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统计数据质量影响因素分析论文_刘海棠

企业信息化统计数据质量影响因素分析论文_刘海棠

山东省田庄煤矿 山东济宁 272103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和互联网等相关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统计信息对各个行业越来越重要,统计数据质量也成为各个行业关注的焦点。为提高企业统计数据质量,明确企业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本文重点分析了企业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企业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措施。

关键词:统计数据;质量;影响因素

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企业要想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的竞争力和提高经济效益,就要加强企业统计的信息化建设,改变传统的统计方法,为企业的决策与管理提供指导,可以说统计功能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状况。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出发,对现代企业的统计功能进行全面的探讨,提出解决策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1企业统计信息化的含义及意义

企业统计信息化,就是指利用互联网和计算机软、硬件等设施,对企业整个生产经营的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并进行分析的整个过程。对企业统计工作进行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统计信息的质量,大幅度减少统计信息错误情况的发生;有利于提高统计部门对信息进行处理的速度,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协调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增强整体协调性;有利于对企业对各部门工作进展情况加强监督和控制,保证企业任务和目标的顺利实现。统计信息系统的分析工作,则是指对应用统计信息系统对收集得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并进行解释的过程。我们常用的统计信息系统的分析工作一般分为五个步骤,其中包含了统计设计、资料收集、整理汇总、统计分析及反馈,其中统计信息系统的分析工作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统计活动如果离开了统计分析工作,也就失去了统计活动的意义。统计分析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其对相关事物从定量与定性两个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其中定性主要是对经营状况进行相应分析,定量研究同是运用一定的指标的计算结果进行处理,并分析被研究的统计单位所存在的具体问题,如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等。统计分析工作对于相关数据资料的处理大体是分为三个步骤,即收集、整理以及分析。

2企业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因素

2.1一致性的统计指标缺少

有的企业缺少相应的统计指标与经验,针对非常多的数据信息,工作者的统计指标不固定,其统计分析缺少目的性,如此的工作往往是低效化或无效化,工作者所统计的数据难以对企业的实际经营现状进行真实地体现,也会导致企业错误地判断自身的发展趋势。长时间这样,工作者的工作质量、工作积极性都会降低。

2.2统计方式不够先进

有的企业因为资金运转存在困难,不愿意支出费用购置一些先进的统计系统,这造成工作者在统计数据的时候常常要消耗很多的时间,这可能要求很多财力、物力、人力的支出才可以确保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缺少先进的统计方式与人员将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进而难以有效地分析数据,从而使数据的价值由于统计太慢而逐步地丧失。倘若要想确保数据的高效性,就务必完善统计工作者,而这也需要企业花费相应的成本。如此一来,不但会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的资金问题,而且还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3工作者忽视统计工作

因为一部分企业依旧没有明确统计数据对企业的积极意义,感觉统计数据和报表仅仅是加减一些数据,为此,缺少深入的努力,不具备专门化统计数据的队伍,统计工作者也没有明确统计工作的价值,仅仅感觉统筹数据就是统计数据,缺少专门的指导知识,为此,其难以有效地探究数据,也不明确大幅度与小幅度改变的数据对企业形成的影响作用,对每一次变动的数据不够重视,这将不利于企业的发展。而工作者未曾实时地统筹和分析数据,也缺少完善的数据记录,那么会导致数据的有效性丧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企业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措施

3.1搭建信息化企业统计平台

要想解决企业统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缺乏整体规划的问题,就要搭建信息化的企业统计平台。以数据库为基础,制定科学、统一的统计信息化标准,再根据各部门自身特点,进行各模块功能的开发。信息化统计平台的建立,有利于统一标准,协调各部门工作,保证企业任务和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对于提高搜集、统计信息的质量,加快统计信息的速度,为企业重要决策的制定提供统计信息支撑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当今大数据、互联网、信息化交互时代的到来,需要构建全新企业统计平台,统计分析与财务管理二者给予很好的融和,使其共用的数据信息得到一定的共享,进而提高两者的工作效率。

3.2建设与健全企业统计数据的相关制度

企业需要强化统计工作中统计制度的规范性功能,实现企业统计数据制度的积极完善。因此,企业的管理工作者需要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制定适宜自身的统计制度,从而确保企业顺利地进行统计数据的工作。一是企业需要制定有效的规章制度,从而对统计部门的责任与任务等进行规范,以使统计部门清楚自身的权限和职责,防止统计部门在发生状况的情况下做出不负责任的行为。二是企业需要结合统计数据的各种种类对报送的时间、内容、方式等进行确定,清楚统计数据的程序,确保顺利地进行统计数据的工作。三是企业需要完善统计台账与原始的数据记录,确保真实的数据来源,以及保障通畅地传送数据。

3.3构建大数据系统平台系统,加强风险管理

计算机信息系统下,大数据工具的应用对于统计风险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统计人的统计信息、数据质量不高对于统计风险的管理有着一定的阻碍。统计信息管理中的大数据处理系统平台,注重是对统计人众多的统计信息进行分拣、整理、筛选后,根据经营管理业务的需要,以更加简捷、明了的方式,呈现到统计管理人员的面前,从而推动统计整理、统计分析工作的有序进行。这样就会无形中在企业内部的各部门之间形成统计风险管理的网络系统,以起到对于统计风险管理齐抓共管的作用。例如统计信息数据库系统可以进行统计资料的横向对比,指的是企业与同行业之间相同经济指标的对比,从而发现在同一统计期间不同企业之间存在的差距。其意义在于,企业的管理层可以在对相关数据进行比较以后,得知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及不足,以确定下一步生产经营努力的方向,并为本企业制订出一些切实可行的生产经营战略方针。也可以进行纵向对比,纵向对比主要是企业自身不同时期的经济指标进行的比较。企业通过对于自身不同经营时期的经济指标进行对比,从而得出企业不同期间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有利于发现企业在自身运营过程中的高潮、低谷,从而为企业制定较为合理及高效的运营方案,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拔得头筹。

3.4注重人才的培养,严格遵循一定规则

企业要进一步宣传信息化思想,宣传信息化理念的应用,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企业还要注重对统计信息化人才的引进,积极引进适合时代需求和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针对新员工的个人能力和水平进行合理岗位分配,最后,定期开展统计知识的相关培训工作,加强他们对统计信息知识的学习和了解,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进一步提升职员的信息统计方面的能力水平。此外,企业统计分析功能要遵循一定的程序与规则,运用现代经济学、统计学与管理学,在定性与定量分析的结合中,深度加工与分析企业统计数据,从而完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当前信息化社会的影响下,统计工作显得非常关键。鉴于此,不管是基层的统计工作者,还是企业的管理工作者,都不能懈怠统计工作,需要在分析统计数据质量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实施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的措施。

参考文献:

[1]李海东.浅析统计数据质量的监督与控制[J].探讨与应用,2005(04):10-11.

[2]张秋香.企业统计数据质量影响因素与对策[J].统计科学与实践,2005(03):41-42.

论文作者:刘海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  ;  ;  ;  ;  ;  ;  ;  

企业信息化统计数据质量影响因素分析论文_刘海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