、恶性黑素瘤者临床符合率对比实验组,P<0.05,统计学存在数据对比研究意义。

2.2 分析且计算136例色素性肿瘤患者经皮肤镜检查的情况

经皮肤镜检查136例色素性肿瘤患者显示,色素痣主要包括交界痣、混合痣以皮内痣,交界痣为网状模式,存在深褐色,中间有球与点,皮内痣属于均质模式,呈现褐色,也可能存在球状模式,混合痣属于球状模式,但也存在鹅卵石结构和网状结构。蓝痣显示出边缘色素变淡,蓝色、蓝灰色、蓝白色的均质无结构模式,皮损边缘有时存在蓝色凸起。日光性角化显示出粉红色背景,整体外观即为草莓状,围绕毛囊存在白色晕圈以及虫蚀样边缘。脂溢性角化显示出假皮丘网状结构、指纹样结构,存在粟粒样丘疹,虫蚀样边缘,存在脑回样结构以及粉刺样开口。甲母痣显示出规则宽度与间隙下的纵向褐色平行线,基于半透明甲小皮下存在色素沉着现象。基底细胞癌显示出无色素网络,多发性蓝灰色分散性小球,蓝灰色卵圆形巢,轮辐样结构,枫叶状结构。恶性黑素瘤显示出蓝白色面纱样结构、退化结构。

3 讨论

皮肤镜属于对人体皮肤细微结构以及色素进行观察的一种无创性显微图像分析技术,可对表皮真皮交界位置、表皮、真皮乳头层的色素性结构,浅层血管形态与大小进行密切观察,基于以上特征以及皮肤组织病理学改变情况可对对应关系进行明确,且依据相关关系进而对血管性疾病、色素性疾病经皮肤镜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实施确定[1-2]。临床上早期诊断皮肤色素性肿瘤中临床应用皮肤镜有利于予以形态学基础,可将诊断恶性肿瘤准确率与敏感度提升。

此文数据显示,参照组色素痣、蓝痣、脂溢性角化、日光性角化、基底细胞癌、甲母痣、恶性黑素瘤者临床符合率对比实验组,P<0.05,统计学存在数据对比研究意义。证实,皮肤诊断技术属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有利于诊断与鉴别多发非黑细胞和黑素细胞性皮肤病实施诊断的非侵入性操作[3-6]。

综合以上结论,皮肤镜检查属于无创、安全、操作简便、患者容易接受的一种检查方式,在对不同色素性肿瘤诊断中采取皮肤镜检查可将恶性肿瘤诊断准确率和敏感度显著提升,也有利于对疾病定位活检位置实施确定,同时也可在非色素性疾病、其他色素性疾病中进行有效诊断,所以,具有较为显著的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江潮, 耿华, 禹辉, et al. 皮肤镜在色素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河南医学研究, 2018(1).

[2]Sinz C , Tschandl P , Rosendahl C . Accuracy of dermatoscopy for the diagnosis of nonpigmented cancers of the skin.[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2017, 77(6).

[3]叶艳婷, 毛任翔, 王芳. 皮肤镜在良性黑素细胞肿瘤诊断中的应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39):7717-7717.

[4]刘洁, 邹先彪. 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皮肤镜诊断专家共识[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6, 32(2):65-69.

[5]Dermatoscopy of flat pigmented facial lesions—evolution of lentigo maligna diagnostic criteria[J]. Dermatology Practical & Conceptual, 2018, 8(3):198-203.

[6]姜红岩, 戴辉, 相文忠, et al. 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联合皮肤镜在经典与色素性扁平苔藓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8(3).

论文作者:刘杏红 李莹 赵志萍 罗习林 谭波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  ;  ;  ;  ;  ;  ;  ;  

皮肤镜在色素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意义论文_刘杏红 李莹 赵志萍 罗习林 谭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