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农机化装备水平促牧民增收论文_拉巴扎西

如何提高农机化装备水平促牧民增收论文_拉巴扎西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 850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面临着众多的问题和挑战,现阶段我国提出了节水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相关战略来促进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旨在提高我国农业用水的效率,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促进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在农业生产中,对水资源的需求量非常庞大,尤其目前我国人口数量在不断的增加,工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对水资源的利用造成巨大的压力,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我国农业灌溉必须有效的利用现代机械化技术,才能有效调节水资源的平衡状态,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奠定技术性的基础。 节水农业机械化技术是以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节水浇灌为主攻方向,以农机化为手段,将深耕、深松、喷灌、微灌、滴灌等技术组装配套的一项效果明显的实用技术。我国很多省市和地区均已大面积推广该技术,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广的单项技术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推广的是节水农业机械化综合技术,主要是解决偏旱地区水源少、浇灌困难的问题。

1.引言

近年来,在大田作物中开展了土壤深松、深耕技术,水稻浅湿晒技术的推广,防渗渠道节水技术的推广。在这些单项技术的推广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特别是在蔬菜温室大棚中推广滴灌、微喷等技术,节水效果更佳。 节水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实施,每亩可节水60%以上,可使大部分区县缺水的乡村得以用水保证,同时可使亩提高粮食产量60kg以上。全市按1万hm2计算,每年可增产900万kg,玉米和小麦平均2元/kg,可增加经济收入1800万元,可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国有几千年经营旱地农业的历史,有着丰富的传统经验。但传统的节水技术以密集的劳动投入为主要的实施手段,不论在应用范围上,还是满足作物生长方面,对作物耕作的需求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要做到大面积的抗旱增产,必须采用机械化措施。目前农机部门总结出一套机械化节水农业的途径和方法,使各试验示范区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广大农民对机械化节水农业技术应用的呼声越来越高,农机部门目前已具备大面积推广节水农业机械化综合技术的条件。

2.农机技术应用现状

2.1机械化地膜覆盖技术

做好机械铺膜前的准备工作,调整行距和播深及地膜的宽度,准备种子和化肥,按照农艺要求调整播种施肥量,使机械在作业过程中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机械作业时,首先将膜的端头和侧边用土封于地头,每一行程开始时均应埋好,机械才能正常行驶。

天津地区采用平作铺膜,直接将地膜覆盖在耕整后的平整的农田表面上,膜两侧分别压埋在土床的两侧。铺膜时开沟器是在土床两侧开出埋膜沟,土床断面形状多为长方形的梯形,作业中多采用两侧地膜覆盖。如河北产农哈哈铺膜机作业,就是在两侧播种,先播种后铺膜;内蒙古生产的铺膜机是先铺膜后播种。

2.2喷灌机械化技术

喷灌技术是节水浇灌和旱作农业的有机结合,是农业机械化技术与节水农艺的有机结合。近年来喷灌机械发展的较快,应用范围广,其主要用于农田、果园、绿地、温室大棚。在机械喷灌的同时,还可以植保、防止病虫害。喷灌设备有固定式和移动式。

旱作机械化节水技术还不能达到广泛的应用。在推广的过程中,根据当地的情况,只能推广单项技术,而综合技术还达不到要求。原因是投资较高,而农民自身的投资很难实现综合技术的推广。

机械制约了综合技术的推广。有的村没有深松机械和秸秆粉碎还田机械及配套动力,那么深松、深耕及秸秆粉碎覆盖播种就很难完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地膜覆盖种植的作物收获后,形成了残留地膜,不腐烂,于是造成了白色污染。目前农机生产厂家研制开发的地膜拣拾机,性能达不到要求,因此只有整地前进行人工拣拾,才能保证下茬作物正常播种。

2.3节水灌溉技术体系

节水灌溉就是采用各种现代化的有效技术实现水资源消耗的最小化,得到作物产量的最大化。从广义上来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的技术都可以称之为节水灌溉技术体系。

2.4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技术

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技术就是利用现代化的工程措施,对自然状态下的水资源进行目的性的干预,并且根据生产实践的需要进行水资源的控制和改造。能够最大程度的为农业生产提供机械化的灌溉技术,也能够实现将废水和灌溉回收经过技术处理实现循环利用。

2.5各种技术结合的节水灌溉技术

一是输配水系统的节水技术,一般情况下是利用管道进行农作物的灌溉,在灌溉中要防止出现渠道渗水、管道化输水等现象。在灌溉的过程中,有喷灌、滴灌、渗灌、膜上灌和膜下灌等技术;二是节水灌溉的管理技术,就是利用一定的现代技术手段对地表水资源,以及地下水资源进行统一的规划、管理和调配。并且要根据不同农作物需水规律制定并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保证农业节水灌溉措施的有效落实;三是现代化的机械节水灌溉技术应该与生物技术进行结合,有效的调整农作物种植灌溉结构,深化节水栽培技术。

2.6施水播种技术

施水播种技术主要是应用于农村地区,以拖拉机等机械作为动力配备简单的运水装置和施水装置,保证在农作物播种的时候,能够对种区进行施水,为种子萌芽创造条件,缓解旱区缺水状态下的灌溉问题,最终达到节水、抗旱和保苗的目的。一般农作物有两个需水高峰期,主要是在播种期的土壤含水量对种子出苗和产量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原始土壤的含水量如果不足,就要采取施水的措施提高水的利用率,保证农作物出苗后的生长趋势。例如土壤原始含水量不足60%时,应当以15立方米/公顷的施水量为宜。

3农业机械化节水灌溉技术

3.1喷灌技术

喷灌是指在一定压力的作用下,将水喷射到空中,形成细小的水滴,然后洒落到土壤表面和农作物上。喷灌主要应用的部件是喷头,并且不同种类的喷头的运转方式是不一样的,在农作物的机械灌溉技术中常用的有摇臂式喷头和旋转式喷头,虽然喷头运转的方式不尽相同,但是喷头结构都是由喷体、旋转机构以及密封机构等几个部分组成。

3.2喷头的工作原理

在压力作用下,水经过喷管内的稳流器得到水流的整合,从而改变水流的速度,然后稳流器将压能转化动能,瞬间提高水流速度并从喷嘴高速喷出。水流在空气阻力的作用下粉碎成细小的水滴;在扇形喷灌的过程中,在喷灌作业前必须将空心轴的限位环移动到具体工作需要的位置,当喷体按照转动的工作原理转动到换向器的限位环时,拨杆就会拨动换向弹簧,能够使摆块转动到能与反向钩相碰的位置。例如摇臂喷头的摇臂在水压的作用下,利用反向钩与摆块突起的部分进行撞击,在撞击力的反作用下,促使喷头快速的翻转,保证喷头能够对准各个方向的农作物,保证农作物生长对水的需求。

3.3微灌技术

微灌技术是机械化农业灌溉中一项节水功能最好的灌溉技术,其将水流转换成细小的水滴,在靠近农作物的根部进行灌溉,这种灌溉方式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水的蒸发量,符合现代化节水灌溉理念。其主要是通过管道在每一颗农作物的根部精准的控制需要的用水量,减少深层渗漏,降低地表输水的损失。并且在灌溉的管道中加入抗病虫药物,最大程度的节省人力和物力,微灌技术特别适用于水资源缺乏或者地形极为复杂的农作物种植生长区域。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对水资源的利用造成巨大的压力,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所以在农作物种植区进行农业灌溉必须有效的利用现代机械化技术,根据农业区域的气候、地形、温度等条件合理的运用各项科学手段,保证节水灌溉农业机械化技术符合现代化的节水灌溉思路和方法,最大程度的调节区域内水资源的平衡状态。

【参考文献】

[1]李中华,王国占,齐飞. 农机化与设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思考[J]. 农机化研究,2012,34(12):249-252.

[2]李佳. 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

[3]宗锦耀. “十二五”农机化发展规划解读[J].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2):20-31.

[4]严省益,傅忠,黄大明. 农机化装备结构多目标优化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J]. 中国农机化,2005(03):41-44.

[5]张宗毅. 2014年我国农机化发展形势分析[J]. 中国农机化学报,2014,35(01):1-7.

[6]牛永. 关于衡水市农机化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 农业装备技术,2016,42(04):6-7.

[7]张剑. 智能装备如何在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中更好的推广[J]. 河北农机,2016(S1):98-100.

[8]闫秀梅. 甘肃农机化发展不平衡问题探析[J]. 农业机械,2018(09):66-68.

[9]赵海. 山东农机化发展再添新动能 2017年度农机装备研发创新计划项目启动实施[J]. 山东农机化,2017(05):10.

论文作者:拉巴扎西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30

标签:;  ;  ;  ;  ;  ;  ;  ;  

如何提高农机化装备水平促牧民增收论文_拉巴扎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