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清肠汤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龚凤霞

健脾清肠汤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龚凤霞

龚凤霞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中医医院 430100)

【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健脾清肠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健脾清肠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0例,10周为1个疗程,随访1年。结果 治愈40例,好转15例,无效3例、复发2例,总有效率91.7%。结论 健脾清肠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关键词】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健脾清肠汤

【中图分类号】R57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4-0105-01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原因不明,发生在大肠黏膜的慢性炎性溃疡性病症,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我科自2010年3月~2012年3月采用中药健脾清肠汤治疗60例UC患者,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自2010年3月~2012年3月共收治UC患者60例,均为我科门诊患者。所有病例符合1993年太原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疗效标准》[1]。其中,性别:男24例,女36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者68岁,平均31.5岁;病程:3个月~1年13例,1~2年22例,2年以上25例;乙状结肠镜检查:直肠乙状结肠炎32例,左半结肠炎12例,右半结肠炎9例,全结肠炎7例。并发症:肠出血9例,息肉21例,肠穿孔0例,结肠狭窄5例,中毒性结肠扩张3例,癌变0例。

1.2症状与体征 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日排便次数3~8次,多数有黏液血便及有腹痛-排便-缓解的规律。左下腹部或脐周部压痛。大便常规红细胞34例,脓细胞26例。细菌培养阴性,血常规正常。乙状结肠镜检查:结肠有不同程度黏膜充血水肿,多数小出血点及小溃疡形成。以直肠黏膜为著。

2 方法

采用我科自拟中药健脾清肠汤治疗。药用党参、陈皮、当归、防风各12g,木香、黄连、甘草各6g,茯苓、白芍、焦白术、槟榔各15g,炒苡仁、炒山药各30g。兼湿热者加黄柏、苦参各15g,白头翁各30g;兼血淤者加丹参、赤芍各15g;兼肝郁脾虚者加柴胡10g,枳壳15g;兼肾阳虚者加炮姜、补骨脂各15g,肉桂10g。1剂/d,入水煎2次,混匀后分3次于饭前30min温服,150ml/次,治疗2周为1个疗程。经 2个疗程治疗后,停止服药。1月后复查肠镜,随访12月并评定疗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治疗期间宜进食清淡且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心情舒畅,注意劳逸结合;所有病人均停用其它中西药。

3 结果

3.1疗效标准 参照中华中医学会肛肠分会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标准[2]。①治愈:症状消失,大便成形,次数正常,肠镜检查肠黏膜病变恢复正常,1年内不复发。②好转:症状基本消失,排便次数减少,肠镜检查示肠黏膜病变较前明显改善。③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肠镜检查示肠黏膜病变无改变。

3.2治疗结果 60例中治愈40例,好转15例,无效3例及复发2例,总有效率91.7%。

4 典型病例

患者,男,45岁,教师。因阵发性腹痛,黏液血便,里急后重近3个月经他院治疗未见好转而转诊我院。大便常规红细胞+++,脓细胞++,细菌培养无致病菌生长,乙状结肠镜检查:直肠结肠黏膜充血水肿,有纤维蛋白附着,有多量散在部分密集成片的小出血点,并有小溃疡形成。诊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弱,湿热中阻。治拟健脾益气,清热燥湿。药用党参、陈皮、当归、白术、防风各12g,木香、黄连、甘草各6g,茯苓、白芍、黄柏、苦参、槟榔各15g,炒苡仁、炒山药、白头翁30g。服药7剂。1周后见效,大便2次/d,脓血、黏液量明显减少。连服2周,症状基本消失,纳馨寝安,体重增加,但活动后仍感神疲乏力。加重党参、白术用量,减少黄柏、苦参、白头翁用量。1个月后复查肠镜,未见出血点及溃疡面,1年随访未复发。

5 讨论

UC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下痢黏液脓血便,多为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而成慢性经过,属多发性、难治性疾病,病程迁延,易复发。常见致病原因与感染、遗传、自身免疫、饮食习惯、环境、精神等因素有关[3]。由于致敏物的变态反应、自身免疫机制低下、精神生活压力大等诸因素,而特发于结肠部位黏膜和黏膜下层的炎症溃疡改变所导致的肠道功能紊乱,其确切病因目前并不十分明确。近年来UC患者有不断增加的倾向,由其引起的并发症有所增加,至今西医仍无特别有效的药物治疗。

本病属祖国医学“泄泻、痢疾、便血”等范畴。中医认为其病机特点主要表现为本虚标实,急性发作期以湿热下注为主,缓解期以正气不足,脾肾亏损,机体处于修复状态,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4]。多因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因情志因素,横逆犯脾,从而导致脾胃虚弱,湿邪内生,日久蕴结化热、湿热与气血相搏结,壅塞肠道,使肠道传导失司,肠络瘀阻而发病。其中脾虚是发病之本,湿热阻滞为致病之标,且脾虚则肝必乘之。虽在疾病的病理演变过程中,表现为寒热错杂,虚实相兼,但其基本病理特点为脾虚失运,湿热蕴结,土虚木郁。故治疗上以健脾益气,清热化湿,抑肝扶脾为基础[5]。自拟健脾清肠汤方中四君子汤健脾益气;山药、苡仁甘淡补脾,助运化湿而止泄;痛泄要方抑肝扶脾,和里缓急;木香、槟榔行气导滞,调畅气机;黄连清热燥湿;当归、白芍行血和营以治脓血。综观诸药配伍,具有健脾益气,清热燥湿,抑肝扶脾,行气导滞之功效,药切病机,故疗效满意。

参考文献

[1] 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疗效标准[S].中华消化杂志,1993,13(6):364.

[2] 朱志有.溃疡性结肠炎及并发症的临床治疗[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8,5(4):172-173.

[3] 蔡婷婷,张永萍,刘桂桃.溃疡性结肠炎炎细胞免疫表型及部分组织病理学指标的表达[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0,29(5):109-110.

[4] 葛华阶.中西药结合治疗溃疡性慢性结肠炎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4):98-99.

[5] 梁碧莲.愈肠汤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2例[J].陕西中医杂志,2009,5(9):56-57.

论文作者:龚凤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22

标签:;  ;  ;  ;  ;  ;  ;  ;  

健脾清肠汤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龚凤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