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后并发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论文_李虹

 (陇县人民医院 陕西宝鸡 721200)

【摘要】目的:探讨脑血栓后并发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6例脑血栓后并发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给予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在内科护理干预在脑血栓后并发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具有很好的效果,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综合康复护理干预;脑血栓后并发肢体功能障碍;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2-0195-02

脑血栓后并发肢体功能障碍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临床疾病,是导致患者失去正常生活能力的主要威胁因素,而且并发肢体功能障碍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引发一些家庭以及社会问题[1]。因此对脑血栓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改善其肢体功能状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主要探讨脑血栓后并发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46例脑血栓后并发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其研究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46例脑血栓后并发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其中观察组男13例,女10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3.8±5.3)岁,病程5~31d,平均病程(7.4±2.3)d。对照组男15例,女8例,年龄33~69岁,平均年龄(52.6±4.9)岁,病程5~30d,平均病程(8.3±2.5)d。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具体来说,(1)住院期间护理干预。患者卧床休息期间,引导其进行正确的体位。定期帮助患者翻身、换体位,按摩患者神经各关节,促进血液循环,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刺激,以免其肢体逐渐发生萎缩。被动活动护理时,应当以不使患者感觉到疲惫为前提,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被动训练的强度和时间。(2)出院后定向训练。出院之前,向患者讲明坚持肢体锻炼的重要意义,并根据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为期指定一套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同时使患者的家属明白实施的重要性,督促患者在家进行肢体锻炼,通过训练患者的毅力以及自主活动能力,帮助患者树立信心,逐步指导患者加强训练强度和时间。(3)后期护理。大部分患者经过综合康复护理后,将会具备初步生活自理能力,此时应当告知患者坚持下去的重要性,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其可以更好的配合患者的锻炼,使患者摆脱依赖心理,自觉主动地进行锻炼,逐渐时间生活自理能力。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对比分析。肢体运动功能:根据FMA运动功能评分法 对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越好;日常生活能力使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的Barthel指数计分法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所示。

3.讨论

脑血栓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类型之一,大部分发病患者都是中老年人,而且男性的发病率相对更高一些[2]。根据相关研究,脑血栓的发病率十分高,而且具有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并发症多、复发率高等特征,患者一旦发生脑血栓,出现肢体功能障碍的可能性很大。而肢体功能障碍将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影响家庭和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在治疗脑血栓患者的过程中,应当针对脑血栓后并发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的康复护理干预,进而使患者的肢体功能可以得到尽快的康复,最终实现致死率和致残率的降低,预后的改善,这在临床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3]。本研究主要探讨脑血栓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护理干预的方法以及效果。综合康复护理干预的目的使巩固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自理能力的提高,通过综合康复护理干预,争取在患者肌肉发生萎缩之前,锻炼患者的肢体功能,促使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这对于步入老龄化社会的我国来说意义非常[4]。在本次研究中,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的观察组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看出,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在脑血栓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在脑血栓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黄烈弥,喻佳丽,杨秋萍.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康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6,38(1):49-51.

[2]赵涛,赵步长,伍海勤.舌下针刺法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中风急性期肢体功能障碍和假性球麻痹92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7,58(2):142-145.

[3]肖玲,李茁,丁亚平,等.单侧乳腺术后舒适体位垫在预防乳腺癌术后并发症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7,23(7):763-764.

[4] Do J H,Choi K H,Ahn J S,et al.Effects of a complex rehabilitation program on edema status, physical function,and quality of life in lower-limb lymphedema after gynecological cancer surgery[J].Gynecologic Oncology,2017,147(2):450.

论文作者:李虹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  ;  ;  ;  ;  ;  ;  ;  

脑血栓后并发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论文_李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