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额河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836004
摘要:现如今,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人们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土木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因此,如果想要提高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那么提高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当前发展形势下,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应结合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及其相关特点,深入分析和把握当前我国土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加强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探讨和研究。
1针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概括与分析
混凝土结构是一种由多种复合人工材料经过一系列的加工所制成的建筑结构,其主要的材料为水泥、石子、砂子、水,并且在制作的过程当中还需要加入一些辅助材料,混凝土结构中包括着干净混凝土结构、素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型钢混凝土结构等。而且自身的承受力特点还分为几个方面,当四周的环境处于一种侵蚀阶段的作用下,混凝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磨损,溶蚀、破碎、裂缝等情况,裂缝是目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文体,而且,混凝土作为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最长用的工程材料,具备着耐久性强,不易被他人破坏以及腐蚀、且运输能力较高、可塑性强,能够适应建筑工程设计的要求,还可以融入到钢筋当中增强其抗暴抗震能力等特点。而且混凝土的材料主要为砂石、所以使得取材以及生产方面较为方便。素混凝土结构是指无筋或者不配置受力钢筋的混凝土结构。素混凝土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且由水泥石子和一些矿物掺合料以及外加剂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搅拌而成的。普通的混凝土是天然的砂、石作为骨料混合制成的。当混凝土结构的配件小于钢筋混凝土中的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置时,可以将此混凝土称之为素混凝土结构。这种材料具备着很高的抗压强度,但是却在抗拉强度上很低,一般使用在受压为主的结构构件当中。钢筋混凝土指的是当在混凝土中配以适量的钢筋,则为钢筋混凝土。钢筋和混凝土这种物理、力学性能很不相同的材料之所以能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主要靠两者之间存在粘结力,受荷后协调变形。再者这两种材料温度线膨胀系数接近,此外钢筋至混凝土边缘之间的混凝土,作为钢筋的保护层,使钢筋不受锈蚀并提高构件的防火性能。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合理地利用了钢筋和混凝土两者性能特点,可形成强度较高,刚度较大的结构,其耐久性和防火性能好,可模性好,结构造型灵活,以及整体性、延性好,减少自身重量,适用于抗震结构等特点,因而在建筑结构及其他土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2混凝土结构施工的主要特点
混凝土的结构具有抗自然侵害,可塑性好等特点,混凝土的结构是可以根据需要而灌注成任何整体的,总体来说,它抵抗自然的能力非常强,例如有很多地方会使用混凝土来抵御地震或者是台风等自然灾害,除此以外,它的可塑性也非常强,无需二次加工,就可以根据设计模型铸成任何想要的形状。混凝土的主要成分有石沙,水泥等,经过层层技术就制造成了水泥混凝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它的耐性非常强,可以承受得住高温以及恶劣天气的影响。就目前而言,我国很多建筑物都会采取混凝土技术。混凝土还具有非常多其他的优点,例如它的原材料非常容易获得,制作的过程也非常简单,运输以及相应的成本都比较低,抗腐蚀的能力也很强,使用的时间相较于其他一般的材料算是非常持久的了。
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现状
3.1混凝土材料质量强度不达标,导致自缩或产生结构裂缝
混凝土是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材料,混凝土强度能够直接反映土木工程建筑强度,而混凝土强度又与前期施工原材料配置比例和后期施工养护等工序息息相关。目前,我国部分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材料质量不达标,导致混凝土结构自缩或产生结构裂缝。因不同土木工程对于混凝土生产和配置的参数要求不同,若在施工时技术人员加入的水和砂石的比例不当,施工时没有按既定规范配置混凝土,或在混凝土浇筑时没有充分搅拌施工原材料,养护过程中未进行适当的养护作业,这些失误都有可能引起施工质量问题。
3.2材料配制不当,为施工留有安全隐患
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是由多种具有不同物理特性的不同原材料组成的一种复合材料,其中包含矿物掺合料、外加剂及水泥等,这些不同原材料都需要严格的配置比例,如果在施工中上述原材料配置不当,随着混凝土水分的蒸发,一旦蒸发量>混凝土结构自缩值,则会使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中产生裂缝。加之,目前在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时,减水外加剂会对混凝土自缩值产生影响,若矿物掺合料过大,则会提升混凝土自缩值,为后续施工留下安全隐患。
3.3施工工序不严谨,施工质量不高
施工工序合理与否,事关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和效益。据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结构特征可知,混凝土结构施工工序要求高,水泥强度、水灰比等因素都会对混凝土结构质量产生影响。尤其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混凝土浇筑和养护工序要求更严格,但目前我国一些土木工程项目混凝土施工工序不严谨,建筑企业盲目为了追求速度和效益,缩减施工工序,如在混凝土搅拌水化过程中,水泥会散热,若这部分热量无法及时散失而在混凝土结构内部集聚,则会在其内外部巨大温差作用下,降低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影响施工质量。
4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4.1混凝土的配制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混凝土的质量是第一位,混凝土的配制要严格的按照要求进行配制。将砂石、水泥以及其他配料与一定比例的水进行配制搅拌。不同的工程对于混凝土的要求不同,配比的模式也不同。配比的要求要根据多次的试验比来确定,确保科学的配比量。若在配比过程中,砂石含有一定的水分,则会造成配比结果的出入,所以需要进一步的进行测定和配比。
4.2混凝土温度应力控制技术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温度应力对于工程的顺利进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它可以有效的防止裂缝的出现,并且有效提升了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关于温度应力控制主要是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首先可以选用硅盐酸水泥与其他水泥进行配比,可以更好的控制水热化。其次,可以减少水泥的用量,合理控制水泥散发的热量,防止增强温度应力,而导致的裂缝问题。再次,可以加入减水剂,降低水泥的用量。最后,可以严格的把控温度,特别是混凝土浇筑中,要严格的控制浇筑温度和外部温度。
4.3抗裂技术
为了防止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问题,除了上述所说的控制温度应力以外,还可以采用抗裂技术。此技术就是在混凝土材料中添加一定的添加剂,来强化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或者是调整混凝土原材料的比例,开增强混凝土的强度。可以在混凝土原材料添加一定的纤维,增强其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避免出现过振等问题,使混凝土均匀受力,防止裂缝。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的建筑行业也在蓬勃向上,然而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快,建筑行业已经逐渐跟不上发展的脚步了,并且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遇到了瓶颈期,只有相关技术人员对施工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与实践,才能够有效的帮助国内建筑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混凝土作为土木工程施工当中极为重要的施工材料,其施工的技术创新程度会严重化影响到土木工程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宏杰.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11):222-223.
[2]周轲枫,李旸.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析[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35(04):32-33+48.
论文作者:刘鑫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2
标签:混凝土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钢筋论文; 水泥论文; 建筑论文; 裂缝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0期论文;