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髂关节错位治疗的研究进展论文_刘晶

骶髂关节错位治疗的研究进展论文_刘晶

刘晶(天津体育学院 天津 301617)

摘要:骶髂关节错位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慢性损伤,可引起腰臀及坐骨神经痛症状,是腰腿痛的常见病因之一,约占15%~25%[4]。手法治疗本病有着久远的历史,在《医宗金鉴》(清?吴谦)里就对本病的病因、病机、症状、治疗有详细记载“骨错者,臀努斜行。宜手法推按胯骨复位,将所翻之筋向前归之,其患乃除”。在西方由GoldwaitOsgood1905年首先提出这一概念[5]。通过临床医者的不断努力,手法治疗本病日趋成熟,是临床上治疗本病的首选疗法,现将近年治疗本病的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骶髂关节错位;分型;治疗;手法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8-213-01

通过手法治疗可纠正关节解剖结构的细小错位,恢复关节周围的正常应力,减轻错位后的炎性刺激、解除血管受压及周围软组织的血运障碍从而达到临床症状减轻的治疗目的。在生物力学方面,手法可调整脊柱-骶髂关节-骨盆力线、纠正错位的骶髂关节、恢复正常的脊柱承重力线[3]。

治疗手法:(1)前错位型采用屈髋屈膝按压法:患者仰卧位,助手固定健肢于伸直位,医者站患侧,面向患者,一手扶患肢踝部,一手按压小腿上端近膝关节处,屈髋屈膝使膝关节指向对侧季肋,极力屈髋并用力颤压,用力迅猛即发即收,多可感觉弹响。(2)后错位型采用足蹬过伸法:患者俯卧位,医者站患者水平位患侧,面向患者足部,邻近患者之足跟蹬于患侧髂后上棘部,双手提患肢踝部使患肢极力后伸并使患侧髂部离床10cm,同时足跟用力下蹬,用力迅猛即发即收,多可感觉弹响[5]。

日式骨盆矫正压按旋法进行治疗:骶髂关节错位按摩手法(1)调整骶髂关节后错位:患者俯卧,操作者站在患侧,将患侧同手小鱼际按于髂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下按向前用力,另外一手在大鱼际,按在髂后上棘,向上部外用力,患者保持腕部、肩部以及肘部放松,借上身重量,双手协调,从轻到重令髂骨前旋,临结束前瞬间加用闪动力,以完成调整。(2)骶髂关节前错位调整:患者俯卧,医生站在患侧。一手按在患侧坐骨关节,朝前向上用力;另一手按在骶髂关节下部。大鱼际朝向下方用力,患者保持腕部、肩部以及肘部放松,借上身重量,双手协调,从轻到重令髂骨后旋,临结束前瞬间加用闪动力,以完成调整。与此同时患者接受腰椎错位矫正以及软组织治疗,加速局部软组织受损面恢复,保证骨盆和脊柱达到力学平衡标准。患者每天治疗1次,10天为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1]。

小结

临床多数医者存在只注重手法调整而不注重功能锻炼的情况,对于本病的治疗除了在手法治疗的情况下,可进一步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作用,特别对于骶髂关节错位反复发作的患者,建议进行针对性康复训练,提高骶髂关节韧带和髂腰韧带以及腹横肌、背阔肌等骨盆稳定结构的弹性和肌力,临床上手法治疗后配合骨盆周围肌肉功能锻炼的患者其治愈率明显提高[2]。

参考文献

[1]王红锦,骨盆按旋法治疗骶髂关节错位及耻骨联合分离的临床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17:27-29.

[2]杨晓伟张喜林刘慧周思涵,手法治疗骶髂关节错位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6.08:77-79.

[3]郭艳幸常正委张俊毛书歌程坤,骶髂关节错位的分型及手法治疗31例报告[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0.8(3):37-39.

[4]谢清安,骶髂关节错位的诊断与治疗[J].社区医学杂志,2006.4(8):19-21.

[5]Guo X, Zhao Y.Treating subluxation of sacroiliac joint by manipulation--a report of 100 cases[J].PubMed,1994:192-4.

论文作者:刘晶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8月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2

标签:;  ;  ;  ;  ;  ;  ;  ;  

骶髂关节错位治疗的研究进展论文_刘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