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绿色建筑设计论文_王晓波

浅谈绿色建筑设计论文_王晓波

山东安泰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101

摘要:随着新国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9的实施,中国我国的绿色建筑设计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以下本文就对绿色建筑设计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应用

绿色建筑: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月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新标准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绿色建筑新理念,那么我们在设计中如何来实现呢?绿色建筑首先应该是节能的建筑。建筑节能就是在建筑的设计、建筑材料的生产、建筑的施工、建筑的使用、建筑的拆除的过程中,即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中,合理的使用、有效的利用能源,以便在满足同等需要或达到同等目的的条件下,尽可能的降低能耗,以达到提高建筑舒适性和节省能源的目标。那么绿色建筑设计就是要通过建筑规划设计、建筑单体设计以及对建筑设备采取综合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来实现。

作为建筑师主要考虑建筑的设计中的节能设计,也就是在被动式设计上考虑“被动优先,主动优化”,主动技术与被动技术相互协调,通过被动技术来优化实现建筑设计,达到绿色建筑设计的要求。

一、建筑规划设计中的节能设计

建筑在规划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象条件,文化特征,社会风俗、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以便找到适合当地条件的绿色建筑。

1、建筑的布局

a、建筑物的合理布局可降低冬季寒冷气流风速,减少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损失,减少建筑门窗的冷风渗透;建筑物的合理布局可在炎热的夏季使小区获得良好的室内外风环境,利于室内的自然通风,以及改善小区内部的热岛环境。

b、规划布局要充分利用和争取日照,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需要在夏季能够避免较强日照,冬季能够获得充分的太阳直射,来满足室内卫生、建筑采光以及建筑得热的需要,所以建筑布局要结合当地的地理纬度,场地地形等因素合理布置,已达到节能的要求。

c、规划布局中可以通过环境绿化以及水体景观的设计来降温增湿,调节空气温度、增加空气湿度,调节风速,引导风向,净化空气,改善建筑周围的微气候,进而改善室内热环境并减少建筑能耗;根据规划小区布局特点,采用草坪和行道树等绿化景观还可起到吸声降噪,减轻空气污染的作用;绿化的遮阳、防辐射作用还可以减弱城市或小区热岛强度的作用。

2、建筑的间距

建筑规划设计中应结合当地建筑日照标准、建筑节能原则、节地原则,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确定建筑日照间距。

a、在满足日照时间和日照质量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建筑朝向,可缩小建筑间距,提高建筑密度,节约用地;

b、建筑群体错落有致,不仅有利于疏通内外交通和丰富空间景观,也有利于增加日照时间和改善日照质量;

c、利用日照分析软件对日照、角度、间距进行较精确的计算。

3、建筑的朝向

建筑朝向的选择,涉及到当地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建筑用地情况等,必须全面考虑。原则是在节约用地的前提下,要满足冬季能适量并高质量的争取较多的日照,夏季尽量减少通过窗口直射室内的日照,冬季避免冷风渗透侵袭,夏季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充分结合各种设计条件,因地制宜地确定合理建筑朝向的范围,以满足建筑舒适性的要求,达到绿色建筑设计的节能目的。

4、规划设计中的天然采光

规划设计中的天然采光应确保建筑朝向设计的合理性,令建筑充分适宜光、热环境。规划设计应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建筑布局和外空间形态,确保采光口的天空开放度,增加室内的天然采光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建筑单体设计中的节能设计

1、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与隔热

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主要指:建筑物墙体节能设计,屋面节能设计,外门、外窗节能设计,底层地面及楼板的节能设计或外挑楼板的节能设计等。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就是采取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高效的节能技术措施,使其热工性能符合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

2、建筑遮阳

外窗、玻璃幕墙、天窗等透明构件式建筑室内获得太阳辐射的主要途径。通过遮挡太阳辐射,减少夏季外窗、玻璃幕墙、天窗的辐射得热,降低夏季空调能耗。通过控制外窗的综合遮阳系数、太阳得热系数,设置遮阳构件、建筑表面绿化遮阳、建筑形体自遮阳等措施。

3、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的效果即确保室内空气品质及被动式带走房间内人员以及设备产生的热量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建筑设计的水平。自然通风的效果受到室外气候、建筑朝向、建筑形体、建筑内部空间布局等因素的影响,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促进建筑的自然通风,同时避免冬季冷风风向建筑室内的渗透。

4、建筑设计中的天然采光

空间是建筑的实质,而光是建筑空间的灵魂。天然采光是建筑设计高度关注的因素之一,利用天然光创造舒适的光环境,降低照明所需的费用和消耗的能源。

建筑的体量控制是重要手段,尽量减少建筑物的进深来保证建筑物内部空间获得充足的天然光,降低单侧采光引起的强烈反光差。

建筑的平面、剖面优化组织,可以使建筑内部获得更多的自然采光。

建筑设计中应综合考虑采光口的优化设计,允许天然光以适当的方式进入室内,不产生直接炫光,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的太阳辐射热效应。

天然采光技术的应用,如玻璃材质与窗体组件技术;采光与遮阳一体化设计;导光技术、定向反射技术等措施可是室内获得良好的天然采光。

三、建筑设备系统的节能设计

设备系统节能的途径:“被动优先,主动优化”,加强建筑的被动设计,可以减少建筑供暖、空调的设备使用时间。选用性能系数高的暖通设备、选用变频水泵可直接减少建筑消耗的能源。

四、建筑供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

通过建筑的被动设计,可以降低建筑的照明功率等电气设备的功率,减少配电级数,合理设计配电路径;变配电所的合理设置和选址;合理启动和控制电机;使用高效节能的照明光源。优化监控系统的控制方式;加大新能源的利用等措施来实现建筑能耗的降低。

五、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设计中的利用

建筑节能设计除了重视被动设计和主动设备的优化设计,还要尽量多的使用和生产可再生能源,将可再生能源和传统能源进行优化匹配。

六、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耐久性

提高建筑的建设标准,设计“百年建筑”。避免建筑没有达到使用寿命而导致的大拆大建,浪费资源。

结语

总之,对于绿色建筑应该是建筑专业、结构专业、建筑电气、建筑设备等诸多专业之间的配合,还要对设计各个阶段整体把握。因此需要建筑师具有更高的专业素养和协同意识,需要在技术科研和应用上与时俱进。在社会职能层面也要积极地引导开发商和使用者,加深在绿色建筑方面上的认知,形成整个社会体系的良性互动。绿色建筑设计是建筑设计新理念,它对整个建筑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今后在建筑设计的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以绿色建设设计理念为指导,合理规划,科学设计,以节约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注重保护自然环境,使建筑项目工程建设取得更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更好的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高效的生活环境。

论文作者:王晓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2

标签:;  ;  ;  ;  ;  ;  ;  ;  

浅谈绿色建筑设计论文_王晓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