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总苷对BALBc银屑病小鼠皮肤组织及外周血VEGF论文_黄爱萍

(广东省梅州市慢性病防治院 广东 梅州 514000)

【摘 要】目的:探讨白芍总苷对BALBc银屑病小鼠皮肤组织及外周血VEGF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50只脱毛小鼠,随机平均分为五组,A、B、C组及阳性对照组组与空白组,除空白组外,采用5%的咪喹莫特乳膏涂抹其他四组老鼠的背部裸露皮肤(银屑病动物模型),空白组老鼠每天用0.2ml/10g的生理盐水灌胃一次,阳性对照组组小鼠鼠每天用0.2ml/10g的生理盐水灌胃一次,A、B、C组选用不同浓度的白芍总苷每天一次进行灌胃,8天后,处死所有小鼠,收集所有小鼠背部裸露的皮肤组织、血液,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并比较各组小鼠的皮肤组织及外周血VEGF mRNA的表达量。结果:阳性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皮肤组织中的VEGF mRNA的表达量及外周血中的VEGF mRNA的表达水平都高于空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皮肤组织中:三组VEGF mRNA的表达量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B、C两组的VEGF mRNA的表达量小于阳性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中:与空白组及阳性对照组比较,A、B、C三组的VEGF mRNA的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芍总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银屑病小鼠皮肤组织VEGF mRNA的过度表达,但对外周血VEGF mRNA表达抑制作用不显著,因此白芍总苷能通过抑制皮肤中VEGF mRNA的表达对银屑病起到治疗作用。

【关键词】白芍总苷;银屑病;小鼠;皮肤组织;外周血;VEGF mRNA表达

【中图分类号】R758.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059-01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y on skin tissue of mice BALBc psoriasis and peripheral blood VEGF mRNA expression. Methods 50 mice hair remov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ive groups, A, B, C group and positive control group and blank group, except the blank group. Results positive control group and blank control group compared in skin tissue VEGF mRNA expression quantity and peripheral blood VEGF mRNA expression levels are higher than the blank group, the difference h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 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y can inhibition of psoriatic skin tissue VEGF mRNA overexpression, but peripheral blood VEGF mRNA expression of inhibitory effect was not significant.

【Keywords】peripheral blood VEGF mRNA expression in skin tissue of mice totalglycosidesofpaeony psoriasis

银屑病属于慢性炎症增生性皮肤病,具有四种类型:关节病型、寻常型、红皮病型、脓疱型,临床上最常见类型为寻常型。银屑病的显著特点是病程长、易反复,关节病型还涉及大小关节,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健康,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者甚至威胁生命[1]。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50只脱毛小鼠,A、B、C组及阳性对照组组与空白组,均为雌性,3月龄,平均体重21.4±1.9克,有本院实验动物中心的SPF级实验室提供,6只每箱,群养,饲养温度22-26摄氏度,湿度40-70%,昼夜使用10小时:14小时比例照明,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饲养室条件保持稳定,采用专用全价颗粒饲料喂养小鼠,进食饮水自由,饮用水为纯净水。小鼠的大小、年龄、体态等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性(P>0.05)。

1.2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小鼠皮肤组织及外周血VEGF mRNA表达情况

阳性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皮肤组织中的VEGF mRNA的表达量及外周血中的VEGF mRNA的表达水平都高于空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皮肤组织中:三组VEGF mRNA的表达量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B、C两组的VEGF mRNA的表达量小于阳性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中:与空白组及阳性对照组比较,A、B、C三组的VEGF mRNA的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及表2。

注:#表示与空白组比较,*表示与阳性组比较

2.2相关性分析

白芍总苷的浓度与皮肤组织VEGF mRNA表达存在负相关的关系,但相关性不显著,r<0.50;白芍总苷的浓度与皮肤外周血VEGF mRNA表达不存在相关性(r=0.012)。

3 结论

银屑病属于慢性炎症增生性皮肤病,具有四种类型:关节病型、寻常型、红皮病型、脓疱型,临床上最常见类型为寻常型。银屑病的显著特点是病程长、易反复,关节病型还涉及大小关节,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健康,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者甚至威胁生命。因此在皮肤科领域内银屑病已是重点研究的疾病之一。这些因素会导致细胞分化及增生的多种医保因子表达异常,进而导致表皮细胞角化不全、增生过度及真皮浅层血管的迂回扩张等[2]。临床上治疗银屑病一般采用西医,西医治疗银屑病主要运用运用相关药物如细胞因子的抗体治疗(采用外用药物及一些免疫抑制剂)来缓解病情,但其不理想之处是治疗复发率高、治疗不彻底、副作用大[3]。已有相关研究表明,中药白芍总苷治疗银屑病具有较好疗效,显著特点是复发率低、副作用小,已有不少学者在中药白芍总苷治疗银屑病方面形成自己的理论见解。

白芍总苷的主要成分,经临床研究发现,白芍总苷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起到抑制自身免疫反应的作用,还具有止痛、保肝、抗炎的作用,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明显疗效,且在自身免疫疾病治疗中具有广泛良好的应用前景[4]。已有相关研究表明,中药白芍总苷治疗银屑病具有较好疗效,显著特点是复发率低、副作用小,已有不少学者在中药白芍总苷治疗银屑病方面形成自己的理论见解[5]。

综上所述,芍总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银屑病小鼠皮肤组织VEGF mRNA的过度表达,但对外周血VEGF mRNA表达抑制作用不显著,因此白芍总苷能通过抑制皮肤中VEGF mRNA的表达对银屑病起到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郭云龙. 白芍总苷对MRL/lpr狼疮小鼠临床疗效及外周血IL-17、Foxp3 mRNA表达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3.

[2]孙乐栋,张苑. 5%咪喹莫特乳膏对BALB/c小鼠皮肤组织和外周血VEGF mRNA的影响[A].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2014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2014:1.

[3]何春峰. 白芍总苷联合NB-UVB照射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h17、Th22及血清IL-17A、IL-22 及 IL-1β的影响[D].甘肃中医学院,2014.

[4]简练. 白芍总苷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样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对Th17/Treg细胞免疫失衡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3.

[5]自身免疫病[A]. 中国免疫学会(Chinese Society for Immunology).第七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中国免疫学会(Chinese Society for Immunology):,2010:62.

基金项目:

梅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编号:2013B43)

项目名称:

白芍总苷对银屑病MAPK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以及临床疗效评价

作者简介:

黄爱萍,女,1978.7,汉族,广东梅州,本科,汕头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银屑病、湿疹,单位:梅州市慢性病防治院皮肤性病科。

论文作者:黄爱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8月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8

标签:;  ;  ;  ;  ;  ;  ;  ;  

白芍总苷对BALBc银屑病小鼠皮肤组织及外周血VEGF论文_黄爱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